Re: [討論] 初果與初地的差異?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8-11-04 21:33:54
※ 引述《Sorahane (空羽)》之銘言:
: 初果 跟 初地,屬於見道位,證悟涅槃的路,但是還沒走到。
初果在上乘 與 初地在大乘密乘,雖然都是各自的見道位,但修證是不同的。
初果是入解脫流,證見破除我身見。
初地是入超脫流,證見空無邊處境界。
: 真正證入涅槃是四果 跟 八地菩薩。
四果是真正不受後有的究竟解脫。
八地是粉碎虛空,也就粉碎時空,就是慧觀修達色明慧境,證見空無邊處生滅。
八地這種境界,並非就是大乘密乘所謂的佛果涅槃。
大乘密乘所謂的佛果涅槃,應該是要到 等覺菩薩 才能開始證見。
八地證見的還只到所覺境界的粉碎,要到等覺才會證及能覺。
★在此順便聲明,以前我的論述在色明慧性有一點搞錯,以下訂正,比較正確。
 就是上乘觀智的證生滅智,並非就是證達色明慧性,而是只先證達色明間隔。
 然後還再繼續修習慧觀,才能粉碎虛空,證達色明慧性。
 如果色明慧性稱為「無果」,那麼初證生滅智就是「無果向」。
 生滅智要趨向成熟的修行過程,才會證達色明慧性而證到「無果」,
 然後從「無果」繼續修觀,才能成熟受明間隔而進至「初果向」。
 「無果」色明慧境,就是對應八地菩薩慧境,《楞嚴經》『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一真如心』就是粉碎空無邊處虛空,自心真如不再落於虛空相。
 但這八地證量還未證見能覺,雖然已達一真如心,但卻尚未真正證真如心。
 所謂「真如心」就是相關於識無邊處的圓覺心性。
 初證生滅智的「無果向」是對應七地菩薩慧境,《楞嚴經》『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盡真如際』就是達到生滅智,開始見到真正生滅。
: 聲聞跟菩薩的差別在於,
: 菩薩發起殊勝大願,積極斷惡修善,修諸無漏功德般若智慧,
: 這種強烈的願力與智慧,會引導菩薩來生的去向,繼續修行。
: 凡夫沒有修持發起大願,所以輪迴是隨順在世間最強烈的習氣業力去受生。
: 最後菩薩會以 大悲心 和 大願心,圓滿各種波羅蜜,成就法身功德。
: 度化眾生就是以法身去度化眾生。
: 聲聞沒有成就法身功德力,所以斷諸煩惱之後,五蘊緣滅就入無餘涅槃了。
大乘密乘之所以可以無住涅槃,因為其所謂佛果涅槃,只是識無邊處境界。
像《楞嚴經‧卷十》將二乘列為識陰魔相,是將空無邊處境界當成二乘涅槃。
所以大乘密乘會有認為佛果涅槃高於二乘涅槃,其實就是識無邊處高於空無邊處。
但大乘密乘這些都是誤解妄見,那些都不是真正的解脫涅槃。
《楞嚴經‧卷十》說成佛就可以六根互用,這種講法根本未見於原始經典。
其實那種妙用境界,應該可能是相關於識無邊處受空境界的功能,根本無關解脫。
: https://reurl.cc/V3795 這有一篇聖嚴法師詳細講解的,可以參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11-04 22:04:00
不對,按照大乘的定義,六地就已經入滅盡定了也就是說六地以上是滅盡定後「波羅密」的習,因為小乘的證果只能斷煩惱障,不能斷所知障,也就是說波羅密不夠,大乘跟小乘的分歧就在於,六地(證滅盡定)後小乘就安住於滅盡定,七地以上開始增強波羅密的修習到最後十地,也就是波羅密去除了所有所知的障礙才成佛進入了滅盡定後,因為只去除煩惱,沒有去除覺知的無明訊息,覺知就停留在滅盡,不能轉為道用,也就是波羅密的運用,又因為波羅密的運用是由覺知的無明訊息去除之後自然生出的種種道用,所以行者就不會受到六根的限制比方說阿羅漢去除煩惱,但是他的智慧依然是受到感官所限,而六地以上就是要打破這種限制,讓波羅密圓滿不受無明訊息所障,洞徹通達,這就是「六根互用」原理所以大乘佛經中,佛陀的六根都可以放光,六根都無障礙
作者: tonywoo0101 (東尼史塔克)   2018-11-05 10:51:00
B大說的好清楚,也難怪佛的各項能力遠大於聲聞弟子。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11-05 11:59:00
謝謝原文跟B大闡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11-06 00:50:00
你的全部解釋都錯誤,首先第三地就是馬哈希說的覺醒之光,也就是南傳講的清淨光明心的顯發。 第四地就是這個光明變強了,光明可以神變成火焰,也就是佛經中說的火光三昧,在南傳來說就是要修十遍照到很純熟才有的第五地難勝地,就是指所有煩惱都無法戰勝,已經徹底的明白了苦的原因,能輕易的去除我執,已經是阿羅漢了第六地「現前地」也就是大小乘的分水嶺,可以分成兩種現前,第一種是寂滅現前,也就是入滅盡定了。第二種是般若現前,也就是開始明白「波羅密」的升起是「諸法無我」,開始進入「正法」的顯現第七第遠行第就是在突破小乘的限制,只能去除所知障而無法去除三世無明訊息,所以以一種「我不住於滅盡定」的心法,在滅盡定和去除三世無邊細微煩惱中精進,這種不取滅盡定也不取煩惱的心法,可以深入的解除三世無明訊息廣大無邊的細微覆蓋,故稱為「遠行地」因為滅盡定只能去除前六識的障礙,直接跳過我說的三世無明細微煩惱,故在第七地的修行時,會面臨無邊無際細微無明訊息的升起和降落,隨著對滅盡定的深入和細微訊息的漸次去除,兩者可以融入,也就是說雖然細微無明不停的顯現,但行者已經可以輕易的將之導入滅盡定中這時稱為「不動地」因為可以輕易的將三世無邊細微煩惱導入滅盡定中,安住住此「不動地」久而久之,行者即可以從除去所知障的煩惱中提升,成為智慧通達的大菩薩,一般小乘行者因為無法去除所知障,只能在去除煩惱障的「滅盡定」中一直安住,並沒有通達的智慧為眾生從各種角度來說法,而安住不動地,去除細微所知障到很清淨的九地菩薩則具有通達的智慧可以自在說法,故九地稱為「善慧地」而十地就是般羅密已經接近圓滿的佛果,準備要成佛了這時候行者不論煩惱和所知障都到達了極為清淨的境界「法」的種種奧妙、通達、神變、智慧,全部的波羅密一一開顯,行者已經等同於「法」本身,所以叫「法雲地」小乘的行者領悟了法而入滅盡,但並不能深入證量出法的種種妙用,而十地菩薩除了具有滅盡定,究境清淨無染的證悟,還能自在的將「法」全部的奧妙展現出來所以在大乘經中,佛陀講「法」有時是不需要講話的而是直接放出大光明,就一堆人馬上可以證阿羅漢了但阿羅漢沒有這種能力,只能一直叫人去觀什麼生滅智去思惟這不是我、我沒有實體,只能用這種方式去教別人佛陀不但有通達的波羅密可以直接透徹眾生細微煩惱的根源,以智慧善辯的能力解釋清楚,還可以「法雲地」就是自在顯現「法」的本質給行者看,讓行者瞬間證阿羅漢你所有的解釋都不對,要以我的解釋為主,修行才有機會突破,大乘很多教導都是深入滅盡定後的修習,你卻搞成是因為不能深入滅盡定才延伸出來的花招,這種觀念你就慘了,估計還要輪迴16.5億次左右吧,才有機會證悟還有,大乘分成十地,密乘又從十第中細分出六第,第十六第就是無上智地,也就是佛果。 所以你對大乘密乘的所有解釋全部錯誤,最主要就是你的定功不夠,都是用頭腦在那邊分析歸納,結果全部分析歸納錯誤你想要分析了解這些次第的真相,不能用頭腦,要從定中生出智慧,由慧觀漸次顯現的,所以同樣解釋大乘密乘佛經,你跟我的解釋何為不同? 因為我是由慧觀顯發出的解釋,當然貼近大乘和密乘的本意,你是由後天腦袋分析出來的,比方說我看見真相是因為我的燈有打開,所以清楚無礙,你是讀一堆書去猜測東西長什麼樣子,本質上還是什麼都看不到,所以你的解釋當然無法與我相比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6 02:25:00
我相信BR大有數十年修定的功力~不過從理智上就算先假設北傳菩薩乘法義安放在阿羅漢境界再上方有著更多的層次境界如何如何玄妙 但悉達多成佛歷程是以菩薩身份在菩提樹下修觀智達到最高階的阿羅漢果智而證阿羅漢道果(其上已再無高階 故云"無上/阿耨多羅")~悉達多身為摩訶薩時都還證不到這麼高階而尚待努力~(佛比阿羅漢殊勝是在於波羅蜜量更廣大而非觀智更高)北傳版的大菩薩境界高於阿羅漢果智的觀點若成立直接牴觸悉達多成佛證阿羅漢果智的實況~好似反而從北傳夸稱更殊勝的幾地幾地菩薩境界降格為阿羅漢~~~~這種矛盾無法否認~因此我們大膽假設:北傳版所謂幾地大菩薩那種玄之又玄的境界 跟玄度也不小的四禪八定會不會其實是一體兩面?幾地菩薩境界確實跟聲聞各果不同 但不同的不是更高更殊勝 搞不好是降格為4禪8定ps. 02:32悉達多菩薩成佛前v.成佛後 觀智好似反而從ps.02:28 (多羅")~後接:故而成佛後方取得阿羅漢稱號上述論述將菩薩/佛/阿羅漢之間的關係定位得體系井然而不會因為打臉佛陀而需特別去拗~故而北傳版的菩薩理論有漏洞(amidha試圖解釋漏洞何在)~故南傳版菩薩理論較為可信 乃是在於其理論體系就無北傳版的漏洞02:28補充 阿羅漢的觀智到最高階 但跟佛菩提另兼具廣大無比波羅蜜量的無上Samma-Sam-Bodhi 是另一回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11-06 09:20:00
其實菩薩道就是四禪八定的延伸沒有錯,我跟你說阿羅漢證悟的空性跟佛陀證悟的空性一模一樣,沒有高下之分所以我認同你說的,高層次的菩薩道有可能是入滅盡定後再往回透過四禪八定去延伸出神通在清淨道論也有說,當行者的心柔軟潔白時,將他的心導向神通,所以其實阿羅漢也可以具備菩薩的所有條件你看阿姜曼的自傳,他說自己常放出無量白光,那個就是他證阿羅漢之後,「白遍」的延伸,其實阿羅漢之後就有選擇的自由,你可以安住在滅盡定中,也可以利用這種定力協助你修神通和更多的波羅密,說菩薩在阿羅漢之上是絕對錯誤的,成佛的標準是證阿羅漢,不是證菩薩,菩薩不一定可以證阿羅漢,但阿羅漢一定有菩薩的條件我會說什麼八地、十地菩薩比阿羅漢高,是針對原PO故意這樣講的,就算八地、十地菩薩、十六地菩薩,都是阿羅漢的境界範圍,就是波羅密多或少的阿羅漢而以,他們就是阿羅漢,你要怎麼說他們在阿羅漢之上?可是原PO認知錯誤,他認為大乘的菩薩道再怎麼高都摸不到初果,那是有問題的,因為大乘菩薩道的六地以上就是要導向阿羅漢的無上智,所以反過來你也可以說六地到十六第的菩薩,其實都是阿羅漢,說菩薩就比較高是錯的再回來討論你認為矛盾的一點,我們現在好奇的是佛陀證阿羅漢後,既然阿羅漢已經是最高了,那麼那些菩薩的大神通,所謂在阿羅漢之上的,那就是一種矛盾這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佛陀在證阿羅漢時,因為根基太好了,所以瞬間就具備了所有的波羅密,不用再修了第二種就是你說的,佛陀證阿羅漢的無上果後,再回過頭來延伸四禪八定,而生出了種種神通、智慧,而這種說法就表示了佛陀在35歲證了阿羅漢之後,波羅密還沒有完全具足,也就是說三世的無明訊息還沒有完全的滅盡然而他出來一直說法,就開始一直累積波羅密到晚年時達到圓滿的境界,這種圓滿的境界就是所有的神通、智慧瞬間即到,如如不動全部俱足,所以弟子又尊稱他為如來我跟你說我是傾向第二種,但是第二種會引起很大的反彈意思就是佛陀一開始只是證阿羅漢,但後來才又開始修高階的菩薩道,那就有問題了,所以我才說高階的菩薩道其實就是阿羅漢的延伸,不論菩薩或佛都是阿羅漢的範圍amidha啊,華嚴經的定義,六地是可以入滅盡定的阿羅漢但並不是所有的阿羅漢都可以入滅盡定,所以五地就是屬於尚未入滅盡定的阿羅漢,就跟你說了不要跟我探討大乘密乘的經文真義,我是實修實證的,至於我到什麼程度從你定義十第菩薩全部錯誤來看,我的程度當然也不是你可以推論出來的,至於什麼光明體驗,我都講了滅盡定了怎麼還會有「光明幻相」,當然連對光明的體認都消失了反而你應該去執質馬哈希,他還在強調正法之光,是不是仍然處在覺知顯現光明的程度,還沒有進入過滅盡定法雲地絕對是我的體悟正確,這一點完全不用懷疑就是我說的當行者細微無明訊息,隨著常處於滅盡定的寂滅狀態中,慢慢的去除,這時就具備了「法」的所有性質「法」就是「行者」,故可以自在說法、自在通達、自在神變,換句也說法雲地也就是波羅密圓滿的阿羅漢了你問我為何要講這些,為什麼不去反省自己為何在那裡鬼扯大乘密乘的次第? 為什麼沒有學我,好好踏實的深入禪定,真正的去除「我」的聚合,所以你說的狂妄自大對我並不構成指控,就像照鏡子一樣,鏡裡的那個人是你的反射,不是說口氣裝作很理性就可以掩示這個真相好嗎?再把你的話送給你,你的確應該好好去找個禪師深入修行你是沒有資格了解、並且追隨我的修行方法的因為我的修行方法就是無學 等於沒有修行的方法了所以你應該做的,就是先接受我的說法,然後以我的說法去找禪師修行,等定境和慧觀到某種程度時,自然就會了解我的體悟,到時我會受接你的道歉,但我只怕等不到那一天,你的日子愈來愈少,覆蓋愈來愈重,可憐啊想真正的通達,就要實修,並且重覆閱讀我對三第到十第菩薩的解脫,漸次去除你的所知障,那麼你就有可能真正突破無明,再一次強調,要順服我對你從三第到十第菩薩的開示,我說的是符合正知、正見、正法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