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對當前佛教前途的看法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6-08-19 23:49:55
以下謹針對誤解問題說明。
※ 引述《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之銘言:
: : 原始佛教的上座部傳乘,在此稱為「上乘」,以別於受到歪曲與貶抑的「小乘」。
: : 如果願意比對南傳上乘教法與北傳大乘密乘所記載的小乘教法,就可發現兩者有異。
: : 舉例來說,在觀法上,小乘教法往往還是限於修定,並非上乘真正的修觀。
: 你這個說法連很多南傳學人都不能接受,甚至違背經教。真正上根器者或愈接近佛世
: 的行者,都是修四禪八定得俱解脫。
: 而純觀行則是在兩千年後才開始應機。斯里蘭卡佛學博士釋洞恆的博士論文(佛教的禪
: 定與解脫)更是普遍考察巴利三藏與阿含提出一個結論: 不修定無法解脫。
我的意思並非上乘沒有修定,而是解脫慧力必須來自修觀。
而大乘所言的小乘觀法,往往還是限於修定,並非真正修觀。
: : 譬如四念處在上乘是「身受心法」的觀法,是要破除概念法而觀照究竟法的;
: : 但在受到歪曲的小乘教法卻成了「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 : 的定境概念,而不再重於親證究竟法的存在。
: 你這恐怕是誤解說一切有部,經量部或俱舍論的方法。
: 根據俱舍論的內容來看,它很明白的寫出先觀身受心法,如下偈語:
: 依已修成止  為觀修念住   以自相共相  觀身受心法   
: 自性聞等慧  餘相雜所緣   說次第隨生  治倒故唯四
: 他並無直接叫你"觀身不淨...."。這個口訣說實在是為方便大家如理作意用的。目的
: 是讓信徒平時能夠經常觀照,增強出離心。
: 以禪師的立場來看,他一定是叫你先觀四念住,不會告訴你要觀成什麼。例如本論,
: 他指出要自相(各自的特性)與共相(共同的特性,二個一組或三個一組或全部)二個
: 部分。
: 但以論師的立場,他就會把目的寫出來。
: 例如: 別相念住: "此四念住如次治彼淨樂常我四種顛倒。"
: 總相念住: "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 空非我。"
: 再者,這種四念住的觀法與部派的禪師教學傳統有很大的觀係。而且絕非如您所述在
: 修定。
: 修定的部分,在別相念處的前一個,也就是五停心觀。讓心成為"心一境性"。
: 另外,西北印的部派佛教的禪法對中國影響極大,在天台慧思禪師的著作裏也有談到
: 四念處的修習,但只有看到身念住的詞語,沒有看到"觀身不淨"這種用語。
: 而您提的修法,請小心確定是否為部派自己的別說,或是論上才看得到的修法。
希望是我誤解!
所謂 "此四念住如次治彼淨樂常我四種顛倒。"
就是指以「身受心法」四處如此次序對治「淨樂常我」的顛倒見解,
所以才會對應而有「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說法。
但當有修法有對治之相,心想就會有對應的定境取相,就非正念觀照。
希望是我所讀大乘書籍有誤,但我所讀修法說明,判斷並非正確慧觀方法。
至於"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
是指觀者應證所觀是無常、苦、空、無我。
可這有個重要關鍵,正確慧觀並非證得概念法的無常、苦、空、無我。
也就是說,你並非證得你面前觀照的東西是無常、苦、空、無我。
譬如你說你的禪修觀察到你的身體原來是許多因素組合而除此之外沒有實體,
所以你就證得你的身體是無常、苦、空、無我,這是錯誤的身念處!
這是你的禪觀定境,並非真正慧觀!
真正慧觀是你觀察到你的身體只是許多生滅不已的因素蘊聚,
而每個生滅因素由於生滅即逝,所以你體驗每個因素的無常、苦、空、無我,
因而你體驗到你身體的無常、苦、空、無我!
前者是你的想像體會,後者是你的直覺體驗,兩者是不同的!
前者就會發生人空而法不空的問題,這就是大乘誤解的小乘問題。
後者必須先證法空,然後才證人空,這才是正確的慧觀。
所以我才會說大乘的四念處有誤解,不然就不會在人空法空的根本問題上搞錯!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此句,就是容易導向前者誤解。
因而就容易以為一切事物唯依因緣條件,脫離因緣條件並無實體,所以是空。
但這不是佛陀原意,上乘所謂事物之空,是構成事物的根本條件因素是生滅無常,
因為一切事物根本因素是生滅無常而無我而苦,所以一切事物是空。
事物根本因素就是究竟法,事物就是概念法。
上乘慧觀是破除概念法而見究竟法之生滅無常,由證得究竟法空而體驗概念法空,
也就是由證法空而見人空。
大乘誤解是在於以為概念法是究竟法所組成,脫離究竟法的組成條件並無實體,
所以概念法就是空的,才會批判小乘是人空而法不空!
而大乘所謂證法空的重點,乃是觀得究竟法如幻(識蘊作用),而非重在生滅。
所以當大乘修法證得生滅,就會轉向返尋自性明覺及顯現廣大境界,
不再深入觀生滅至壞滅至證入初果涅槃,而將此稱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但這其實還是在生死境界中!
: : 而在理論上,大乘批判小乘只證人空卻未證法空,所以小乘未能人法皆空。
: : 但在上乘,得證人空必是基於法空,因為法空才會人空─
: : 破除身見妄執的概念,當然是基於身見相關究竟法的空而無我;
: : 如果究竟法不是空而無我,那麼也就不會有涅槃可證。
: 基本上能証到阿羅漢,都一定會証得人空。或者更貼切的說法是有情空。也就是有
: 情是五蘊假合而成。
: 而他們在觀察五蘊的無常,苦,無我的過程中。的確也會証知部分法空的真理。
: 但基本上每個阿羅漢的程度不同。在歷史的記載中,說一切有部的論典大毗婆娑論
: 就明確指出: 法有人空。
: 他們認為三世實有,一切的色法都是由極微組成。而極微顯然就是他們認為宇宙的
: 最小粒子。這是不空的。
觀察到極微是物質粒子,這尚未進入「名色分別智」的慧觀階段,
這連地水火風四界都觀不到,根本就還沒有觀智慧力可言,只不過是定力觀察而已。
如果觀察不到地水火風的生滅,表示尚未進入「生滅隨觀智」的慧觀階段。
上乘慧觀是會體驗到一切極微因素都會生滅,所以就會體驗到無常、苦、空、無我!
: 會出現這種情形顯然與他們的定力與慧觀力有大關係。因此,只要能觀五蘊無常証
: 人空就可以証阿羅漢。
阿羅漢觀五蘊無常,是證一切五蘊法空,所以才有人空可證。
: 至於各個法要空到什麼程度,就隨各阿羅漢的定力深淺而有分別了。因此,中觀的
: 提倡者龍樹菩薩才會出來提出一切法空的見解。連極微也是空。
龍樹就搞不清楚,才會有誤解。阿羅漢當然本來就是一切法空才能解脫。
以為法空與定力有關,是因為將法空以幻化而觀,不是以正確生滅而觀!
因為識蘊幻境與定力有關,所以才會以為法空與定力有關。
: 而大乘的般若經典也是完全在敘述一切法空的教理。也明確指出二乘聖者也能証法
: 空。
: 所差別的只是証空的程度不同。愈深切的大悲心行六度愈能深觀空,也愈能行無量
: 幻化佛事。
大乘所謂的人空法空,其實是未得真正解脫的境界誤解!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8-20 00:36:00
觀五蘊無常應該還不能破法執,照見五蘊皆空才算破法執。而證法空者,應會如心經所描述之境界,自然會不著生死亦不取涅槃,因為已證知生死即涅槃之中道義。而大乘並非為了尋自性而破法執,而是破法執,心性自顯。南傳觀智次第固然殊勝,但建議原po若真的想與大乘止觀的禪修比照南傳北傳的差異,建議尋找有師承的法師親自請教~很多名相差別,看似雷同,實天差地遠,謹慎一點好。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8-20 00:57:00
樓主不要用部派或論的觀點來批判另一個部派的觀點。你看看尼柯耶有沒有你講的概念法。還有,你禪定概念應該再加強些。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8-20 00:58:00
不過老實說,現前要找到精通南北傳禪法的大德已經很少了若說要找到在二傳禪法都有證量的人,恐怕千萬中無一人。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8-20 00:59:00
定力有深有淺,就好像顯微鏡的倍率不同。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8-20 00:59:00
在此前提之下,若要單從名相上去比較取捨,誤判機率甚高~這點要留意喔。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8-20 01:06:00
你對極微的了解完全錯誤。地水火風的差別是可以用不同極微組成區分的。去看看俱舍論吧!多說無益。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8-20 01:10:00
前述補充,觀生滅無常,仍不離生滅相、有空相可觀。但照見五蘊皆空,如心經云色即是空,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二者還是有所區別的。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8-20 01:12:00
你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會毀謗無量的阿羅漢。真大膽啊~先生。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8-20 01:15:00
其實更能突顯二者區別,是在 "空即是色" 這一句。由生入滅,很好理解,由色入空,也很好理解。但為什麼 "空即是色",基本上目前應該只有北傳會討論到。這也是前述說明,為何聲聞未破法執的原因所在。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8-20 01:19:00
整個有部證果都成假阿羅漢是不是? 東大。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修乾觀法,如果是,那麼抱歉,只能到未到地定。你那些個觀法空的能力真的很有限。那證果遙遙無期。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8-20 01:27:00
不過這也是每個地區佛法傳承的因緣就是了,也未必所有人都能認同某一種說法。阿彌陀佛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8-20 02:09:00
東大,大乘也講剎那生滅。定力愈高,剎那生滅愈易觀察。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8-20 18:06:00
北傳是佛陀所傳正法,其實這是無疑的,那位法師與您所遇到的問題,其實並不在北傳教法出了問題,關鍵在於傳承斷了,隨著大善知識離開,後面的人接不上來。所以真正開悟證果的善知識,幾乎可遇不可求,禪修方面,傳承與教學比較完整的是在藏傳,例如五明佛學院。不過漢地一般人要去那邊學習,可能也是有難度的。漢傳在天台止觀與禪宗方面的傳人,中國那邊應該還是有,不過若要登門求教,恐怕自己要真的很有求道之心。末學粗步認識,若論次第修學,可能要找天台止觀的法師問禪宗的"禪",其實跟一般南傳禪法與次第止觀有點差異,禪宗應屬於圓頓止觀,上來就要直證般若智慧了。所以這當中就有不少差異性,又每個人所遇到的老師也不同這方面您若有心要研究個明白,可能要下一番功夫。有些也是時代的改變,若是您活在永明延壽禪師那個時代,可能就不至於有這麼多疑惑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