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欲樂的譬喻 摘自《中部.小行事經》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3-07 12:08:33
有一次,當佛陀住在舍衛城附近的袛園精舍時,他向眾比丘解釋四種行事的方式:
一、現在快樂,未來痛苦;
二、現在痛苦,未來也痛苦;
三、現在痛苦,未來快樂;
四、現在快樂,未來也快樂。
在此摘錄了佛陀對「現在快樂,未來痛苦」的行事方式的解釋。
於該經中,佛陀說:
「諸比丘,假設在熱季的最後一個月時,有一個瑪盧瓦藤豆莢爆開,
而有一粒蔓藤的種子掉在一棵娑羅樹下。
其時,住在該樹的樹神害怕、不安且恐慌,但該樹神的朋友、同伴及親戚們──
花園的神;
公園的神;
樹神;
住在藥樹、草及森林大樹的眾神──都前來聚會,安慰他道:
『別害怕,賢友,別害怕。或許會有只孔雀來吞食掉該瑪盧瓦藤的種子,
或者會有只野獸來吃掉它,或者森林之火會燒掉它,或者樵夫會帶走它,
或者白螞蟻會吃掉它,或者它根本沒有生長能力。』
但並沒有孔雀來吞食掉該種子,沒有野獸來吃掉它,沒有森林之火燒掉它,
沒有樵夫帶走它,沒有白螞蟻吃掉它,而且它還真的有生長能力。
當受到雨雲的雨水滋潤時,該種子就應時發芽。
該瑪盧瓦藤柔軟有毛的嫩藤就會纏繞著那棵娑羅樹。
其時,住在該娑羅樹的樹神想:
『我的朋友、同伴及親戚們
花園的神;
公園的神;
樹神;
住在藥樹、草及森林大樹的眾神──前來聚會時,
是見到該瑪盧瓦藤的種子會帶來什麼未來的怖畏,而安慰我?
此瑪盧瓦藤柔軟有毛的嫩藤之觸覺是多麼地令人愉悅!』
隨後,該藤纏著那棵娑羅樹,在其上形成一個華蓋,于其四周形成垂簾包圍著它,
以及破裂該樹的主幹。
到那時候,住在該娑羅樹的樹神才醒悟:
『這就是他們于該瑪盧瓦藤的種子中見到的未來之怖畏。
由於該瑪盧瓦藤的種子,我現在正遭受著痛苦、憂惱及刺穿的感受。』
同樣地,諸比丘,有某些沙門與婆羅門的教理及見解是如此:
『欲樂是沒有危險的。』
他們享受各種欲樂,跟束著髮髻的女出家人一起享樂。
他們說:『那些沙門與婆羅門在說捨棄欲樂和形容對欲樂的透徹瞭解時,
他們是見到欲樂有什麼未來之怖畏?
此女出家人柔嫩之手臂的觸覺是多麼地令人愉悅!』
所以,他們享受各種欲樂,而在如此行事之下,當身體毀壞而死之後,
他們投生到苦界、惡趣、墮處,甚至是地獄。
在該地,他們遭受痛苦、憂惱及刺穿的感受。
他們說:『那些沙門與婆羅門在說捨棄欲樂和形容對欲樂的透徹瞭解時,
就是見到這未來之怖畏。
即是因為欲樂、緣于欲樂,我們現在正遭受著痛苦、憂惱及刺穿的感受。』
這就是稱為現在快樂,而于未來成熟時痛苦的行事方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