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欲樂的譬喻 摘自《中部.波達利亞經》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3-07 12:01:11
一、骨頭的譬喻
有一次,佛陀向波達利亞居士(Potaliya)說:
「居士,假設有一隻遭受到饑餓與軟弱無力困擾的狗在一個屠夫的店外等著。
當時,熟練的屠夫或其學徒就會砍了一塊沾滿血但無肉的骨頭,把它丟給那只狗。
居士,你認為怎樣?那只狗是否能夠通過咬那支沾滿血但無肉的骨頭,
而去除饑餓與軟弱無力?」
「不能,尊者。為什麼呢?因為那支骨頭只是一支沾滿血但無肉的骨頭。
該狗最終將會感到疲累與失望。」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
『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骨頭;它們帶來許多的痛苦及失望,
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
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這一點之後,他避免依多樣化生起的多樣化舍,
培育依專一生起的專一舍,使到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根據《中部注》,「多樣化舍」是關於五欲的舍;「專一舍」是第四禪之舍。]
二、肉塊的譬喻
「居士,假設有一隻禿鷹,或烏鴉,或老鷹,捉了一塊肉而飛走。
那麼,眾禿鷹、烏鴉及老鷹就會飛過去啄牠與抓牠。
居士,你認為怎樣?如果那只禿鷹,或烏鴉,或老鷹不趕快放開那塊肉,
那牠不是會因此而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嗎?」
「會的,尊者。」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
『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肉塊;它們帶來許多的痛苦及失望,
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
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這一點之後,他避免依多樣化生起的多樣化舍,
培育依專一生起的專一舍,使到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三、草制火炬的譬喻
「居士,假設有個男人拿著一把點燃的草制火炬逆風而行。
居士,你認為怎樣?如果那個男人不趕快放開那把燃燒的草制火炬,
那火炬不是會燒其手,或臂,或身體的其他部份,令他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嗎?」
「會的,尊者。」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
『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草制火炬;它們帶來許多的痛苦及失望,
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
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這一點之後,他避免依多樣化生起的多樣化舍,
培育依專一生起的專一舍,使到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四、熾熱火炭坑的譬喻
「居士,假設有一個深度高過人的火炭坑,裏面填滿了無火無煙的熾熱火炭。
此時,來了一個想活不想死,要快樂不要痛苦的男人,
而有兩個強壯的男人捉住他的雙臂,把他拖到該火炭坑邊。
居士,你認為怎樣?那男人是否會奮力掙扎地扭動身體?」
「會的,尊者。為什麼呢?因為該男人知道,如果他掉入該火炭坑,
他就會因此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
『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火炭坑;它們帶來許多的痛苦及失望,
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
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這一點之後,他避免依多樣化生起的多樣化舍,
培育依專一生起的專一舍,使到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五、夢的譬喻
「居士,假設有個男人夢到美麗的公園、小樹林、草地和水池,而在醒過來時,
不再見到它們。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
『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夢;它們帶來許多的痛苦及失望,
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
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這一點之後,他避免依多樣化生起的多樣化舍,
培育依專一生起的專一舍,使到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六、借來之物的譬喻
「居士,假設有個男人向別人借了一輛華麗的馬車和寶石耳環。
在那些借來之物圍繞之下,他去到市場。在見到他時,眾人說:
『朋友,那是一個富翁!富人即是如此享受他們的財富。』而無論在何時,
當物主們見到他時,就會取回他們的東西。
居士,你認為怎樣?那是否足以令該男人感到沮喪?」
「是的,尊者。為什麼呢?因為物主們已拿回了他們的東西。」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
『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借來之物;它們帶來許多的痛苦及失望,
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
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這一點之後,他避免依多樣化生起的多樣化舍,
培育依專一生起的專一舍,使到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七、果樹的譬喻
「居士,假設離某個村子或城鎮不遠之處有座茂密的小樹林,
在裏面有一棵樹長滿了水果,但連一粒都沒有掉到地上。
其時,有個正需要水果、正在尋找水果、正在四處尋找水果男人到來,走進該樹林,
見到了那棵長滿水果的樹。當時他想:
『這棵樹長滿了水果,但連一粒都沒有掉到地上。我懂得爬樹,所以就讓我爬上這棵樹,
隨我所欲地吃多少水果,然後再裝滿我的袋子。』而他就那麼辦。
其時,來了第二個正需要水果、正在尋找水果、正在四處尋找水果、
且手帶把斧頭的男人,他也走進該樹林,見到了那棵長滿水果的樹。當時他想:
『這棵樹長滿了水果,但連一粒都沒有掉到地上。我不懂得爬樹,
所以就讓我把這棵樹從根部砍倒下來,隨我所欲地吃多少水果,然後再裝滿我的袋子。』
而他就那麼辦。
居士,你認為怎樣?如果那已爬上樹的第一個男人不趕快下來,當該樹倒下來時,
他不是會斷手、腳或身體的其他部份,而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嗎?」
「會的,尊者。」
「同樣地,居士,聖弟子如此思惟:
『世尊把各種欲樂譬喻為果樹;它們帶來許多的痛苦及失望,
而且它們本身含有極大的危險性。』
如此以智慧如實知見這一點之後,他避免依多樣化生起的多樣化舍,
培育依專一生起的專一舍,使到對物質世間的執取毫無剩遺地止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