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北印度遊記【七】泰姬瑪哈陵

作者: polesirius (ff)   2021-07-13 09:55:48
~※ 泰姬瑪哈陵 ※~
圖文網誌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89887461
(這是個被耽擱很久才終於完成的遊記)
一夜過去,今日最主要的行程是「泰姬瑪哈陵」(Taj Mahal),它不僅列名世界文
化遺產,也是早年我對印度僅有的認識,雖然規劃時洋洋灑灑串上各樣景點,最期待的還
是這兒。誰知當跟旅行社大致談定時,卻在網路看到一張「泰姬瑪哈陵」的近照,照片裡
鷹架攀爬,灰灰綠綠的網布包得到處都是,登時令我像被雷劈到。是怎樣,美人遲暮正在
進場維修嗎?會整到何時?
驚慌打去跟業務詢問,但只被她敷衍:「維修是正常的,旺季就會完工。」是啊,畢
竟誰會說:「對喔,會修到天花地老,你還是別去的好。」這讓我極度猶豫,有聲音叫我
就此煞車,延到明年,又好不甘心,都差不多要成行了,還好後來看到更近期的照片,似
乎鷹架少了點,就安慰自己,照這樣的進度,陵寢到時應該會美美現身吧,便還是硬著頭
皮把尾款刷出。
時序拉回至「阿格拉」的第二日,我按照跟胖司機大叔的約定,天還沒亮就起床,然
到了東門售票處,竟已一堆等著要看「泰姬瑪哈陵」日出的人,網路的宣傳威力果真無遠
弗屆。而為了賺錢,觀光客的票價自是抬到印度最高點,僅能安慰自己,門票還有附鞋套
跟礦泉水,搞不好是用上千年天蠶絲與萬年雪山水。隨著天色漸亮,排隊的人龍越拉越長
,大門卻依舊緊閉,且在長牆遮蔽視野的情況下,很難判斷是否已過日出時間,工作人員
是還在哪貪睡嗎?看著那些煮泡熱飲的早起小販,我不由得嘀咕起來。
等著等著,當東門緩緩開啟,將人龍吸進,天色已經很亮了,怎知進去後也非通行無
阻,還有麻煩的安檢得繼續排,幸好在司機大叔的提醒下,我只輕身帶了錢包、手機跟相
機,不然被揪出什麼還要寄物,又得多浪費時間了。耐著性子過完這些關卡,我望向灰灰
濛濛的天空,找不到太陽究竟躲在哪,就這樣錯過傳說中的陵寢日出了嗎?我不禁有點失
落,算了,專心看建築吧。
陵寢的入口在南側兩端,順著長長步道往前行,能見對面也有一批人潮在南內門前轉
向,放慢步伐抬望。相較於沿途的幾個側門,這棟門樓壯偉許多,蒙兀爾風格的紋飾亦讓
它顯得絢美,隨拱框攀繞的花藤、有著書法藝術的長帶,自然門頂也有熟悉的「Chhatri
」帽冠飾亭作點綴。不過都來了這裡,大夥心繫的,自是早印在腦中的雪色畫面,於是幾
眼望過拍過,皆又加快步伐,朝南門穿進。
穿過門廊,望台上擠滿了人眾,一直懷著擔憂的我立時將視線翻過人牆往遠處掃射,
這一看不禁心裡哀號,鷹架是真如業務所說,幾乎都移除了,但仍有一根宣禮塔被毀容啊
,攀附的鷹架宛如毛刺,不僅礙眼,也讓畫面顯得不勻稱,我好傷心。
可是來都來了,總不能負氣轉頭離開,還是要努力振起精神,畢竟在這望台,與陵寢
合照的困難度極高,一堆人擠著,目標都是正中的位置,逼得我不斷厚著臉皮開口拜託,
被照失敗了,便再去尋覓另個苦主,無限迴圈。 然隨著時間過去,中間位置的競爭益愈
激烈,奮鬥了好一陣只好退一步拍歪的,至少背景乾淨些,不會雜著誰的頭或手。可惜的
是,今日霧霾依舊頑強作祟,清晨光線又不好,陵寢的輪廓都變得模模糊糊。
儘管如此,能實際站在陵寢前,還是了了樁多年心願。正如一直烙在印象裡的,廣闊
花園中水道直指,盡處平台上雪牆偉立,淨白豐潤的大拱頂覆著,小冠、細塔朝兩側疊降
襯飾,而再往外,是宣禮塔在四角高竄指天,勾框了它的輪廓。
或許白色就是有種滌淨心靈的魔力吧,望著望著雜事便沈澱了,原本滯悶的也舒坦了
,甚至週邊遊人的碎語都慢慢辟散。該感謝前一陣子的大規模維修嗎?畢竟「阿格拉」的
空污與酸雨日益嚴重,蝕刻著、染汙著,讓它的一身潔衣漸漸沾上黃綠雜斑。換個角度想
,一根未保養完的宣禮塔,換眼前回復白皙的主殿,也算是值了。
走下望台,步道縱橫,將花園對稱切割,不過多數人自是沿著水道兩側,視線緊縛著
主殿,直直前行。一般蒙兀爾陵寢的設計,主殿皆為置中,水道四方放射,這兒卻不太一
樣,花園中心是另個砌高的望台,嵌著名為「多福」的方池。我走了上去,左右步道的盡
頭各有一座磚紅建築,根據地圖標示,其一藏了個小博物館。而在這時,終於見到太陽露
臉了,曦光微微灑落,將本來略顯冷寒的各個建築,一點一點抹上溫黃的色澤。
既是花園的正心,又離主殿更近,滯留在此的遊客想當然多,除此之外,由於前方水
道納入了主殿鏡影,便見不少攝影狂熱者幾乎貼趴於地,只為框入無瑕的倒影世界。我在
這兒不知不覺又佇留了幾許時間,找人幫照是其一,多半還是癡癡端望眼前的對稱之美。
一會兒縮窄視野,想抹除那根鷹架塔柱,一會兒又覺缺了宣禮塔的陵寢少了揚展氣勢,於
是低頭穿望水鏡,任想像發散,看主殿偶爾隨風綻動,彷彿欲訴當年故事。
除了以宣禮塔延伸陵寢展幅,主殿的左右還各有一磚紅樓閣,孿生般以塔冠城垛勾勒
外牆的最邊角。雖是邊角建築,雕琢上並未馬虎,拱亭下雕鏤欄板,壁面上流曲框格,當
走進西棟的廳裡,穹頂更是紋飾竄繞,似日輪、如團花。而從地面一個個彷若禮拜毯的框
格,以及指向用的壁龕,可以辨認出這是棟清真寺。
在這個方位,總算略略感受了陵寢日出,因為爬升的太陽剛好綴在主殿塔冠邊側,霧
霾也柔和了旭芒,篩出很適切的溫婉光照,讓人不由得抬眼定望。除此之外,不遠處便是
「亞穆拉河」,濛濛渺渺中依稀可見河的對側,也就是昨日我曾衝進匆匆一瞥的地方。那
片區域被命名為「月光花園」(Mehtab Bagh),在「沙賈汗」原本的設計裡,大河為軸
,對岸會有他自己的黑色陵寢,以一模一樣的形貌規制,與「泰姬瑪哈陵」月月年年隔河
相望。不過在「沙賈汗」被兒子囚禁後,這規劃便只能是個無法完成的夢想了,眼下可見
的河岸花園一片枯褐,蒼蒼茫茫,頗令人唏噓。
大致走逛後,便終於要上主殿了,當地人多半直接脫鞋,是某些黑心份子舊鞋換新鞋
的好機會,這時便覺買票送鞋套是種德政,不然鞋被竊了還得赤腳找地方買,想想也挺煩
人。由於時間尚早,沒遇到網路文章說的蜿蜒人龍,很閑散地就走了上去,隨意賞望。先
前遠觀只覺殿體如淨雪,現在近距離相對,才知壁面其實都有細膩點綴。框邊是很雅緻的
書法藝術,偶爾轉換成彩石鑲拼的花串,就算是純粹石色的牆面,也都有著凹凸刻花。
很可惜地,當進入殿內,就不准拍照了,沒法紀錄那些比外壁更精緻的雕鑿。且或許
是為了文物保存,或留給故去之人寧靜,除了網窗透入的微光,能憑藉的只有盞小小的銀
質懸燈。依稀的印象裡,有別團導遊以手電筒遙指,說明牆上用的不僅是彩石,還摻雜更
昂貴的珠寶,資料裡也洋洋灑灑列出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品,中國的玉石、西藏的綠松石、
阿富汗的青金石、斯里蘭卡的藍寶石、阿拉伯的紅玉髓,便似「沙賈汗」竭盡所能地蒐羅
,只為愛妻最後的心願。
我隨著人群繞廳中走,精緻雕鏤的隔屏圍著兩個象徵棺塚,側處是「沙賈汗」的,正
中自屬於陵寢主人「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慕塔芝」原名為「姬蔓芭奴」(
Arjumand Banu),由於倍受寵愛被賜了名,有著宮中翹楚之意,而那很誤導人的「泰姬
」(Taj)其實是冠冕的喻指。然這種寵愛也可說是她命中的劫吧,十九年的結縭日子,
恩寵讓她生了八子六女,也令她因產後體虛,染病殞命。據說由於她在臨終前求了一座世
界最美的陵寢,使「沙賈汗」花了二十年的光陰、無數的民脂民膏,繼而導致之後的政變
、淒涼的囚籠日子,這之間的因果環環鑲嵌,若真要論是誰的責,也很難釐得清。
逛過出來,我在平台上慢慢踱繞,不想就此離去,研究著殿牆嵌飾,多望幾眼西側的
清真寺,遠瞭水墨渲染的河景後,又去東面看清真寺的孿生兄弟。有資料說這棟是答辯廳
,有的又稱是接待客人的娛樂廳,但不論是哪種,在這墓園裡都頗不搭,搞不好原本僅為
對稱而建,卻被後人硬添了名目。
不過再怎麼拖磨,還是得走往回頭路,畢竟胖司機小氣依舊,只給了我兩小時,儘管
我記著昨天的恨,強硬多凹了些,額度已幾近用盡。我看向花園邊側,想若繞過去,或許
能尋得陵寢的另種風貌,卻終究捨不下它對稱的身影,依舊循著中央主道,不時回望。快
門頻按之際,還遇上有趣的外國女生,她們趁朋友還在幫我取景,狡黠互視湊了過來,在
我相機留下合照。
走著走著,南大門在視野裡漸趨闊偉,也代表背後的主殿已再次縮影成朦朧。有遊客
坐在門側拱廊,目光定定,像當這麼望著日升日落,便能走一回當年故事,體會其中的死
生相守。於是我忍不住又轉過頭,多看一眼水色盡頭的皎潔,即使它奠基於血汗,仍是種
愛情的模樣。
作者: ImKSW (ImKSW)   2021-07-14 22:38:00
感謝分享可惜霧霾也太嚴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