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關於 投名狀 典故

作者: timstar (Why So Serious?)   2008-01-02 15:57:21
前面看到不少人有疑問
關於 投名狀 的歷史背景以及真實性
以下是在大陸網站看到的說明
==================防 雷 線===================
《投名狀》一片的故事大綱是取材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
其中一個民間傳說的版本,《投名狀》的主角龐青雲,
就是清末同治九年在南京遇刺身亡的兩江總督馬新貽,
而江午陽的角色,就是當年刺死馬新貽的兇手張汶祥,
而趙二虎的角色,就是傳說中馬新貽與張汶祥的結義兄弟曹二虎。
據說此片原名為《刺馬》,但由於七十年代台灣導演張徹都拍過同名電影,
為免令觀眾有『先入為主』之感,才把片名及主角姓名都改了。
《投名狀》
兄弟起義,各殺一個外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殺,這就是投名狀。
納投名狀,結兄弟誼,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依。
 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刺馬案》的確真有其事: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八月,上任兩年的兩江總督馬新貽
參加一年一度的閱校(檢閱軍隊)大典,閱校的地點在南京兩江總督府旁的校場,
當時官府容許人民在校場兩旁觀看,故閱校時校場兩旁擁滿圍觀的民眾。
閱校完畢,馬新貽與一眾官員離開步行返總督府,
突然有一男子從民眾中走到馬新貽前,
把刀刺入馬新貽胸膛,馬新貽即時受傷倒地,
延至翌日傷重不治。而刺殺馬新貽的男子卻沒有逃走,
刺了馬新貽後只大叫『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一人做事一人當』,當場被捕,
而後來發覺此人為河南人張文祥(由於清廷慣於將罪犯的名字加上水旁或草花頭,
以表明他們是汪洋大盜或草莽大盜,故張汶祥原名應是張文祥)。
兩江總督為最高級的地方官吏,故馬新貽遇刺身亡事件震動全國,
連在北京的慈禧太后也下令要嚴正徹查。
但最初調查此案的官員江寧將軍魁玉以及藩司梅啟照
最初都以兇嫌張文祥『言辭閃爍』『一味支離』
為由遲遲未有結果,而跟著就提出一個一般人都大感疑惑的結論。
官方版本:
原來張文祥曾為太平軍,後來走到浙江勾結當地海盜搶劫殺人,
馬新貽未當上兩江總督時為浙江巡撫,
曾大力打擊浙江海盜,張文祥不少『海盜兄弟』被殺,故含恨在心,
加上當時張文祥的妻子在寧波被仇家虜去,而馬新貽正好出巡寧波,
張文祥攔路請願要求朝廷協助,但馬新貽並沒有理會,
故張文祥恨上加恨,故計劃刺殺馬新貽,最後行刺成功。
這個結論說成馬新貽被刺殺完全是張文祥的個人行為,而且動機牽強,
完全不能說服天下人,慈禧太后更表不滿,
故下令原任直隸總督曾國藩調任兩江總督,重新調查此案,又派刑部尚書,
有鐵面判官之稱的鄭敦謹作欽差大臣南下一同調查。
但曾、鄭二人最後竟沒有對原有的結論作任何修改,
整個《刺馬案》最後定案為張文祥的個人行為,只是將張文祥凌遲處死,
並沒有再逮捕任何人。
而曾國藩被指審理此案時態度消極,一反其一貫辦事原則,
更在他自己的日記中沒有一句提及此案。
另外鄭敦謹更在審理此案後不回京述職,反而稱病回家鄉湖南,最後更辭官。
由於此案總論疑點重重,參與調查的官員行為又異常,故民間流傳此案一定另有內情。
而馬新貽及張文祥是結義兄弟之說成為民間最流行的『內情』版本。
而過去的《刺馬》電影,以及現時的電影《投名狀》,都是取材這個民間流傳的版本。
此版本指馬新貽在咸豐年間,曾為安徽廬州知府,太平軍攻打廬州,馬新貽兵敗,
兵慌馬亂下被在附近當山賊的張文祥及曹二虎俘虜,
但後來三人卻彼此欣賞,結義為兄弟。
後來張文祥將馬新貽釋放,但馬新胎因失去廬州而被罷官,返回家鄉山東,
但仍然與張文祥曹二虎二人交往。後來馬新貽復官,
馬新貽更游說張文祥曹二虎歸順朝廷,
結果曹二虎決定歸順朝廷,成為馬新貽旗下武將,而張文祥不願為官,故沒有投靠朝廷。
後來馬新貽的官位越來越高,開始疏遠張文祥,與手下曹二虎的關係也開始疏離,
但馬新貽卻與曹二虎妻子有柒,為免被曹二虎發現,故將曹二虎殺害。
張文祥得知義弟曹二虎身故,
就查探殺害曹的真兇,結果發現義兄馬新貽是真兇,
所以決定為曹二虎報仇,犯下驚天動地的《刺馬案》。
其實根本沒有證據證明馬新貽及張文祥之前是認識的,
甚至有沒有曹二虎這人存在也成疑,
而且此說法充滿戲劇性,最初又是出自一些民間的章回小說,
故此說極可能是胡亂杜撰,
更可能是殺害馬新貽的幕後真兇作出來,來遮掩官方充滿疑點的結論,
又可令馬新貽背上奪兄弟妻殺兄弟的惡名,令支持繼續查找真相的人卻步,
滿足民間好奇心之餘又可令真相永遠石沉大海。
那麼殺害馬新貽的幕後真兇是誰?很多史家都認為是湘軍的高級將領。
兩江總督管轄江蘇安徽兩省,兩省大部份地方之前被太平軍所佔,
清廷倚賴湘軍平定太平軍,故江蘇安徽兩省在太平天國覆亡後成為湘軍勢力範圍,
而管轄兩省的兩江總督,自咸豐年間就由湘軍將領擔任。
傳說太平軍將在各地擄掠得來的財寶藏在首都天京(南京)的國庫中,
但湘軍攻陷天京後,將領曾國荃卻報告並沒有搜出任何財寶,
但湘軍攻入天京後在城中大肆搶劫殺戮,連天王府也被燒為平地。
再加上很多參與攻下天京戰役的湘軍兵將,退役後在家鄉買田買地建大屋,
令清廷懷疑湘軍侵吞在天京的財寶中飽私囊。
清廷任命馬新貽為兩江總督,就極可能與調查湘軍有沒有將太平軍的財寶私吞有關。
馬新貽為官清廉,更是與湘軍系統毫無關係,故清廷打破十多年的慣例,
任命一個與湘軍毫無關係的官員為兩江總督,用意明顯,
就是削弱湘軍在長江下游的勢力,以及調查太平軍財寶下落。
但兩江總督旗下絕大部份的官員都是湘軍系統或由湘軍將領提拔,
馬新貽到任兩江總督,就有如隻身入虎穴。
馬新貽也知道自己的處境,在履新兩江總督前曾到家鄉山東祭祖,
此時他曾向他親兄弟表示此行禍福難料,
更叮囑將來他有任何不測兄弟不要為他申冤,
要忍氣吞聲才能自保,
故馬新貽很可能受命調查太平軍財寶下落而被湘軍將領買兇所殺。
作者: recess (喜歡星期天早上的悠閒)   0000-00-00 00:00:00
厲害厲害...
作者: slow1235 (男子)   2008-01-02 16:10:00
推 長知識!
作者: airlow (不存在的騎士)   2008-01-02 16:11:00
推~
作者: nadiachen (夜雨微涼)   2008-01-02 16:20:00
詳盡呀!
作者: NANJO1569 (Avatar rules the world!)   2008-01-02 16:22:00
推推!真是長知識,謝謝了!
作者: TheFish (一條魚)   2008-01-02 16:23:00
推~ 長知識長知識了~
作者: Banie (Banie)   2008-01-02 16:23:00
推 長知識了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08-01-02 16:27:00
請問電影版有"電影知識+"的分類嗎? XD (推~~~~~~)
作者: JasonSin   2008-01-02 16:31:00
推~
作者: djarum   2008-01-02 16:37:00
刑部尚書鄭敦謹號稱「鐵面無私」,最後卻沒有回朝廷覆命,
作者: djarum   2008-01-02 16:38:00
反而急速稱病回鄉,而且從此再也沒有任官,光這就非常詭異
作者: djarum   2008-01-02 16:39:00
沒有覆命是重罪,但最後朝廷也不吭聲,不了了之,我想朝廷是默許湘軍集團在中國東南的勢力,知道要是翻臉就要內戰了
作者: djarum   2008-01-02 16:40:00
這篇整理得很清楚,辛苦了
作者: destycalus (destycalus)   2008-01-02 16:41:00
讚~推推推~
作者: dreamtender (****)   2008-01-02 16:56:00
作者: yanggh (yanggh)   2008-01-02 17:01:00
好故事推
作者: nmrfarm (義得仁和滅菌槽)   2008-01-02 17:01:00
讚~
作者: nmrfarm (義得仁和滅菌槽)   2008-01-02 17:08:00
所以投名狀是野史加正史的融合體
作者: mineko (RAI)   2008-01-02 17:09:00
這篇比之前的一篇更精簡,推推
作者: Kivin   2008-01-02 17:10:00
好文推
作者: McRay (MADAO)   2008-01-02 17:17:00
推 長知識 感恩
作者: meisterhaft (唉唷胃呀( ̄y▽ ̄)╭)   2008-01-02 18:12:00
那~為何要用"投名狀"這三個字呀?
作者: forWinds (審判之羽)   2008-01-02 18:25:00
^^
作者: chiao218 (...)   2008-01-02 18:41:00
沒看過這部電影 還是推一個
作者: ryan999fish (狗狗哲)   2008-01-02 18:47:00
長知識啊~大推
作者: kinple (( ï¿£ cï¿£)y▂ξ)   2008-01-02 18:48:00
長知識~
作者: season002 (WTF)   2008-01-02 18:52:00
所以原版馬新貽還是個好人喔 我以為是壞的
作者: oversmart   2008-01-02 19:02:00
非常專業
作者: xxlp (流月)   2008-01-02 19:35:00
作者: keroro2005   2008-01-02 19:37:00
唉~ 馬新貽隻身入虎穴~
作者: kuowei7916   2008-01-02 19:48:00
推推
作者: IAMhayama   2008-01-02 20:01:00
文裡面有一個馬新"胎" XD
作者: lu77714   2008-01-02 20:03:00
.
作者: sam19 (make it simple)   2008-01-02 21:06:00
push
作者: aifighter (想趕快放假~)   2008-01-02 22:25:00
推認真好文
作者: nashnash (沒牌技發錢有什麼用)   2008-01-03 00:46:00
作者: ichliebedich (桐花五月雪)   2008-01-03 10:19:00
推好文,但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作者: ichliebedich (桐花五月雪)   2008-01-03 10:20:00
曾國藩可以理解,但鄭敦謹不嚴加追查的原因是?
作者: markoo (上行下笑阿..)   2008-01-03 12:24:00
查下去 國家亂 我想 衡量局勢 查不下去 又自決瀆職 就告老ꐠ
作者: LibLee22   2008-01-03 12:46:00
作者: paoan   2008-01-03 15:46:00
推~
作者: kulami (kulami)   2008-01-03 16:29:00
鄭敦稱病告老還鄉,結果又多活十幾年才掛,一定是有隱情
作者: kazuma (朱朱)   2008-01-03 18:55:00
PUSH
作者: RonArtest93 (阿福嫂)   2008-01-03 19:44:00
PUSH
作者: Wolfken   2008-01-03 21:57:00
如果是買兇殺人,兇手犯案後理應想逃,怎會在原地大喊
作者: Kilik1985 (齊力克先生™)   2008-01-04 04:19:00
有看有推!
作者: siegfried   2008-01-04 06:50:00
長知識了~
作者: nowaytosay (挪威吐水)   2008-01-04 14:35:00
推一個
作者: lamontlui (單身!!!)   2008-01-04 16:48:00
長知識
作者: dovefox   2008-01-04 18:16:00
長知識...
作者: howe (嫩小鬼)   2008-01-04 22:31:00
大推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2008-01-05 00:05:00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一人做事一人當』 應是湘軍所為
作者: zixflower (vic)   2008-01-05 11:41:00
長知識
作者: cutemiluku (牛奶)   2008-01-05 21:58:00
作者: bagamanslim (抹茶拿鐵無糖加三匙抹茶 )   2008-01-05 23:45:00
長知識一推
作者: Frobenius (▽.(▽×▽φ)=0)   2008-01-06 04:11:00
推啊! 又長知識了~
作者: WillsonChen (威兒森)   2008-01-09 14:47:00
作者: hhej   2008-01-09 18:46:00
推...
作者: dotZu (良牙)   2008-01-20 03:55:00
push
作者: Clyde0910 (克萊德洞勾夭洞)   2008-01-20 19:39:00
借轉個板,感恩
作者: zealotofsc (XDDDD)   2008-01-21 22:25:00
推!!借轉
作者: cbao (陳小寶)   2008-01-21 23:39:00
XD
作者: poverty (forever )   2008-01-23 19:58:00
作者整理的好!
作者: jzn (除舊)   2008-01-24 08:28:00
長知識
作者: x06nk4c93 (David)   2008-01-30 00:56:00
大推 借轉~~
作者: Keepgoing ( )   2008-02-05 02:38:00
好強喔!
作者: kiki418252 (小哇)   2008-04-08 05:13:00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