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電影研究>好萊塢開始崛起

作者: TenorKevin75 (Kai)   2007-03-22 09:15:33
<波坦金戰艦>(The Battleship Potemkin) 1925
<安達魯之犬>(Un Chien Andalou)1929
<上海特快車>(Shanghai Express)1932
了解電影前必須要知道在英文中裡的三個英文單字,Film、Movie、Cinema。
字面上的意思都是指電影,但本質上還有不同之處。<Film>,這個詞通常都跟政治
聯想在一起,探討的是電影世界的文化,所以有film studies(電影研究)這個片語。
<Movie>,跟經濟產業面比較有相關的。而<Cinema>,講的是電影裡的美學
(aesthetics),強調的是敘事、文本、風格,與電影裡頭所使用的符號。
在20和30年代,電影界開始爭論如何創造價值。在這當中有三派是比較顯著的。
一派強調電影要跟文學一樣,另一派是藝術走向,最後的一派是堅持電影是新的藝術,
有自己的語言與文本。當每家派別在爭論的時候,另一個巨大的勢力在崛起。好萊塢
整個電影工業已經成熟,開始製造偶像(icon)、明星,強調電影中的故事性。好萊塢
開始展現它雄厚的金錢與實力。
<波坦金戰艦>(The Battleship Potemkin),裡頭運用了相當多的<蒙太奇>
(Montage)的手法,再同一時間內,運用剪接把不同的是件連結在一起。影片當中鏡頭
捕捉截然沒有相關的事件,嬰兒車、士兵的腳、人民倉皇地逃跑、母親中彈流血至死,
看似毫無相關的畫面,表達出人民手無寸鐵,軍隊拿著槍桿子瞄準人民的無辜,嬰兒激起
人們的惻隱之心,迸裂出衝突、對比、震撼的效果。蒙太奇手法,建立在一個基礎-
聯想,串聯不同事件。這樣的手法,很容易激起觀眾的情緒與情感。現在看起來很平常的
手法,在當時是劃時代的創舉。
<安達魯之犬>(Un Chien Andalou),運用超現實主義的手法來拍攝。裡頭有很多的
象徵手法。一名女子的眼睛被割掉,象徵導演攻擊觀眾的眼睛。整體來說,整部片處理的
是有病的靈魂,滿足觀眾或導演自己偷窺的胃口,人們處於一個荒謬、不安、不規則的
世界。對我來說,這部影片並沒有對我造成很大的共鳴。我看到的是技巧高超,但是引起
不了很大的感動與深刻的思考。
<上海特快車>(Shanghai Express),前文提到好萊塢製造偶像明星,此片正式典型
的例子。Anna May Wong,第一位女明星,和那時候當紅的Marlene Dietrich一起演
這部片。這部片除了是黑白外,整部片和現在的電影相差不遠。我們可以看到Marlene
穿著艷麗的服裝不斷地挑逗與勾引男主角,透過影像引發慾望。角色的個性被鮮活地建構
,Anna抽煙,代表的是女性中的陽剛,或經歷過人生的歷練。很多的符號不斷得在這部
影片裡被運用。角色不在被單一化,反而呈現的是一個人物的複雜與多變的層面,更加
貼近真實的人生。
作者: YENTHEN (青青子衿.)   2007-03-22 11:59:00
長知識~
作者: craigga   2007-03-22 12:48:00
優優優~
作者: shinkai1996 (深海)   2007-03-22 21:41:00
作者: kiskejam0312   2007-03-22 22:24:00
哎呀 認識的耶 是電影研究心得嗎
作者: TenorKevin75 (Kai)   2007-03-23 00:53:00
是阿 前輩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