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i16 pro max攝影vs傳統攝影

作者: roylu91 (Roy)   2025-07-30 19:05:26
手機上的拍照,就是方便迅速,短時間跟攝影就是兩回事。剛在某個3C粉專看到這樣標題
「iPhone 17 Pro 相機革命:8 倍光學變焦、專業導演級 APP」。其實不太認同用這樣下
標題,讓人誤認iPhone真的取代了專業相機。2個禮拜前在走TMB時,相機故障改iPhone撐
場,我還祈禱3C網紅唬爛是真的,期望iPhone 照相能飛天。結果當你期待iPhone 能達到
攝影標準,那唬爛依舊是唬爛。以下討論僅針對照相,影片則是另一專業,暫時無法評論

首先,我先假設一個很一般的狀況,給我i8.i14.i16甚至我相信即將的i17,同樣一般性
的場景,我不太相信一般人能分辨出我是用哪一台手機拍的。當做紀錄,或者把相片修的
在手機上看起來不錯,iPhone確實可以做的不錯,但就僅此而已。但這不是說科技沒進步
,而是我們每一個人能感受到多少的科技進步。基本上,專業攝影與手機拍照目前幾乎就
是兩條完全不同的商業路徑。香蕉、蘋果只能說各有喜好,難在同天秤中比較。a照片比b
照片好,可能是設備因素,但也可能只是拍攝人的不同而已。
而你詢問的呈現品質,其實也是需要訓練的,當然極端好壞一眼看的出來,但更多的照片
成像品質分辨,其實需要長時間鍛鍊,甚至必須不斷放大照片去比邊緣銳利。而當你有足
夠經驗辨識品質呈現,接下來最重要的是你能接受的品質範圍。辨識成像品質與接受能力
將決定你的裝備(當然也包括經濟能力)。譬如說nikon z5與z9,都是無反全畫幅相機,
如果沒有一定攝影底子,多少人能感受出差五萬元裝備所拍出來的品質呈現。而在專業攝
影領域,同樣焦段,為追求那多一級光圈的鏡頭,要多花超過一倍價格,那最後一哩路追
求的可能叫完美。
而在iPhone上的提升,就相機角度,我覺得那是比較像商業化的追求。首先,把那些提升
倒背如流的3C網紅,有多少具備辨識成像品質的能力。同樣的,我們使用者,自己的辨識
照片能力到哪,又需要什麼相機。其實我覺得可能科技已超過多數人感知能力,提升僅是
紙面上數字上提升,有多少人了解這些數字提升在成像上的差異。這也讓我看到那些吹噓
iPhone照相多厲害的人,根本就像詐騙集團。 以我目前不專業的觀察,如果iPhone要快
速提升成像品質,且為一般人能快速感受,走演算法或許會比裝備提升容易。畢竟從鏡頭
到感光元件,要拼贏專業大廠不容易,何況要塞在那麼小的手機中。但蘋果在手機攝影上
優勢,大廠們也不可能取代。大家有各自族群的使用者。
專業攝影的人,一般不會去比較相機與手機的落差,大概覺的這是兩種不能比的東西。但
手機常借用專業相機術語,但用法有時候卻很奇怪,譬如說5倍變焦,明明16pro有三顆鏡
頭,5倍變焦是三顆鏡頭結果,卻說成一顆五倍變焦鏡頭。講久後,幾倍變焦好像變成強
弱指標。但在攝影領域,變焦焦段多寡,只關乎使用方便度,跟鏡頭好壞沒關係。最好成
像鏡頭幾乎是定焦,好的變焦鏡幾乎都又貴又重,大廠大三元都是14-24、24-70、70-200
,可能是光學技術限制,最好變焦鏡設計都在三倍變焦內。而攝影人很重視的光圈大小,
手機幾乎沒提,如果一顆新鏡頭焦段變多,光圈變小,那根本不能說成進步。專業攝影師
,除非不得已或沒選擇,否則一定不會期待用一顆7倍、10倍變焦去留影像。
因爲相機故障,第一次用手機大規模拍旅遊照片(16pro max)。最後我就簡單說一下自己
的心得。先原本我以為只要在天氣好、光線充足、反差小的環境中,裝備好壞影響就會變
小。雖然這也是這結論,但iPhone拍照有發現幾個特色。就是很完美但不自然的色階直方
圖分佈,直方圖很多都長的像富士山,高低光呈現不出來。這個結果我推測是演算法結果
,畢竟這樣的分佈可能最容易符合多數人的標準,符合期望的曝光結果,但卻與我經驗中
的直方圖呈現不太一樣。此外,我稍微用Lightroom去調色,拉高對比、去朦朧、或降低
曝光,暗部或過於偏藍,雖然我自己有讓照片偏冷的習慣,但暗部過藍,讓我會去局部調
成暖色。另外有人說,若要讓iPhone顏色變濃郁,感覺會變水彩畫不自然,那就要看自己
想弄到設麼程度。
雖然我稱不上專業攝影師,但也有10多年攝影經驗,累積相當攝影知識。所以能分辨關於
手機在攝影上的宣傳,那些是真的變厲害,那些是噱頭。蘋果在賈伯斯後的優勢與創新越
來越弱,但還是有無與倫比的優勢,跨裝置的系統整合、手錶的健康監控,甚至現在相機
佈局都與未來AR.AI有關。但我不覺得蘋果有要往專業錄影、攝影靠攏。相反很多攝影師
、部落客都用Mac電腦修圖、剪片、使用iPhone。那是因為蘋果系統對這個領域很友善,
但iPhone是系統的輔助,而不會成為這個攝影族群的主要攝影工具。而我也不希望蘋果因
一般人不懂,就用一堆話術行銷。否則那些我不懂領域,他們是否會用同樣方法搞。喜歡
賈伯斯的良好體驗說,整體使用體驗感受,比單一什麼設備強更重要。
※ 引述《minings (minings)》之銘言:
: 想討論 以iphone 16 pro max 的動靜態紀錄,
: 與
: 傳統器材比較,
: 如: nikon d700 搭配nikon g鏡的靜態照片、
: panasonic gh3 配p家鏡頭的動態錄影。
: 紀錄內容為桌球場打球活動紀錄,
: i16 pm 與傳統器材的成品,
: 動態錄影以1080p 格式當基準,
: 後端觀看器材是三星s21,
: 看過這幾個的成品之後,
: 覺得差異很小。
: 原本我思考著再買nikon z系列組合來紀錄桌球場的活動,
: 看過朋友的i16 pro max拍的桌球場打球紀錄,
: 不管動靜態成品,都很棒。
: 然後,
: 我就問自己:
: 我好像需要的是一台i16 pro max?
: 雖然知道單眼可以快門先決提高快門速度,
: 凝結瞬間,
: 但越看i16 pro max,
: 越覺得i16 pm 的攝影強大。
: 有點想討論,版上有沒有剛好有i16 pro max,
: 也擁有nikon z5ii, zf, nikon z 鏡的人,
: 動態錄影以1080p 為主,
: 這中間的差異有哪些,
: 感謝。
:
作者: minings (minings)   2025-07-30 19:39:00
感謝您,我完全同意。
作者: Annex (安妮)   2025-07-30 19:46:00
不得不說蘋果用廣告誤導消費者的功力絕對是世界一流,很愛用某大導演使用iPhone拍大片,普通消費者以為自己拿著新iPhone就能拍大片,笑死
作者: minings (minings)   2025-07-30 19:53:00
手機的錄影,蘋果我服。
作者: a3619453 (哼哼哼哼哼哼)   2025-07-30 22:04:00
照二樓的說法所有攝影器材廣告都有誤導嫌疑因為普通消費者拿高級器材也拍不出大片,認真的喔另外我認同iphone目前拍照的調整方向很難看只是對你的說法有意見而已安卓機很多拍出來有相機那味道,很不錯iphone內建相機怎麼拍都是手機感,但用adobe新出的indigo來拍的話就很好看可見不是感光元件的問題,目前算法方向個人不是很滿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