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選擇語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historia
[分享] 太平洋航海家的環境知識,使他們無需西方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25-06-25 21:05:24
https://reurl.cc/1KDNGm The Conversation
Pacific voyagers' remarkable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llowed for
long-distance navigation without Western technology
太平洋航海家卓越的環境知識,使他們無需西方技術即可實現長距離航行
Published: May 14, 2025
Author: Richard Feinberg(肯特州立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
全身濕透、瑟瑟發抖的我,從一艘玻里尼西亞遠航獨木舟的舷外支架上站了起來。我們在
海上航行了整個下午和幾乎整個晚上。我本來想稍事休息,但風雨交加,加上缺乏平坦的
地面,根本無法入睡。我的同伴們甚至連試都沒試過。
那是1972年5月,我在世界上最偏遠的島嶼進行了三個月的博士研究。阿努塔島(Anuta)
是所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有人居住的最東端前哨。它的直徑只有半英里,距離
最近的有人島嶼有75英里(120公里),至今仍是少數幾個仍然定期使用舷外支架獨木舟
進行島嶼間旅行的社群。
我的東道主們組織了一次前往30英里外、無人居住的巨石帕圖塔卡(Patutaka)的捕鳥狩
獵探險,並邀請我加入團隊。
我們花了20個小時到達目的地,之後又在那裡待了兩天,最後乘著20節的順風返航。這次
冒險引發了數十年的人類學研究,探討太平洋島民如何在沒有「現代」儀器的情況下,乘
坐小型船隻穿越廣闊海洋,並安全抵達目的地。
導航技術因地理和環境條件而異。然而,許多技術卻廣為人知。這些技術包括在水手腦海
中的航海世界繪製出的島嶼地圖,以及根據星星、洋流、風和波浪的運動來確定潛在目的
地的位置。
西方對太平洋航海的興趣
迪士尼的兩部《海洋奇緣》電影讓人們聚焦在玻里尼西亞人的航海上。然而,歐洲人對太
平洋航海家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
1768年,法國探險家路易.安托萬.德.布干維爾(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
將薩摩亞(Samoa)命名為「航海家群島」(Navigators' Islands)。著名的英國船長
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曾報告說,當地原住民的獨木舟和他的船一樣快速靈活。
他邀請來自拉伊阿特島(Raiatea)的航海專家圖帕伊亞(Tupaia 註)登船,並記錄了
圖帕伊亞淵博的地理知識。
https://images2.imgbox.com/c8/58/Ng3am4Sp_o.jpg
1938年,毛利學者 Te Rangi Hiroa(又名彼得.巴克爵士[Sir Peter Buck])撰寫了
《日出維京人》(Vikings of the Sunrise),概述了玻里尼西亞傳說中所描繪的太平洋
探險。
1947年,挪威探險家兼業餘考古學家托爾.海爾達爾(Thor Heyerdahl)乘坐一艘名為
「康提基號」(Kon-Tiki),由輕木(balsa)製成的木筏,從秘魯橫渡到土阿莫土群島
(Tuamotu Islands),這引起了人們的進一步興趣,並啟發了一系列實驗性航行。
十年後,紐西蘭歷史學家、著名的懷疑論者安德魯.夏普(Andrew Sharp)提出,在沒有
儀器的情況下,數千英里的精確導航是不可能的。另一些人則以民族誌研究作為回應,顯
示此類航行既是歷史事實,也是當前的實踐。 1970年,托馬斯.格拉德溫(Thomas Gladw
-in)在《東方是一隻大鳥》(East Is a Big Bird)一書中發表了他在密克羅尼西亞
(Micronesian)波洛瓦特島(Poluwat)的發現。兩年後,大衛.路易斯(David Lewis)
的《我們,航海家》(We, the Navigators)記錄了大洋洲大部分地區的導航技術。
許多人類學家和原住民水手都在格拉德溫和路易斯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最後一項是實驗性航行。其中最著名的是玻里尼西亞航海協會的工作。他們建造了一艘名
為「Hōkūle‘a」的雙體航行獨木舟(double-hull voyaging canoe),採用現代材料,
但遵循傳統設計。 1976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航海家毛.皮亞盧格(Mau Piailug)的帶領
下,他們駕駛「Hōkūle'a」號,在沒有任何儀器的情況下,從夏威夷航行至大溪地,行
程超過2500英里。 2017年,「Hōkūle'a」號完成了環球航行。
https://images2.imgbox.com/e8/6a/OB1iMXmF_o.jpg
「Hōkūle'a」號
穿越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人們可以航行數千英里,但無論朝哪個方向,都只能看到天空和
海水。沒有羅盤,更不用說GPS了,如何準確地導航到目的地呢?
仰望星空
大多數太平洋航海家依靠天文導航。星星東升西落,在赤道附近,沿著一條固定的緯線運
行。如果一顆已知的恆星在目標島嶼正上方升起或落下,舵手就可以將船與該恆星對齊。
然而,導航也存在一些複雜因素。
一年四季中可見的恆星以及它們的升落點都在變化。因此,導航需要詳盡的天文知識。
此外,恆星總是在不斷運動。一顆位於目標島嶼正上方的恆星很快就會升得太高而失去作
用,或者沉入地平線以下。因此,航海家必須尋找其他遵循類似軌跡的恆星,並盡可能地
追蹤它們,只要它們在地平線上可見。這樣的引導星序列通常被稱為「星軌」(star path
)。
當然,星星可能不會與目標精確對齊。在這種情況下,航海家不會直接瞄準引導星,而是
將其保持在合適的角度。
航海家必須調整船隻與星星的對齊,以抵消可能將獨木舟推向側面的洋流與風的影響。這
種移動被稱為偏航。因此,天文導航需要了解洋流的存在、速度、強度與方向,並且能夠
判斷風的強度、方向及其對獨木舟的影響。
在白天,當星星不可見時,太陽可能發揮類似的作用。在清晨和傍晚,當太陽在天空中位
置較低時,水手們會利用太陽來計算航向。然而,雲層有時會遮擋太陽和星星,在這種情
況下,航海家需要依靠其他線索。
https://images2.imgbox.com/68/53/3zHdqaLz_o.jpg
海浪、風與其他指標
一個關鍵指標是「湧浪」(swells)。湧浪是由穩定吹過數千英里廣闊海洋的風產生的。
它們的方向不受短暫或局部風的影響,而局部風會產生不同形狀的波浪,稱為「風海」
(seas)。
即使在黑暗中,舵手也能透過感受船下的湧浪來確定正確的航向。在某些地方,可能存在
多達三到四種不同的湧浪模式;航海家根據它們的大小、形狀、強度以及與盛行風方向的
關係來區分它們。
一旦水手接近目標島嶼,但在島嶼可見之前,他們必須確定其精確位置。一個常見的指示
是反射波:湧浪衝擊島嶼後反彈回海面。航海家感受到反射波,並駛向反射波。一生都在
海上航行的太平洋航海家似乎對反射波的依賴相當有信心。相較之下,我發現反射波很難
與風直接產生的波區分開來。
https://images2.imgbox.com/86/c0/oEsdVXg7_o.jpg
某些在陸地上築巢並在海中捕魚的鳥類也很有用。清晨,人們認為牠們會從島嶼飛離;傍
晚時分,牠們很可能會返回築巢地點。
航海家有時能辨認出尚未現身的島嶼上方天空呈現的淡綠色光暈。火山島的山頂上方也可
能聚集雲層,成為另一項可見線索。
所羅門群島瓦埃阿考-陶馬科地區(Vaeakau-Taumako)的水手們報告稱,他們能看到稱為
「特拉帕」(te lapa)的水下光線閃動,據說這些光帶指向遙遠的島嶼。一位著名的研究人
員對「特拉帕」的存在及其實用性充滿信心。一些學者認為,這可能是一種生物發光或電
磁現象。然而,儘管我曾花費一年時間進行有系統的觀察與嘗試,仍無法確認其存在。
在海上估算自己的位置是另一個挑戰。恆星沿著固定的緯度移動,能用來判斷所在的緯度
。相較之下,測量經度則需依賴「推算定位法」(dead reckoning)。航海者從出發點開
始,持續記錄航行的方向、速度與時間,以此推算自身所在的位置。
一些密克羅尼西亞的航海家透過一種名為「埃塔克」(etak)的系統來估算他們的航程。
他們將假設為靜止的獨木舟與位於一側、表示為移動的參考島嶼之間的角度進行視覺化。
西方研究人員對「埃塔克」的工作原理進行了推測,但尚未達成共識。
幾千年來,太平洋航海家依靠這些技術抵達遍布地球最大海洋的數千座島嶼。他們沒有使
用西方的儀器,而是掌握著精湛的知識和共同的理解,並透過口耳相傳,代代相傳。
https://images2.imgbox.com/5f/4e/8vMbqmFw_o.jpg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滿狗屁的)
2025-06-25 22:12:00
推 除了導航外 我很好奇航行多久 怎麼處理食物飲水
作者: skytank (藺凍最 屌雅沒)
2025-06-25 22:17:00
那只是生存者偏誤,事實上不知多少人變成水流公
作者:
atteleitus
(Atteleitus)
2025-06-26 00:33:00
如果只是少數的生存者偏差 那怎麼解釋南島擴張?一定有可靠的方式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5-06-26 06:44:00
島嶼有設補給站吧沒辦法,歷史課本搞地理大發現的名詞,弄得好像沒西方人,人類世界就沒跨洋跨洲的航行
作者:
Ryoma
(龍馬)
2025-06-26 08:31:00
對那個時代的歐洲人就大發現阿,世界史的書寫也多來自西方
作者:
takanasiyaya
(cloud)
2025-06-26 08:35:00
不是,倖存者偏差足以解釋島嶼間傳播,不然其他動物是如何傳播的?
作者:
atteleitus
(Atteleitus)
2025-06-26 08:54:00
但沒辦法套在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到大溪地的南島人身上蕃薯原產於南美 但在歐洲人來之前就是玻里尼西亞諸島的普遍作物 很難想像沒有貿易傳播下怎麼讓夏威夷到紐西蘭都有的
作者:
cht12341234
(55688)
2025-06-26 11:13:00
我也覺得 是倖存者偏差,歐洲大航海不只是國王的遊戲,罪犯賭徒文盲也可以下場一起玩,成本效益比那些原住民高的多,而且沒有時鐘要怎麼看天文
作者:
WINDHEAD
( )
2025-06-26 11:31:00
倖存者偏差不是這樣用的 你們完全搞錯這個詞彙的意義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25-06-26 13:24:00
內文就說了,他們有傳統的導航方法能遠航,怎麼會得到倖存者偏差這個結論呢??
作者:
undeadsin
(レライエ)
2025-06-26 13:46:00
他們那個距離還可以往來貿易已經不是生存者偏誤了
作者:
snocia
(雪夏)
2025-06-26 16:03:00
如果是和南美之間的來往(近年有發現基因交流證據),就可能只是幾個人幸運漂過去再也沒回頭
作者:
WINDHEAD
( )
2025-06-26 17:52:00
就算那個距離無法往來貿易 這也不叫倖存者偏差...有些人文字背誦能力大於理解能力 就會出現這種看到什麼都硬要套個最潮的名詞的怪現象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5-06-26 19:03:00
木殼船年代歐洲人也是繳一屁股學費辣,船隻一旦長期找到登陸點漂泊,零件就會開始腐蝕,船蛆造成嚴重漏水,船舶修理跟補給點也是需要物資跟時間去建立找不到登陸點
作者:
selfvalue
(ime)
2025-06-26 19:07:00
推算定位法(謝謝 我常寫這方面軟體 特別是聲納技術 但不知道中文)是依然熱門的技術
#1e9kpRCn (Hiking)
登山板有討論定位系統 現代技術還是研究的很多 像是聲學也有配合到 eg 海軍聲納 微軟的聲音實驗室的干涉計算(一進去自己心臟聲音很明顯)兩種定位相關的工程都發展的很複雜常在日本歷史版看您文章 最後一次看ptt也看到這麼好的文章 謝謝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5-06-26 19:35:00
推
作者:
selfvalue
(ime)
2025-06-26 21:13:00
hiking板有人貼這個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ad_reckoning
有一些原理可以看這個的最前沿 民用的話 應該十年後你們可以看到這個人非常有名 非常會做prototype喬治·法蘭西斯·霍茲 他不會中文他目前在搞的東西跟這個有關 不喜歡上班 但他只要有興趣投入相關產品 全世界都會非常期待 尤其是fang這幾個公司 meta跟apple會特別感興趣導航 避開東西 這個可以用來發射東西可以看看Elon musk跟他之間的新聞就是自駕車 comma.ai
作者:
cht12341234
(55688)
2025-06-26 22:08:00
理論基於 Gemma Frisius 首先提出的簡單理論。這些方法依賴於天文觀測,而天文觀測本身依賴於不同天體運動的可預測性。這種方法是有問題的,因為很難在參考地點保持準確的時間記錄。Harrison 著手直接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生產一個可靠的時鐘,它可以在較長的時間間隔內保持準確的參考位置時間,而無需不斷調整它John Harrison,1693躧~ 4 月 3 日 wiki沒有時鐘看天文本來就看心酸的,誤差太大,歐洲人經不起死人所以那些機械錶才愛搞甚麼天文臺認證
作者:
selfvalue
(ime)
2025-06-26 22:29:00
dr技術 現代版本的應用 可以看路跑版有個叫MuMuH的版友的文章 他是我ptt唯一會特別追蹤看文章的人 非常好的人才 會因為興趣開發世界上全新的事物運動版跟這個板主題落差很大 抱歉戶外運動裝置還滿多的沒想到在這裡看到dr 謝謝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25-06-27 20:09:00
謝謝,希望分享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作者:
iamoldtwo
(目標:單手腳離地拉單桿)
2025-06-28 21:07:00
太陽石
作者:
saram
(saram)
2025-06-29 02:12:00
西班牙回歸白人統治時(約16世紀)有許多摩爾人被聘去船上當船員.他們會觀星象定方位在大海航行.
繼續閱讀
Re: [請益]歷史上除了納粹還有類似雜質說法嗎?
plamc
[請益]歷史上除了納粹還有類似雜質說法嗎?
mangle
[推薦]《危機與重構》一部藩鎮史中的佳作!
fatisuya
[請益] 為什麼伊朗革命之後,反而更爛了
cjol
Re: [請益] 伊朗跟以色列倒底有啥仇??
a874622
Re: [請益] 為什麼中國革命之後,反而更爛了
A6
Re: [請益] 為什麼中國革命之後,反而更爛了
plamc
Re: [請益] 伊朗跟以色列倒底有啥仇??
A98454
Re: [請益] 為什麼中國革命之後,反而更爛了
UltraSeven
[請益] 伊朗跟以色列倒底有啥仇??
cloudwolf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