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此網站https://penghu.info/OBC03870A36691400B3C
歷史上因為金門的耕地很少,而且水源不足常常鬧饑荒而且衛生環境又差,所以很多的金
門
人都要被迫到東南亞即南洋討生活,所以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有不少金門的僑社,但是由
於
能在船上能撐過船上的風浪和疾病的人其實算不多,而且又加上東南亞的濕熱環境導致有
不
少的蟲子,而且當時的殖民地主都把那些下南洋的福建人稱為豬仔,就是給他們微薄的薪
水
,然後也不給他們醫療,只想讓他們當奴隸所以能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發財的金門人其實有
限
。但是這個移民的歷史也造就了每一個金門的家庭幾乎都有在東南亞的親戚,特別是馬來
西
亞和新加坡以及印尼,由於距離遙遠,所以很多人都要等到做出一番大事業,甚至10年後
才
能回到金門蓋房並發放餅乾,也就是番餅
但是歷史上澎湖也面臨過耕地不足和水源不足的問題,最早的歷史是直接移民到恆春和台
南
去經商並種植地瓜葉在夏天的時候回澎湖。後來台灣被日本統治之後,由於高雄港的建設
,
所以許多的澎湖人移民的地方轉而變成高雄,在移民最高峰的時候澎湖人佔了高雄移民的
20
%,所以至今澎湖人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有在高雄的親戚,不過因為澎湖到高雄的距離沒有
說
到太長,所以可以夏天的時候再回到澎湖省親
請問一下這兩個連鎖式的移民有什麼差別?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25-05-20 21:50:00
沒什麼差別就為了討生活出外打拼,但對某些綠色鳥類金門不重要澎湖重要,笑死!
金門文化比較像中國東南沿海,澎湖比較像台灣附屬島嶼從清朝開始金門、澎湖就隸屬不同行政區馬關條約割讓台澎,金門還是大清的所以為什麼要特別搞一個連江縣金門跟馬祖文化又有差異比起金門,馬祖那邊隔閡感又更重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5-05-21 02:13:00沒有差別 差別在引路人是去南洋還是去澎湖或是去南部然後澎湖現在主流的閩南文化脈絡遠長於本島任何地區結果被講成台灣附屬島嶼...? 然後金門是大陸地區東南沿海的定義是什麼? 知道金門的文化只要脫離廈門灣這圈 基本上就連閩南語的腔調都有很多的不同嗎? 反而澎湖腔還比金門腔像勒==然後中華民國連江縣跟馬祖列嶼是組合而成的 閩東閩南兩者文化都有 因為原本是分屬數縣的好嗎..
清朝人自己把澎湖劃歸台灣府的 怪誰知道鹿港腔嗎 聽得懂鹿港腔就聽得懂金門話難不成要把鹿港開除出台灣島?澎湖就是台灣的一部分 中華民國台灣省的一部分 我也不認為是什麼「附屬島嶼」就是了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5-05-21 09:00:00那是政治劃分 跟文化有啥關聯性== 難道高雄台南分治百餘年 兩地閩南文化就不一樣嗎==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5-05-21 10:31:00紅跤笭、做十六歲、放火馬、十八嬈……
作者:
mangle (mangle123)
2025-05-21 11:01:00都是「其餘人口」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5-05-21 11:51:00上面那個又是各自小區域因當地環境衍生的習俗文化好嗎 如所謂送肉粽 問彰化朋友 那個原本也只是彰化某個區域的習俗 是媒體報道結果張冠李戴變成(全)彰化的習俗 他感到很不滿... 阿請問這小區域文化等於有是巨大差距? 金門也有各村落的小文化習俗 那這樣可以說跟大陸地區的閩南已經出現巨大落差 已經獨樹一格毫無關係? 真按這種邏輯 全臺灣島可以分出獨立的幾十個閩南文化變體?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5-05-21 12:18:00實際上就是存在這些變體啊,你要選擇無視,當然都會長一樣。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25-05-21 13:01:00
閩南人的共通點大概是都拜媽祖但是卻喜歡械鬥自相殘殺(信徒之間互殺真刺激?)吧?械鬥這在台灣的專用術語叫分類械鬥而在大陸的術語叫宗族械鬥跟鄉族械鬥,歷史上早就記載閩南人喜歡互相殘殺,由這習性來看最準,只要符合以上兩點的八成就是閩南人吧?呵呵!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5-05-21 13:28:00哇!跟你的「唱臺語歌=會臺語」同樣具備說服力呢~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25-05-21 13:36:00
台灣閩南人的分類械鬥在歷史上可是很有名的,你有上學過嗎?笑死!典型例子就是發生在台灣同為福建省閩南人的漳泉械鬥,從北到南互相殘殺好不快活?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5-05-21 13:48:00你說的很對,廣東「土客械鬥」想必也是福建省閩南人惹的禍,這跟你「唱臺語歌=會臺語」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25-05-21 14:07:00
土客械鬥是省籍械鬥,是移民跟本地人的械鬥,真要類比是原漢衝突例如漢人搶原住民土地,而漳泉械鬥為什麼是互相殘殺?你知道漳泉在哪個省嗎?呵呵!歷史上台灣閩南人的漳泉械鬥可是讓清朝朝廷非常在意,開蘭名宦楊廷理就是因為非常擅長解決台灣閩南人的漳泉械鬥而被清朝朝廷當作救火隊來用,笑死!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5-05-21 14:13:00呵呵,所以「土客械鬥」沒「械鬥」嗎?是「福建省閩南人」惹的禍嗎?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25-05-21 14:14:00
你的邏輯真的很棒,因為你八成看不懂別人打的東西,土客械鬥跟漳泉械鬥完全是不同類別,笑死!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5-05-21 14:18:00快別這麼說,我的邏輯就是你「唱臺語歌=會臺語」的邏輯。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25-05-21 14:19:00
對你的邏輯也不抱什麼期待吧?畢竟是台羅仔,呵呵!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5-05-21 14:23:00好說好說,畢竟是從鍵盤臺語大師身上學到的邏輯:「唱臺語歌=會臺語」。
作者:
NKN (99%是眼鏡與吐槽)
2025-05-21 15:06:00金門離岸近已有實證拿顆籃球就能游泳到廈門所以金門人的離鄉背井更接近福建省的問題一部份而已不下南洋也能去中國本土發展澎湖人是不管要去哪邊都要坐船遠離家鄉然後澎湖的歷史是漁民跟走私商中繼站起家 定居史相對短些
金門人是輻射狀移民,不只東南亞,周圍的國家全都去日本來說,金門山后王家在神戶發跡,還曾資助孫中山革命長崎福濟寺有近百座金門人墓碑台灣來說,早在明末就有一群金門人隨鄭成功渡台新竹孔廟鄉賢祠入祀7人,有4人祖籍金門(王世傑、鄭用錫鄭用鑑、鄭崇和),更不用說近代有大量金門人在中永和澎湖唯一位進士蔡廷蘭,祖籍金門瓊林..所以金門人到處去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5-05-21 16:13:00金門的環境太差 只要有門路都會去 所以足跡比其他閩南地區多的多 甚至清初就在本島有足跡 一大堆金門會館就是印證 而清中葉到清末的金門人跟一脈相傳的澎湖人選擇的落居地不同 應該是與金門隔壁的廈門被選為五口通商有關 大量閩南人藉由廈門下南洋 也讓廈門取代漳泉成為第一大城 金門人就被隔壁親戚關係的廈門人一起帶下去 而澎湖沒有這直接門路 台灣島又開始進入初步的工業化開發 那就成了當時澎湖人首選了吧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5-05-21 20:59:00嚴格來說媽祖是莆田原鄉神,不一定是所有人的原鄉神不過施琅攻台成功加封天后之後,地位提高神力也強大了各籍貫群體都能接受,在日本人成了共同敵人後,媽祖也成了團結群體的台灣主神閩粵兩地械鬥狀況明顯是比其他省份嚴重,閩南(漳泉)興化(莆田)又是械鬥更盛於其他。依照紀錄是明末倭亂後期,海禁導致生存困難,對土地與資源競逐加劇鬥爭發生金門澎湖更小,可耕地自然更少,抓魚也不能滿足就業,出海尋求發展就是必然
作者:
saram (saram)
2025-05-21 21:40:00媽祖是閩南漁民共尊之神.唯一的海神.不是時麼普田原鄉神.原鄉是客家話.閩南人不用.他們稱家鄉為咱厝(我們的房子).連南洋地區都有媽祖廟.只要是閩南人移民處就有媽祖崇拜.反倒是客家人只是跟拜.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5-05-21 22:03:00金門是以前就有天后宮啦 只是追溯到多早之前的不可考 最早的號稱追溯到宋就是了至於械鬥 這樣應該是根植於閩南人的習慣 源自於地貧地狹又人稠 光是金門 隔壁村 同姓隔壁聚落 甚至到隔壁間不同 而已 就可以因為地就幾乎都打過幾代的仇人了.地可以打 樹林可以打 水井溪流可以打 沙灘(蚵田)可以打 甚至屎坑都能打...*隔壁間不同「ㄊㄧㄠˊ」 我想懂閩南語的應該看得懂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