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黑人怎麼沒有建立大型古文明?

作者: BAGeo   2019-10-07 00:48:40
我覺得要回答最一開始的問題,不需要牽涉到人類發展文明的動機:因為不管是前面各位
討論到解決糧食問題,又或者人們想做一些額外工作以敬拜神明、誇飾武力,甚至只是姻
親同盟、愈抱愈大團,要解決彼此溝通問題,都有可能。發展文明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
式,想發展文明的人在適合的環境下成功了,留下遺跡讓我們知道;不想發展文明的人在
其他環境生存下來,後代也活到現在,差別只是沒有留下文物讓人知道而已。
問題在於,什麼樣的環境會適合文明發展?
先回過頭來,可以看「大型古文明」究竟是代表什麼意思?
文明要被人認知到,一定是有些東西,像是器物、建築啊、記載等等流傳下來;而這些東
西代表的是,這群人不僅生存下來,還能讓人有閒暇搞出這些東西。如果又是「大型的」
,表示,這些東西,僅僅靠人們利用閒暇時間是做不出來的;它們需要專門技術或知識,
還有一大群人合力,花費時間才能建造。也就是說,要被稱作大型文明,社會裡必須要有
一群人,負責規劃、決策、收集需要的人力物力,而且很可能不事生產。不僅如此,其他
人必須要有多的時間,在上面這些人的指揮下收集材料、或去貢獻勞力。
要有足夠多的人、多餘的糧食,還要有個社會架構能夠指揮一批人做同一件事,不管這個
統治架構是部落聯盟、城邦、國家也好;然後,還要維持足夠長的時間,讓有足夠多的遺
跡留存到現在,才能稱作大型古文明。
而要同時滿足這四個條件,穀物有很大的優勢。
首先,前面有人提到的,穀物的單位面積產量高,可以乘載較高的人口密度。穀物容易保
存、轉移的特性,也能夠累積財富,供養非農業人口與未來所需;非農業人口發展的技術
又增進了產量。
其實,根莖類也可以養活很多人:雖然種植密度比不上穀物,它們容易生長,而且單位產
量所需的勞動力是最低的;可以保存在地面下1-2年,足夠撐過災荒;山藥、芋頭、樹薯
,是很多族群文化的基礎,番薯、馬鈴薯也讓近代舊世界人口暴增。
但穀物還是比較有優勢:文明剛起步時,一開始能有效統治的範圍有限,所以一樣的範圍
用穀物養活的人數還是比較多。另外,米跟麥等穀物,對於建立統治架構,或者說文明,
還有幾個好處,是根莖類沒有的:
主流的穀物需要長時間照料,所以如果選擇種穀物,農民就必須定居下來;在定居下來後
,統治者可以掌控這些人口,要求徵兵、收稅,比較容易。反過來,如果種其他的,統治
者就比較不能強迫農民為他服務。
在有統治力的狀況下,可以要求農民種植單一作物,這時候,一般都會要求種植穀物。因
為,穀物的生長週期固定,生長於地上不易隱蔽,方便統計、徵收,財政可辨性較高,不
容易逃漏稅。
同時,種植穀物需要耗費的勞動力比較大(相對根莖作物),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本(如
水利設施或農具),這些需要一定程度的社會組織才能負擔,已經加入體系的農民要放棄
這些投入,或要逃離掌控也比較有難度。
所以整體來說,穀物種植跟文明維持,可以形成一個正回饋。
並不是說沒穀物就沒文明,但是有穀物的環境下,比較容易發展出文明,而且容易維持。
穀物的優勢如此強大,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國家文明比較晚建立,當然就跟沒有適合當地氣
候、能跟穀物效果比擬的種子庫有關係;不管是外在傳入種子、改良作物(庫施或埃比西
尼亞),靠效果較差的根莖類作物(班圖大擴張),或者改靠貿易來累積財富、建立文明
(像西非黃金、鹽、奴隸),都需要更多時間醞釀或外來刺激幫忙,自然建立時間晚上許
多。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19-10-07 01:15:00
不過我印象中「人類大歷史」一書是說定居比農耕早書不在手邊 不過網路上搜尋結果好像跟我說的相反......啊 找到了 書中有一段是說「最早的漁村可能出現在四萬五千年前,出現在印尼群島的沿海地帶。」不過原PO也沒說要有穀物才會定居就是了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19-10-07 01:58:00
問題的關鍵一直是規模,要能養這麼多人必須要有相對應的糧食,農耕算是一種投入人力越多糧食生產量越大的生產形式(當然前題是同一區域的土壤、氣候性質相似),而採集跟狩獵並不是人多收穫就多。大家也不用把早期的農耕想成耗人耗時,更可能的情況是這些穀物的祖先像雜草一樣,種子丟在家附近隨便丟隨便長。原始人之後照樣出去採集跟打獵,只是後來發現這種懶惰就能收穫的好處很大,才會進一步去馴化。以夏商主要的糧食作物粟(小米)來說,它的祖先狗尾草想必大家以前在學校操場或是公園都有看過。https://s.yam.com/zZttx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19-10-07 11:30:00
漁獵採集肯定是先出現的,因為穀物種植至少要等3個月,漁獵採集一個星期就至少有2,3次收穫,但是當漁獵採集的收穫量降低時,就會開始增加對種植的依賴,但在農業技術非常發達前,漁獵採集和種植都是同時存在的,因為早期農業的風險非常高,收穫量很難預測且不穩定順便漁獵採集照樣是可以定居,不要小看上古時代的動植物數量,反而遊牧是農業社會出現後才出現的不要把現代的產量直接套進幾千年前的農業產出上,史前時代到上古時代的農業產出是很低且不穩定的,先秦時代五穀的地位就足以說明一切,單一作物根本撐不起來社會需求,都是多種作物輪流種植
作者: LaiTW (LaiTW)   2019-10-07 11:57:00
遊牧是農業社會出現後才出現??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19-10-07 13:20:00
大…型…古…文…明?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9-10-07 19:56:00
農業文明開始馴獸,遊牧是馴獸技術成熟後才有的
作者: CGT (Peter)   2019-10-07 20:50:00
狗尾草是那種可以燉雞湯的材料嗎?
作者: saram (saram)   2019-10-08 02:24:00
狗尾草是梗米的元祖嗎?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19-10-08 03:34:00
稻米的馴化研究超級多,網路上隨便找都一狗票,中共有出土考古證據,台灣也做了很多基因體相關研究。
作者: amaranth (liann)   2019-10-08 15:22:00
狗尾草是小米祖先,小米=人工馴化篩選過的狗尾草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9-10-19 09:08:00
新石記狗尾草拉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