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戒嚴時期臺灣選舉

作者: ntnurod (rod)   2019-06-19 00:29:57
※ 引述《LF25166234 (阿揚)》之銘言:
: 以下是我的認知,請各位幫我檢視一下是否正確,謝謝
: 當時的兩大民意機關,分別是國民大會和臺灣省議會,其中國民大會沿用1947年選舉產生
: 的代表,被譏為萬年國會;相對的,臺灣省議員為民間直接選舉產生。當時除了臺北市以
: 及高雄市以外的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也都藉由選舉產生
: 麻煩各位了
你的標題在列表寫「戒嚴時期」,內文寫「戒嚴前」,因此我把兩個時期都寫上來。
時期/
層級 戒嚴前(1945-1949) 戒嚴時期(1949-1987)
中央 國民參政員(1946,間接) 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1969)
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6,間接) 增額中央民意代表(1972後)
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47,直接) (以上國代、立委直接、監委間接)
   第一屆立法委員(1948,直接)
第一屆監察委員(1948,間接)
(以上三者合稱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
省 省參議員(1946,間接) 臨時省議員(1951後,首屆間接)
省議員(1957後,直接)
縣市 縣市參議員(1946,間接) 縣市議員(1950-51後,直接)
縣市長(1950-51後,直接)
*臺北市、高雄市改院轄市後市長才
改為官派。(臺北市1967後
高雄市1979後)
鄉鎮 鄉鎮市區長(1946、1948,間接) 鄉鎮市區長(1950-51後,直接)
鄉鎮市區民代表(1946、1948,直接) 鄉鎮市區民代表(1950-51後,直接)
村里 村里長(1946、1948,直接) 村里長(1950-51後,直接)
參考資料:《臺灣省民意機關之建立》、《臺灣民政》、《重修臺灣省通志》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9-06-19 02:10:00
推 基礎 但實在且重要的資訊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9-06-19 07:20:00
作者: LF25166234 (阿揚)   2019-06-19 09:36:00
推 謝謝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