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卦] 楚漢之爭是中國走向大一統的真正關鍵嗎?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18-09-02 17:23:11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RYwdr-1 ]
作者: oaoa0123 (OldFlame)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楚漢之爭是中國走向大一統的真正關鍵嗎?
時間: Sun Sep 2 17:14:26 2018
※ 引述《RedChoi (高雄吳彥祖)》之銘言:
: 中國和歐洲的歷史一樣都是分分合合
: 但有一點相反,中國只要處於分裂時期,就有一股力量想趕快推向一統
: 如果有政權只想保持偏安一定會被吞掉,比如三國的吳、南朝,東晉也在淝水差點被吞
: 相反地歐洲在大一統且穩定的時期已經要追朔到羅馬帝國時代了
: 後來只要有野心家如拿破崙等想要統一歐洲,其他政權一定齊心去阻止
: 我覺得中國走向大一統的而不是歐洲的多國並存,真正關鍵點在楚漢之爭
: 因為秦雖然滅了六國、書同文車同軌,但其他六國餘民都不會認為自己是秦人
: 項羽就是想要恢復以前諸國並立的秩序(我是楚國人、你是趙國人、他是魏國人等等)
: 但劉邦不一樣,他有聽從蕭何的想法,定都長安並延續秦朝的大一統(以後我們都是漢人)
: 其他人有和我一樣的想法嗎?而歐洲會走向多國並存的關鍵點又會是什麼?
一個重要的因素也許是表音文字與表意文字造成的文化融合差異。
中國在秦朝開始的書同文就確立了文言文作為中國疆域上的共通書面文,羅馬帝國的拉丁
文雖然不久之後成為死去的語言,但作為書面語仍持續到中世紀和近現代都還是歐洲國家
的共通語,許多學術著作仍是以拉丁文發表。問題是,為什麼歐洲人不像中國人一樣可以
倚賴對於文字的認同感從而凝結成寄望於一統的共同體呢?這點或許可以從兩種書面語由
於拼音和表意本質的不同對於其通行的大陸上造成的影響作觀察。
在拉丁文在口語上死去之後,演化成各地的羅曼諸語,此時拉丁字母只用於自己民族語言
拚音之用,因此凝聚並塑造了不同的民族。在世界的另一端,由於漢字本身並沒有表音的
功能,在偏離中原的齊、楚、秦地沒能依靠漢字發展出獨立的民族意識,而是使用各地的
語言念出同一句漢文。於是乎長久以後,歐洲國家差異性越來越大,中國各地的本質卻逐
漸趨同,於是乎拿破崙或中世紀的大帝國意欲恢復羅馬的行動被視為侵略者,朱元璋、李
世民卻被視作結束分裂的英雄。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9-02 20:02:00
中國以"漢化"(儒家忠孝概念)將外族收納,歐洲則走民族主義路線.
作者: so4su4 (暮色黃昏)   2018-09-02 23:47:00
雖然我知道維基不大可信,但它上面寫說:「中國出現民族主義的時間較歐洲早,至遲在宋代即己從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主義,轉化為自我想像的民族主義,自我中心的民族主義開始興起。」而歐洲方面則是這樣說明的:「雖有爭議,一般通常認為現代國家始自1648年之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9-03 01:13:00
中國缺乏強烈的民族主義.肇因天朝(天下)想像體系.天子是所有民族的統治者,只要人民認同這想像體系就是同類了.再說家庭與宗親與地域觀念才是綁得最緊的.你看平埔人漢化,連語言都自動消失.甚麼墳上的"堂號"都照抄漢人的.哪裡會有甚麼民族主義?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8-09-03 09:35:00
國民教育推廣以前一個村子就一兩個識字的阿拉伯波斯印度土邦緬甸吐蕃一樣有統一書面語,文言分離是帝國常態中國統一的拉力是科舉,推力是蠻族入侵
作者: chrischiu (mini)   2018-09-03 12:42:00
大一統是因為宋朝找出消滅封疆大吏的方法,自此之後軍閥割據不可能直到清末被西方打破封建秩序
作者: brendan78 (荷西)   2018-09-12 16:34:00
阿拉伯語現在所謂的書面語也就是標準阿拉伯語是19世紀19世紀一些知識份子推廣在才出現的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3881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