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清朝規劃台灣的行政區域非常積極

作者: demon3200 (smking)   2018-09-02 00:29:13
台灣府 (這基本常識了吧)
從1府3縣 到 1省3府1州11縣4廳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8-09-02 00:50:00
所以才說後期積極啊...1省4府州15縣廳是1884年才有的
作者: kuninaka   2018-09-02 00:50:00
比民進黨積極多了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8-09-02 00:52:00
以1724年為例 只有台灣府轄彰化 諸羅 台灣 鳳山四縣那你看到東北一堆廳5年10年就升府的 不就很開發???
作者: kuninaka   2018-09-02 01:05:00
樓上也很贊同非常積極阿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8-09-02 01:05:00
所以才說這是因為台灣建省才這麼積極啊 雞同鴨講 囧
作者: sdd5426 (★黑白小羊☆)   2018-09-02 01:08:00
他就是故意看不到歷史課本中積極治理的章節啊 騙一些沒看課本的老人出來跟他站聲
作者: carzyallen   2018-09-02 02:08:00
行政規畫與開墾進度也有關係,清代大陸地區舊的省份早已開發許久,而台灣大量漢人移墾不過明末,先不論研考的足跡,主要生活圈的變化才是行政區改制的關鍵。簡單來說大陸地區在那個時期早已飽和,而台灣還處在開發中。
作者: willywasd (dalikeanureeves)   2018-09-02 02:33:00
拿統治已久的地區跟剛納入版圖的地區比速度 笑死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8-09-02 08:31:00
建議你快點認錯 說課本是你印象而已
作者: KangSuat   2018-09-02 08:31:00
大陸新設縣份有時針對發達地區榨取稅賦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8-09-02 08:32:00
然後轉找網路文章 吹噓日本建設 批評滿清的
作者: KangSuat   2018-09-02 08:32:00
不是為了民變火燒屁股拼命劃分民眾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8-09-02 08:33:00
這種文章不少 某版就很多然後你就可以開始講你觀點了不然你會一直被刁那點 被岔開話題光開新討論串是沒用的
作者: KangSuat   2018-09-02 08:38:00
一個縣人口遠遜大陸 比大陸行政區開枝散葉還不自然那就是泡沫 名號叮噹響 人口沒跟上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8-09-02 08:46:00
對了 不要說你沒提課本 你第一篇的原文是沒課本兩字但你講上課印象 那不就是在談課本難道會是只批評那個上課老師一個人?對了 你辯護的大方向沒錯滿清作為中世紀帝國 又有講究 不擾民 的思想是不太可能有近現代意義上的積極建設為啥滿清到後期才比較早有近現代意義上的建設台灣說其實滿清力圖轉型成近現代國家的佐證置至於日本帝國看來比較積極建設台灣說穿是日本帝國本身就帶有現代國家色彩假設江戶幕府時代就拿到台灣 也不會有積極建設的看北海道就知道了 北海道也可以哭哭江戶幕府建設不如後來總之 你比較同時期滿清其他地方的建設佐證滿清並無怠慢台灣 這方向很好只希望史料的確如此 笑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18-09-02 09:19:00
北海道比較特殊,不適合用在這裡舉例幕府時代,和人在北海道的勢力範圍只有最南邊的松前和其他幾個零星貿易據點而已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8-09-02 09:26:00
請教a大 所以幕府時代 沒有北海道的 全部 主權嗎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8-09-02 10:02:00
因為移民關係 台灣漢人爆增很快 不設縣沒法管理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8-09-02 10:26:00
單拿行政區數量來比積極或消極很奇怪耶,難道你會說日本治下的台灣從三縣一廳演變成二十廳,再演變成五縣三廳,是消極>積極>消極嗎?
作者: KangSuat   2018-09-02 10:39:00
邊塞地區行政區多 不是因為人多 而是便於切割箝制那點人口比起穩定地區簡直搞笑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8-09-02 11:16:00
而且何謂消極 積極如何定義?拿工業國家標準去酸農業國消極 本來就很奇怪
作者: ewayne (ec)   2018-09-02 11:16:00
拿一個已經發展數百年的地區跟新搶來的地區比行政建制...這叫缺乏歷史感,完全忽略這些被比較地區根本沒有被擺在一起比較的基準
作者: julianscorpi (各打五十大板流 免許皆傳)   2018-09-02 12:39:00
但是每當有一個人提出反例時就拿狗屁不通的鬼話來頂嘴還一直頂的這版面應該只有一個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8-09-02 13:50:00
你可以不用在這話題一直打講白你一開始要打的那種,大概只有虎二坦,他現在又不來你拿行政區劃也不能完全解釋變積極,基本上行政區劃傷是因為人口增高,為了方便治理,並且降低某些官員獲得太大權限也可以表現台灣從邊境荒野,快速成長成為一個繁榮區域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8-09-02 14:35:00
就清代台灣而言,沒有搭配漢人屯墾的發展來看,單單拿行政區劃的數量來比是沒有意義的啊
作者: gglong (豆油)   2018-09-04 06:56:00
台灣刁民多,這是防止民變的措施
作者: radiohead56 (電台頭5566)   2018-09-04 20:10:00
大清國一開始把台灣當成化外之地、蠻番荒地殖民還殖得不認真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9-04 20:21:00
一開始台灣是化外之地.這是一個事實.但認不認真不是你說了算.大清帝國認定蠻荒之地,不等於帝國不認真搞殖民.台灣海峽當時沒蓋子.你忘了?渡台之風險不是現代人可以想像的.帝國投資成本是要百年後回收的.政府也只能尾隨那些偷渡客來收割稻尾.許多人講風涼話,讓我想起哥倫布回國後被嘲笑之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