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中國衰落兩百年來軍事成就第一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6-05-14 10:47:51
原本我對很多奇怪的言論 都覺得沒必要費神辯駁 但有鄉民說我是放任反智橫行
所以我難得剪貼簿一篇 看看卡神二世madaniel會不會也跳出來 XD
推 kuopohung: 4.毛澤東 05/13 20:11
→ kuopohung: 蔣介石只是二戰時選對邊讓中國撿到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位 05/13 20:11
→ kuopohung: 置,但說到以戰功讓中國提升地位的則是毛澤東 05/13 20:12
→ kuopohung: 先是韓戰,後是對印度戰爭,奠定中國為第三世界龍頭 05/13 20:12
推 jackthegreat: 北伐跟抗戰根本是兩回事 蔣介石抗戰時連反推都沒達 05/13 20:45
→ jackthegreat: 成 日本投降後還花好幾個月的時間慢慢進駐 05/13 20:46
→ jackthegreat: 日軍佔領區 05/13 20:46
http://jds.cass.cn/UploadFiles/ztsjk/2010/11/201011041108172741.pdf
中國社科院文章(PS,作者楊奎松是對岸黨史專家,不過也有研究日記)
這篇主要講77以後老蔣怎麼決定徹底對抗日本的態勢,很有參考價值
http://tinyurl.com/hqfkks5
陳永發幫楊天石寫評,節錄文,楊天石的解讀日記裡有一篇paper就是在講和戰
喔另外說這個蔣汪勾結是對岸學者的理由喔,看來有的人讀對岸書比我還精
"討論蔣對汪精衛出逃的應對。過去中共總是詆毀抗戰時期的蔣汪兩
人為失敗主義或投降主義者,蔣表面上抗日,實際則縱容汪出走重慶,到南京
成立傀儡政府,以便彼此唱和,上演雙簧戲。作者則清楚證明,蔣汪之間確有
權力和地位之爭,對抗戰也確有主和與主戰之嚴重歧見。汪之出逃,有不計代
價之嫌,甚而不惜削弱抗日陣營,企圖拉攏西南實力派軍人,成立第三勢力,
再向日本求和。惟西南實力派軍人拒絕聆聽,汪毫無籌碼,只好在談判桌上任
日方宰割。蔣則認為日本的和平條件早已超出中國可以接受的範圍,所以堅持
抗戰到底,決不為追求和平而犧牲民族利益與尊嚴。"
其中有篇論文直接跟戰和相關的是這個:
http://tinyurl.com/gnlrrls
戰爭的歷史與記憶 = War in history and memory / 呂芳上主編
其中北大王奇生的"抗戰初期的「和」聲",我怕有人腦容量有限,可能不愛看全文
這裡只好節錄跟文章相關的訪談還上色,基本上跟內文差不多:
==============================================================================
  嘉賓簡介:王奇生,湖南湘鄉人,現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
:中國現代留學史、中國現代政黨史、中華民國史、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等。
  問:一直以來,受黨派立場影響,國共兩黨都長期否認對方的抗戰成績,近些年這種
情況雖然有所好轉,但在抗戰領導權等問題上各方爭議仍舊很大,對此,您怎麼看?
  王奇生:應該來講,整個中國近現代的歷史,沒有一個時間段的歷史評價,能夠像抗
戰這段一樣錯綜複雜。現在是專業史學、民間史學和官方史學高度扭結在一塊,聲音完全
不同,官方史學有它的一套話語,民間史學則完全跟官方史學對著幹,你說是黑我就說是
白,當然,專業史學又跟他們不同。
  還有一個問題很奇怪,就是糾結戰爭的領導權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早在1980年代就舉
行過討論,如果說那個時候討論這樣的問題是一種進步的話,那麼到了今天,在專業史學
看來,這就是一個偽問題。
  但到了現實層面,大陸官方又拼命要和現在的國民黨搞好關係,甚至還要牽就他,有
些話說得很開明,倒是在像抗戰這樣的歷史問題上斤斤計較,這是很少見的現象。
  現實問題都可以跟國民黨坐下來談,而且似乎什麼都可以談,可能也是因為台灣有一
個民進黨或者說是更強烈的台獨聲音,倘若歷史上也有一個民進黨,估計國共也就不會那
麼糾結了。現在問題是這樣一個局面,真是有意思。
  民間史學的問題也很大,在很多話題上完全不講理性,完全跟共產黨的官方話語對著
幹。倒是我們現在搞專業史學的人夾在中間很為難,客觀來講,我們不光受到官方史學的
干擾,也受到民間史學的干擾。因為,要說史實,共產黨在根據地抗戰這個史實存在,而
且共產黨牽制了日本很大的力量也是事實存在。當年共產黨要生存、發展,這也是可以理
解的,但是它的生存、發展畢竟是在淪陷區裡生存發展,不是在後方跟國民黨爭地盤,是
跟日本爭地盤,這個也是事實存在。不能顛倒過來說共產黨完全不抗日,或者是共產黨只
顧自己發展,顯然這不是事實。
  問:日本為何選擇華北作為自己全面侵華的第一站?
  王奇生:華北很獨特,國民黨1927年北伐打到長江流域北方基本上歸順了,張學良在
東北宣布歸順,叫易幟,或者叫和平統一,華北盤踞的力量也不是通過武力,整體來講,
國民黨的力量沒有很好地深入到華北,包括東北都沒有好好滲透進去。
  即使是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華北也是一個半自治、半獨立的狀態。閻錫山控制山西
,國民黨力量根本進不去,韓復榘控制山東,國民黨力量也進不去,就是這樣一個局面。
所以,這個時候日本從東北到華北,開始的目標內部意見也不一致,至少裡面相當一部分
人的目標是想把華北搞成他的一個半獨立或者半自治的狀態,而不是要有一個針對中國的
全國性侵略。
  問:日本內部有一種觀點是主張保住他們在滿洲的利益。
  王奇生:對,應該來講,日本軍隊內部意見不一致,中央和地方意見也不一致,分歧
都很大,但是總體來講,七七事變他們最初的目標主要是針對華北。在這種情況下,國民
黨蔣介石政權也控制不了華北地方實力派,他有他的無奈。
  中央軍之所以決定北上,蔣介石也帶有點據他自己的說法是心理戰的成分,做個姿勢
想嚇唬嚇唬日本人,看看你能不能適可而止,包括他的廬山談話,現在看蔣介石日記,也
帶有很大的心理戰成分。在此之前,從九一八以開始,國民政府的態度一直都是消極退讓
,這使得日本人形成了只要自己一強硬國民政府就會軟下去的看法,直到盧溝橋事變仍是
這麼個態度。但這次蔣介石不這樣了,他也想強硬一下讓日本退下去。
  可中央軍北上和廬山談話沒有嚇唬住日本人不說,反倒振奮了中國的國民情緒,這種
情緒使得蔣騎虎難下,不可能往後退。
  問:眾所周知,盧溝橋事變拉開日本全面侵華序幕,但關於這一事件,日方不少研究
者一直都把其視作軍事失控,而不承認是自己打響了侵略戰爭的第一槍,據您的研究,對
於日方這一觀點,應作何反駁?
  王奇生:日本學界不管是自由主義史學,還是右翼學派,現在比較普遍的觀點,就具
體事變來講還是偶然性事件。
  既然是偶然事件,誰開第一槍其實不是關鍵問題,關鍵是這個偶然事件是怎麼一步一
步擴大化的。
  從七七事變開始到後面的一個多月,日方是怎麼一步步往前進的,蔣介石方面又是怎
麼一步一步應對的,史學者應該是還原這麼一個過程。
  問:是不是可以說國民政府特別是蔣介石對當時的形勢存在誤判?
  王奇生:那種情勢下雙方都是去看對方,也不能說是誤判,因為蔣介石也是根據常年
跟日本打交道的經驗來回應,日本方面同樣如此。戰爭對中日雙方而言都不是透明的,只
能根據自己知道的情況做大致判斷,這樣的判斷當然會有誤差,因為誰也沒法把問題看得
那麼清楚。
  之前我也講過,我們研究抗日戰爭,一定要把它作為中日戰爭史來研究,也就是說,
必須把這場戰爭放在兩國之間怎麼互動的角度去研究,才能把很多問題搞清楚,而不單單
是研究中國是怎麼抗的。中日雙方在七七事變以後的每一天甚至上午下午都會決斷得不一
樣,關於雙方在當時的互動,新增的材料已經很清楚很豐富了。
  問:就國內研究來講,您說的這一點涉獵得很少,很多人很關心戰爭到底怎麼打起來
的,卻又無從了解。
  王奇生:中方我看蔣介石日記,看當時一大批國民黨高層的日記,有一個什麼感覺呢
,抗戰的第一年,日本因為打得很厲害,上海、南京、武漢相繼淪陷,可以說當時的政界
和學界的精英層大多戰爭都極其悲觀,甚至於是一種絕望的心理,包括陳寅恪、胡適他們
開始都說不能打,一打真的要亡國。他們都希望早點跟日本談和,因為談和可能只亡掉一
部分,只亡掉華北,不會亡掉全中國,這樣以後還有慢慢恢復的可能性,如果一直打下去
,中國都亡掉,那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而在軍政界,徐永昌日記就認為,只有什麼人要堅決抗戰呢,一個是中共,一個李宗
仁、白崇禧他們的桂系,再後來是馮玉祥。國民黨所謂嫡系中央層一直對戰爭是非常悲觀
的。我要生活在那個年代,說不定也是一個悲觀論者,因為一點都看不到戰爭的前途,中
國完全不是日本的對手。
  當然隨著戰爭的深入,很多人的看法也在逐漸轉變,以胡適為例,他原來認為中國完
全經不起一打,一打必亡,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上海淞滬會戰竟然打了三個月,這某種
程度上改變了他的看法,他開始覺得還有點前途,說不定打下去還能一直拖下去。
  我們今天來看,抗日戰爭打了八年,最後取得勝利,好像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其
實當時人看真的沒有那麼樂觀,能夠堅持八年最後還勝利了,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現在
的問題是什麼呢?很多人寫回憶錄不談這一塊,因為抗戰已經勝利了,他們絕對不會回憶
自己第一年時的悲觀絕望,這樣會讓後人覺著他們太沒有遠見了。
  而且,即使當時很多人心理上很悲觀很絕望,他也只是寫在日記裡,最多好朋友私下
聚會會有所表達,公開場合他們是不會說的,因為不能洩大家的氣。公開輿論更是如此,
你看當時的媒體,一片要抗戰的聲音。
  王奇生: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有三個人要重新來評判,第一個是蔣介石。在國民
黨政府和軍隊內部,幾乎是一片悲觀絕望聲音時,蔣介石扮演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關鍵。回
過頭來看蔣介石日記,還原到當時那樣一種背景下看蔣介石,會覺得他在當時真的很了不
起,在一片主和聲浪中,他堅持要戰。
  他認為不能和理由是他對日本很了解,他年輕時留學日本,經常跟日本人打交道,他
覺得日本人的野心沒有止境,不是中方做了讓步,他們就會停下來,一時的妥協根本沒法
讓他們感到滿足。再就是,他判斷這場戰爭不是中日兩國之間的戰爭,戰爭最後的結局肯
定是一場世界性戰爭,而且他還有一個判斷是什麼呢?他認為,只要戰爭擴大成世界性戰
爭,中國就有希望,他把希望都寄託在國際形勢,這應該是他的英明之處。包括國民軍在
上海堅持三個月,也是打給國際社會看,贏得他們的同情與支持,這個也是非常正確的一
個判斷。
  不過,他對國際形勢的判斷也有重大失誤,那就是他認為日本最終跟蘇聯肯定會打起
來。應該說,出現這個誤判,也不能怪他,因為日本從日俄戰爭以來就一直把蘇聯作為它
的主要敵人,或者把蘇聯作為它的基本戰略假想敵,包括它的軍隊訓練等各個方面都是拿
蘇聯作為自身目標。所以,蔣介石一直認為日甦之間遲早會打起來,而且很快會打起來,
不會用太長時間。他到1938年開始,就在預測下一步日本肯定會跟蘇聯打起來,預測說一
兩年以後,再後來說半年以後、兩三個月以後直至馬上要打起來,實際這也是他的一種心
理期待,因為日蘇一打起來中國就有救了。
  當然,他沒料到的是日本沒跟蘇聯打起來,卻跟美國打起來了。不過日美開戰後,蔣
心裡的石頭也落地了,雖然沒有完全按照自己預判發展,但自此以後他更加堅定地認為這
場戰爭最後肯定會取得勝利。所以,我認為蔣介石對這場戰爭在戰略層面上判斷應該是比
較對的,而且也基本把握住了。
  問:換了一個人可能就不一樣了。
  王奇生:對,在精英層一片主和聲音時,蔣介石卻選擇了堅持抗戰,用他自己的話來
講就是“以一人敵一國”。試想在當時,若他說這仗不打了,要向日本求和,那也就真的
不會打了。進一步說,國民黨不抗日,也就不能指望共產黨的敵後戰場了,因為中央政府
不打,敵後就不存在了。
  王奇生:同樣,我們再來說第二個了不起的人——毛澤東。有一次開會,黃道炫教授
說抗日戰爭是場持久戰好像是大家當時都能看到的問題,這一點我不能同意。我們今天看
起來《論持久戰》好像沒什麼特別高的眼光,似乎當時很多人都能看到戰爭是一場持久戰
,其實真不是。我們講當時確實國民黨裡也有人認為要打持久戰,並且通過持久戰能最終
獲勝,但有這種眼光的人並不多。
  歷史學者事後諸葛亮很容易。現在仔細讀毛的論述,他有一句話我覺得說得非常有道
理,他說中國這麼大,日本實力再強,也不可能把整個中國都佔領,他就說中國不會亡國
,中國祇會亡城、亡路,這個很有意思,就是說日本再怎麼佔,也只會佔領一些大的城市
和大的鐵路或者路線,而沒有能力去佔領中國的每一個角落。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判斷,
毛才開闢敵後戰場,到敵後展開游擊戰。
  話又講回來,如果沒有面戰場的抵抗,日本完全長驅直入的話,敵後共產黨也就過不
去了,甚至不存在敵後了。所以,我覺得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是相互配合的關係。試想一
開就始跟日本就打游擊,又怎麼可能,必須有前面的正面戰場、正規軍隊的正面抗戰,才
談得上敵後戰場的配合。所以,我覺得今天國共雙方都沒必要把抗戰搞成有我無你,完全
對立這麼一個狀態,因為實際上二者是一種共存的關係。
  王奇生:最後,我們再來看汪精衛,放在當時的情境下對他的選擇可能也會有一個理
解。因為某種意義上來講,汪精衛的求和在當時的精英層裡邊恰恰是有“群眾基礎”的。
恰恰是因為汪對政界和學界精英層的真實心態都很了解,而且大家都不敢跟蔣直說,求和
的事就由他汪精衛來作,而且他認為這種求和是有群眾基礎的。
  所以,你會看到汪精衛離開重慶,叛逃到河內後,他公開發表了一個艷電,假如他認
為是見不得人的事情,他何必那麼高調呢?而且,他認為自己的艷電會有很多人響應,他
心裡太清楚了,你們都不敢說,那我汪精衛來說。他發艷電的同時,還給孔祥熙個人打了
一封電報,電報的意思是說兄弟我現在做這個事情,是要做一件大家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情。
  你們都不敢下地獄,那隻好我汪兆銘來下地獄,他為什麼敢下地獄呢?當年胡適就說
,汪精衛有股烈士情結。汪堅信自己辛亥革命的時候差點被砍頭,這段光榮歷史能夠證明
我的清白,這個事情你們其他人做都可能被罵為漢奸,我敢做我不怕。
  其實,要看當時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王子壯日記的話,裡邊恰恰有一個相似的說法,
他聽說汪精衛離開重慶跟日本去求和的消息以後,在日記裡寫了一句話,他說汪精衛這麼
做是做了一件在黨國高層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所以,我們從這個背景下去理解汪
,我覺得可能也會不一樣。
  當然我們後來講,為什麼大家都想做不敢做,可見這個做要有分寸。後來長期跟隨汪
的一個人,當時在行政院做參事,他的日記這兩年也出來了,他也在日記裡說,大家都說
談和是你不能離開重慶去跟日本談和,必須站在重慶的立場跟日本談和,你離開重慶跑到
那邊去談什麼和,你是投降,性質就變了。但是汪可能就認為在重慶,蔣介石根本不聽自
己的,只好離開重慶去跟他談,他也是這個角度來考慮問題的。
  問:抗戰初期的時候,蔣介石之所以應這個戰,是不是對自己的軍備也有一定的信心
?
  王奇生:初期的時候,蔣知道遲早要打這一仗,這個大概是沒問題的,所以他在抗戰
以前也做了很多準備,甚至認為再拖個一兩年更好,準備會更充足一些,把握會更大一些

  對於中國人自己的優勢,從兩國實力來講確實心裡也沒底,當時幾乎沒有人對兩國真
正打起來有把握,蔣介石也沒有,蔣的希望也不是在於真正地實打實打贏日本。這方面看
他的日記記錄不明顯,沒有什麼特別的,而在徐永昌的日記裡,他認為中國這場戰爭沒辦
法打贏,只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打跟日本求和,要邊打邊談,不能不打就談,,只能是我們
要抵抗,抵抗的時候看到有機會可以談的時候就談,這是相對比較客觀也比較可行的。
  抗戰初期從淞滬抗戰到武漢會戰,一直打得很壯烈,這是毫無異議的。今天寫戰史的
話,我們絕對不能抹煞這一點,中國人打成那樣子了,這一點我們不用懷疑也不用否定,
要充分肯定中國抗戰壯烈的這一面。但是問題出在哪裡呢?
  你要看國軍內部將領自己的一些日記的看法,問題其實有兩方面特別明顯,實力懸殊
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但更致命的問題是國軍將領的無能。比如看丁治磐的日記,他開始是
一個師長,後來是一個軍長,他的日記里大量議論中國將領的無能。
  我後來看其他材料,包括史迪威的看法,包括蔣介石自己的看法,他們都認為國軍將
領很無能,軍事素養很糟糕,而中國的士兵好像還不錯,聽話而且在戰場上也非常勇敢。
這一點就是中國農民非常樸實,這方面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戰場的指揮很被動,所以這可
能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還有一個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當年共產黨批評國民黨的,片面抗戰。什麼是片面抗
戰呢?只依靠政府軍來打,沒有發動群眾,後來蔣介石認識也很清楚甚至痛心疾首,中國
人在本土作戰,小日本是打進來,某種程度上來講中國完全有條件發起人民戰爭,因為日
本幹任何事情都在中國人的眼皮底下。但是後來的結局恰恰是相反的,國軍所到之處老百
姓早跑光了,當然地方政府也很不得力。
...中略N字...
  問:最後,要請您談談中國為何能取得抗戰的勝利。前段時間澎湃出了一篇文章說日
本之所以戰敗的最重要原因不是因為美國參戰或者因為原子彈,而是因為蘇聯跟它打起來
了。
  王奇生:這些都可以是勝利的原因之一,但是勝利不是那麼一個簡單的單一的,就像
你吃了四個饅頭,到第五個饅頭吃飽了,早知道前邊四個饅頭不吃了,直接吃第五個饅頭
就可以飽,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日本在中國戰場的戰爭,如果沒有美國的原子彈還會拖下去,但是在中國,日本沒有
戰勝的可能性,因為拖的時間越長,日本就越被動。我覺得日本在中國戰場每一場小的戰
爭都打贏了,從戰術上都打贏了,但是恰恰失敗在戰略上或者失敗在政略上。這就好比後
來國共內戰一樣,陳毅就說我們國共打,國軍是從技術層面上比我們好多了,但是我們贏
在戰略上,國共打共產黨贏在戰略上,同樣中日打,日本也是敗在戰略上,包括他後來把
戰場擴大到太平洋戰爭,實際上也是戰略、政略上的失敗。
  從這個角度來講,你說蘇聯出兵也好,美國出兵也好,他們都會加速戰爭的結束,當
然,也不能否定原子彈的作用,是這幾方面的合力共同把這場戰爭結束了。退一步說,即
便這場戰爭沒有擴大成一場國際戰爭,中日兩國孤立地打也會打下去,今年暑假我自駕游
去大西北,就感嘆這麼廣闊,當年日本想佔領全中國怎麼佔領得了?所以來講,我們不要
老是拿一條因素來否定其他因素的存在,老是去強調一方面否定其他方面的存在。
  問:您剛才從戰略角度來看問題,確實會看得更清楚。
  王奇生:從日本方面來講,通過“九一八”佔領東北,台灣更是早就據為己有,但它
仍不知足,非要不斷地擴張,最後全部吐出來。其實當時蔣介石也反复講,如果我們回到
七七事變之前的狀態,日中就可以談和。假如這場戰爭,日本在戰略上適可而止,肯定也
就不是後來的結局。
  所以你說這場戰爭非得要強調是美國和蘇聯的作用,我覺得也不合理,沒有中國在場
的這樣一場抗戰肯定不會這樣的,但是它確實是多方面的互動,包括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
的關係,互助共存共同抗日。還有一點,假如日本沒把戰場轉移到淞滬抗戰,而是一直把
重心放在華北的話,共產黨要在華北生存就很難。正因為日本轉移到淞滬作戰,華北的兵
力相應減弱,共產黨才趁機進入華北。
  1944年的一號作戰也是,這場戰役消耗很大,本來1938年以後國軍開養精蓄銳,緩過
神來,沒想到再次遭受重大打擊。如果這場戰爭,後來的國共內戰,共產黨要打贏國民黨
沒那麼容易,因為通過一號作戰,國民黨大傷元氣。後來日本也反省一號作戰,因為這場
戰爭,日本也沒得到實質性好處,倒是無意中成就了共產黨。
  所以我說,戰爭是多方實力的互動。本來日本要發動一號作戰的主要目的是要消滅在
南面的美軍基地,它怕美軍利用在中國的航空基地和飛機轟炸它的本土。但是最後等到把
一號作戰打完的時候,這個意義沒有了,因為美軍後來直接從太平洋上的小島飛過去把日
本本土給炸了,也就是說等到仗打完才發現打仗最初的戰略意圖已經沒有了。
==============================================================================
另外我再說一下,選對邊有多重要,拿某些人最愛的日本來說
選對邊,一戰以前選英國當靠山,下場就是無往不利變列強
假如二戰也選對邊,現在老家還不會被美國軍人作威作福(山崎豐子,命運之人)
也不會被丟核彈還整天巴著歐巴馬要道歉
所以日本也只是沒有"選對邊"而已,有那麼嚴重嗎?
推 lslee: 原本我對很多奇怪的言論 都覺得沒必要費神辯駁 但有鄉民說 05/14 08:18
→ lslee: 我是放任反智橫行 在統計學裡有個詞叫倖存者偏差 如果喜歡 05/14 08:21
→ lslee: 拉丁文你可以說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當初同盟軸心誰 05/14 08:21
→ lslee: 贏的確沒人能知道 所以很多國家兩邊都下注 像機智西班牙 05/14 08:22
→ lslee: 法妖 或是中國 如果今天軸心國贏了 我想應該只是看到第三項 05/14 08:23
→ lslee: 換成是汪精衛臥薪嘗膽忍辱負重 或是中國歷史多了個大和朝而 05/14 08:24
→ lslee: 已 05/14 08:25
推 lslee: 老蔣的戰略核心跟毛子打拿皇很像 就是用爛地跟你拖 好險最 05/14 08:43
→ lslee: 後贏了 不然不知道會不會被史官寫成董卓噢 05/14 08:44
首先,老蔣跟汪精衛沒有串通好(這點有多人次論證過,老蔣想過和談但不是找汪)
所以你講的"兩邊下注說"...不成立啊!你是不是關原之戰看太多了啊大哥?
首先西班牙跟泰國的地緣較顯邊陲,還能夠以半中立的方式生存
但法國那個跟中國例子反而更像...要知道43年以前全球承認的是維西法國
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被視為是英國的傀儡,戴高樂有天眼通能在40年就知到德國必敗?
今天沒有老蔣,只有汪精衛跟日本談到的籌碼絕對更是任日本喊價甚至毫無於地的
(想想看,我都能把全中國吃下來還跟你和談,武力才是根本)
沒有汪精衛,老蔣自己要跟日本和談的可能性也大得多(44年就派過多次特使了)
國民黨在30年代一不知二戰二不知同盟國三不知戰勝的情況下,大部分的高層都偏向主和
然而老蔣一號召,主戰頓時就成了政治正確,頓時活生生從南宋拉成了大明
就算給汪精衛真統一中國也絕對不是全鱗全尾的老母雞,首先東北蒙古都得丟
說光頭有時光機其實還真不過分哪。
作者: liunwaiqoo (角頭幫小弟-超愛蔣智賢^^)   2016-05-14 13:11:00
推~~~~~~~~~
作者: rogergon ( Aquila)   2016-05-14 13:46:00
蔣抗日的歷史定位無庸置疑,打得差也是,誰來都一樣。當年的國軍從頭到尾爛了個透,換誰領導就能贏是作夢。我這是誇蔣吧?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6-05-14 14:32:00
原po誤解樓上的意思了
作者: rogergon ( Aquila)   2016-05-14 14:40:00
換誰打都沒法子贏,不就是說他已經做到上限了嗎?
作者: leoyeh (不統不獨 VS 既統又獨)   2016-05-14 15:51:00
確實是蔣領導的 但實際上抗日的主力部隊(有戰力的)都和他關係不大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05-14 16:55:00
抗日的主力野戰軍 當然還是黃埔系如果是租借法案 得到好處的只有駐印軍 空軍跟其他與美國人有關的戰訓單位 國內野戰軍序位排在很後面
作者: rogergon ( Aquila)   2016-05-14 17:19:00
蔣光頭保留實力,讓雜牌軍去打老日,這不是新聞。各路軍閥各懷鬼胎,沒有誰比較高尚。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05-14 17:33:00
剿共讓地方軍去碰撞紅軍獲取政治利益這是結果,不過不過讓軍閥去當抗日主力,只有老蔣腦殘才這麼幹蔣記國府雖說是中央政權,但也沒有完全脫離當代軍閥思維 真正重要的戰場 出於能力與互信 他不會信任地方軍閥只會相信自己的黃埔子弟 真要說老蔣對地方軍系的刻薄寡恩 那就是中央軍損失大 但擴編補充也大 地方軍系這方面的空間就比較小 運氣不好確實還會取消番號所以八年下來 只有地方軍只有桂系擴張 其他軍系都萎縮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16-05-15 06:18:00
這篇精闢
作者: hanhsiangmax (陪我去台東)   2016-05-15 09:06:00
我喜歡這篇~~~~可是好像真的太長了,沒什麼人看完XD
作者: xjapanfan (我是仔仔,不是宅宅)   2016-05-16 14:56:00
那時候誰不是「軍閥」?中央軍就這麼威,到處都能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