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閱微草堂筆記 四救師爺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22-07-05 08:33:11
宋來會先生 (字清遠) 說自己以前在王坦齋門下學當師爺時聽說的事:
有個朋友說,夢到跑去陰間,看見幾十個穿官服的人魚貫走入,
受閻羅王審訊很久之後,又魚貫走出,每個臉上都帶著悔恨愧疚的表情;
正好碰到一個衙吏,感覺有點面熟但想不起來名字,只好先舉手行禮,對方停下答禮,
於是問「這些是什麼人,怎麼這麼慘?」
衙吏笑說「你也當過師爺,裏面沒有認識的人嗎?」
回說「我只當過兩次學官的幕僚,沒去過地方主官衙門。」
衙吏「那你就真的不知道了,那些是人稱『四救先生』者。」
問「『四救』是什麼意思?」
衙吏「當師爺有相傳口訣『救生不救死,救官不救民,救大不救小,救舊不救新。』
救生不救死:死者已經死了,無法挽救;
活著的人還有性命,如果殺了償命則是多死一人,所以用盡辦法讓人逃死,
至於死者是否得以伸冤,他們就不在乎了。
救官不救民:上訴的案子如果翻案,則原審官員可能會有麻煩;
如果翻案不成,就算上訴者被打成誣告,最多就是充軍流放,
因此官員是否冤枉錯判,就不是他們在意的地方。
救大不救小:如果追究上級責任,處罰到權位越高者,底下被連累的人越多;
將過錯歸咎給小官,則位卑權輕、處罰也輕,而且比較容易結案,
至於小官是不是真的有過錯,就不是他們關心的了。
救舊不救新:前任的已經卸職走人,未了結的案子找他回來也沒辦法再處理;
新任的官剛到,事情強推給他則還可勉強他去辦,
至於新官是否有能力處理,就不是考慮重點了。
這些人都一副君子之心、忠厚老實做事情,並沒有藉機揩油,
就算舞文玩法,也不是跟對方有冤仇要故意陷害報復,
只是人情百態、變化多端,不能全都按同一個模式去處置,
如果全都堅持那四個標準,則矯枉過正、顧此失彼,
本來該造福結果變造孽、本來要阻止事端結果反釀成禍事,是常有的事情;
今天審問的,就是這些惹禍者。」
問「他們會怎麼樣?」
衙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恩怨糾纏、因緣終將相化解,
也不過就是來生一樣遇到四救先生,成為『四不救』的人而已。」
突然之間豁然醒來,
但一直不明白夢到這個的原因,難道是神明藉由他來提醒世人嗎?
作者: smallGGgirl (ㄏㄏ)   2022-07-05 09:06:00
他們不知道會不會嗆地府法盲
作者: kanx (joke 版 讚!!!!!!!!!!!!!)   2022-07-05 09:27:00
我懷疑原PO偷偷在酸法律安定性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2-07-05 11:08:00
救生不救死不就廢死哪些人看來清代也有受到類似的司法困擾啊
作者: ckshchen (尖酸苛博文)   2022-07-05 11:55:00
是不是在臭現在的法律人....
作者: RuleAllWorld (生命剩下365年)   2022-07-05 12:07:00
四個不去救,師爺仍照舊
作者: ALENDA   2022-07-05 21:18:00
以古鑑今
作者: Yenfu35 (廣平君)   2022-07-05 22:29:00
回二樓,願聞其詳。
作者: QuentinHu (囧興)   2022-07-07 14:15:00
廢死的理論簡化來說不就是救生不救死嗎...哪裡還需要什麼"詳"https://i.imgur.com/nruJV7v.jpg這很容易懂吧,古代只是缺乏數據實證數據研究死刑對治安的嚇阻力,但嚇阻力這點是因為承襲前面幾點而來,是補充"既然死刑沒有益處(嚇阻犯罪)卻有壞處(冤獄等等) 那沒有必要死刑" 。而前面那幾點不就正是"救生不救死" ?
作者: Yenfu35 (廣平君)   2022-07-07 21:35:00
回QuentinHu,我問的是「法律安定性」而不是廢死。或者,請告訴我,你覺得廢死和法律安定性有什麼關係呢?
作者: o45range (歐琦琦)   2022-07-13 08:34:00
Q大的「層出不窮」,機率有比現在高嗎?傷亡人數有比現在多嗎?發生原因有比現在無理嗎?我贊成死刑!
作者: tcod (圈)   2022-07-13 12:12:00
現在治安比以前好是常識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