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鮮卑王朝大唐帝國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6-04-02 10:09:08
※ 引述《Lorenzia (爆走金魚)》之銘言:
: ※ 引述《loser1 (拍嘎爪得白醬)》之銘言:
: : 唐朝是不是鮮卑咧?
: : 基本上以母系的血緣來看,差不多差不多了。
: 說隋唐有鮮卑的血統,這點是沒問題的
: 但皇室對外還是必須攀附自己來自漢人士族
: 他們究竟是來自哪一個李氏家族
: 目前有一種說法說他們來自趙郡,跟著到西邊後才變成隴西李
: 但李世民也曾經被一個和尚洗臉,說他家根本就是冒牌貨
: 釋彥悰《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卷3:
: 「琳聞,拓拔達闍,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隴西之流也。」
: 李世民後來也不能怎樣,摸摸鼻子承認法琳說的也不無道理
: 當然,比較重要的其實並不是血緣
: 而是鮮卑的部落傳統跟文化在北朝進入中國北方
: 並潛移默化地滲入了後來的北齊北周乃至隋唐
: 所以在隋唐的制度跟漢魏的制度有很大的差別
: 可以看見從鮮卑部落時代就慢慢累積、改變的結果
: 說隋唐是拓跋鮮卑的繼承者並不奇怪
: 舉例來說,
: 鮮卑跟它從屬的各種部族本來就是很常來來往往的
: 附屬的部落要替共主效勞
: 共主把部落大人的孩子當成親信來培養
: 以後在把這些從小就帶在身邊的孩子丟回去統治他們的部落
: 這點雖然跟戰國時代的質子很像
: 但是在漢魏就比較少見了
: (漢代最有名的是匈奴的金日磾,但金是整個部落被剷掉,從奴隸做起)
: 但是到了北朝跟隋唐,不只是質子
: 連皇室的親衛軍隊都有不少外族
: 甚至到了地方,也有很多中下階的軍官根本就不是土生土長的唐人
: 而是跟著父母入唐或者自己在年少時入唐的移民
: 但是,他們既認同自己的族群身分,也同時認同自己是一個唐國人
: 比如安祿山曾經在高力士主持下,跟哥舒翰一起吃飯
: 安祿山對哥舒翰說:我父是胡、我母突厥,公父突厥、母是胡。
: 而高力士本人也根本不是漢人
: 高力士的六世祖母就是冼夫人
: (冼夫人-馮x-馮盎-馮智戴-馮君衡-馮元一=高力士)
: 冼夫人是俚人
: 馮家是南方的土豪,在隋代因為很勇,所以隋的高官還說:沒想到蠻子裡有這種人!
: 但是呢~因為這家族太強大了
: 後來唐代就整個把他們家滅掉,把高力士抓起來割掉送進皇宮
: 總之,在安、哥、高吃飯的場合裡
: 這三個人幾乎控制了唐帝國內外的軍事實權
: 卻都不是漢人
: 換言之,唐代的認同並不是民族=國家式的民族國家認同法
: 有可能是雙重甚至多重的
文中例子不是很同意。
固然﹐鮮卑等北方民族是存在
“附屬部落替共主效力﹐共主把部落大人的孩子當親信培養”這種模式的。
但這種模式與隋唐所舉例的例子並不相同。
區別在於﹐北方民族共主對附屬部落是存在戒心﹐而附屬部落又有極強的獨立性。
所以北方民族共主很少會直接將自己部落的兵權授予這些附屬部落未來首領的親信。
北方民族出征時﹐這些“共主培養的親信”或者作為共主親兵﹐
或者依然是回到自己部落﹐去率領自己部落的部落兵﹐
從而在北方民族出征時﹐各部落之間依然界限嚴明﹐有合作而無混編。
這與唐朝將自身兵權(不分民族出身)授予外族出身將領是不同的。
安祿山手下不僅僅是胡人﹐高仙芝也不是率領高句麗軍隊替唐朝征戰。
另一方面﹐北方民族是極少出現外血緣將領空降指揮無血緣關系部落兵的﹐
而安祿山、哥舒翰、高仙芝等本身卻是可以隨時遭到來自唐朝中央的、
不考慮血緣出身的兵權更替。
即是說﹐當女真強大時﹐蒙古部落會附屬於女真﹐
但女真必然是派出身蒙古的質子去率領蒙古部落軍﹐而不會派朝鮮質子去率領蒙古軍。
而唐朝是可以不考慮出身而讓哥舒翰取代高仙芝的。
要說起來﹐受封回到西域當西突厥十姓可汗的阿史那家才可以說是金魚例子中的情況﹐
但那是西域依然保留部落制的地方。
我認為﹐唐朝這種把來自多民族混編的軍隊的兵權授予任意下屬的行為﹐
實質上是來源於自東漢以降的“世家門閥制”。
世家門閥並不是僅來自於一姓一氏。事實上﹐如同漢末四世三公的袁氏﹐
在袁姓這個大門閥之下﹐是有許多依附於他的中小氏族的﹐而不是僅靠姓袁的人在撐。
這些依附於大族的中小族的關系模式﹐就接近於金魚講的北方民族的
“附屬部落替共主效力﹐共主把附屬部落的繼承人當親信來培養”﹐
這些附屬氏族的繼承人﹐從小就陪大族大宗的繼承人當書童、侍從、貼身護衛、心腹﹐
而這群未來繼承者們之間的關系模式﹐又直接變成未來各自掌族後的關系模式。
在這樣的世家門閥下﹐世家的行動並不以各支附屬氏族為獨立單位﹐
(假設一種情況﹐某世家準備衣冠南渡──南侵移居到江南﹐
那麼他打頭站派出的﹐必然是一個以親信者為首的混編組﹐
這個組成員不會完全由某一附屬小氏族為主﹐通常也不會與為首者是同一出身﹐
從而互相監督防止背叛與脫離。)
所以﹐唐朝以高仙芝、哥舒翰為將授予兵權﹐與其說是受鮮卑的部落制影響﹐
不如說是受漢魏的世家門閥制影響更為合適。
漢魏時之所以沒有多少外族的例子﹐原因不外乎是與外族的來往依然不多﹐
以及很多山越僚俚在依附大族後被同化得太徹底從而失去記載了﹐
而不能認為這種共主培養親信模式必然來自鮮卑部落制。
唐的制度與漢魏固然有很大的不同﹐漢魏與西漢一樣也有很大不同﹐
這種不同可以是來自於自身的發展(難道東漢有受哪個外族影響以致與西漢不同嗎)
而不一定非要從外去尋找來源。
另外﹐高力士的六世祖母固然是黎族的冼夫人﹐但冼夫人的丈夫馮寶一系﹐
是北燕的漢人﹐以此強調高力士的非漢人身份是沒有意義的。
說到底﹐古代中國固然看重父系﹐但這種父系是基於認同基礎上的父系﹐
而從來不是簡單血緣上的父系。以血緣血統論來討論古代中國人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會罵人認賊作父XD)
比如說﹐難道曹操上溯兩代﹐不是姓夏侯﹐曹操何嘗有放棄曹姓改叫夏侯操。
而自漢宣帝開始﹐關於承祧禮儀問題又有多少案例留存﹐
更不用說劉封、關平、諸葛喬這些了。
作者: Clarkliu (noname)   2016-04-03 09:44:00
關平表示不服
作者: a7v333 (蠢與窮)   2016-04-03 15:25:00
關平好像是親生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4-03 16:54:00
關平不平 張飛不飛 趙雲無雲
作者: oldfatcat (老肥貓)   2016-04-03 22:48:00
黃忠不忠 嚴顏無顏 法正不正
作者: bilice   2016-04-04 19:07:00
你搞錯了。小說關平才是義子。目的是更加描寫義絕的關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