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抽書] 雙薪家庭進化論 兩性關係/心理學

作者: rosebyrne (螺螄拜恩)   2020-03-13 21:24:20
※兩性關係/心理學《雙薪家庭進化論:打造神隊友,成就彼此的愛情與事業》
一、活動辦法:
1、抽獎活動頁面
http://bit.ly/39NmHjP
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目前最困擾你的家庭問題是什麼?例如:(單身的人就回答今天晚餐
吃什麼好了)(喂喂)
「《雙薪家庭進化論》:目前最困擾我的伴侶關係就是沒有伴侶(眼神死…」
3、完成以上步驟,即擁有抽獎資格。
二、獎品介紹:
https://imgur.com/8QAuSY9
https://imgur.com/5tL3ufK
https://imgur.com/9XFuux7
https://imgur.com/FUZblVO
◆抽獎名額:《雙薪家庭進化論》 (三名)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3/17(二)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名單
◆中獎公佈:2020/3/17(二)晚上十二點
◆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3/18(三)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
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三、讀後心得:
「美好而成熟的伴侶關係,不是你輸我贏,而是成就彼此」
老實講,首次看到《雙薪家庭進化論:打造神隊友,成就彼此的愛情與事業》這書名,我
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念頭是「關我屁事!?」,什麼神隊友?我連豬隊友都沒有好嗎!?
(望向鏡子,立馬浮現一隻貌美如花的豬)
長久以來,大家應該漸漸發現,有幾種書我不談:
※做不到的不談,如:健身、運動、增肌減脂類。
自己都無法達成了,有臉跟網友紙上談兵、分享心得嗎?
※不瞭解的不談,如:數學、育兒。
一個大學推薦甄試數學考一級分的人,有資格和別人談數學嗎?恐怕一翻開書,整本書對
我而言如有字天書吧吧吧?
※有疑義的不談。
這類別較複雜,可能是個人不喜歡、不信任作者或書籍內容,不想賭上清譽背書(有清譽
可言嗎?)。
而《雙薪家庭進化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第二種「我不瞭解、沒資格談」。
不過在聽聞各種婚姻鬼故事後,我對於本書探討主旨「雙薪家庭的夫妻要如何維持成功事
業和圓滿愛情,提高生活品質」頗感興趣,因為太多人勸我「寧可單身,不要結婚」,或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更可悲的是小三還要來盜墓」。
看似一帆風順的朋友對婚姻總有吐不完的苦水,抱怨同樣為工作打拼多年,為何結婚生子
後,在工作和家務間搖擺,選擇退讓的一方大多是女性?先生卻能繼續發展個人事業?現
在已經是2020年了,難道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本書為所有辛苦的上班族夫妻提供了解答,亦提點未婚族群在擇偶與成家立業前應該注意
的諸多事項,讓讀者少走幾趟冤枉路,人生不一定得經歷重重挫折才能成長。
作者珍妮佛.彼崔格里利是位傑出成功人士,擁有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MBA學位、英國諾
丁漢大學遺傳學學位,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博士學位,亦曾於哈佛商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
,她完全可以在書籍封面擺出典型的雙手抱胸權威姿勢,然而她沒有,光憑此點就值得尊
敬!!!←這完全是你個人喜好吧!?
好的,珍妮佛學識廣博、擁有過人成就,但她在婚姻生活面臨了同樣問題,並為此苦苦掙
扎、困惑不解,由是展開長達五年的質性研究,訪談一百多對不同種族、國籍、宗教、性
取向的夫妻,發現雙薪家庭中的「互利模式」,提供解法,讓伴侶和子女,從阻力化為助
力,在不犧牲工作的情況下,同時兼顧孩子與家庭責任,與伴侶建立更深層的親密關係。
https://imgur.com/i9IO1UQ
珍妮佛認為,每對雙薪夫妻從交往到退休,都會經歷三次轉變,就像漫畫《七龍珠》中的
賽亞人型態變化,從巨猿型態賽亞人,變成金黃色頭髮的超級賽亞人,再變成紅色頭髮的
擬態超級賽亞人,還有二階段超級賽亞人、三階段超級賽亞人、超級賽亞人傳說型……(
被巴頭)(你是有完沒完!?)
https://imgur.com/q4YCtVu
咳咳咳,總之每次轉變皆有其起因、契機與關鍵問題,陳述豐富的實際案例及轉變流程後
,每章末會提供實用概念和練習工具,幫助夫妻順度過困境。
舉個簡單的例子,第一次轉變可能源於搬家、其中一方獲得重要工作機會、新生兒誕生等
,這些突如其來的重要事件可能會打亂原本規劃,使夫妻無法再保持各自獨立的職涯生活
由於多數人不會通靈,即便朝夕相處,也難以知道對方心中有何不滿,故需通過深入「價
值觀、底限與恐懼」三個心理層面共同協商,建構出一套雙方皆認可之標準,攜手朝同一
方向邁進。
比如,若你和另一半都很重視家庭,希望陪伴孩子成長,就不該接受工時長的工作;或是
,若你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控制狂,請小心維護、保持小家庭和父母間的界線,勿讓其越界
https://imgur.com/2VPmHwG
而共同協商時,應避免被稱為「末日四騎士」的有害行為模式:「輕蔑、批評、防衛、漠
視」,習慣是可以養成的,以體諒、關懷的良性循環取代自我防衛之惡性循環,練習有效
溝通方式,一起做出雙方都認同的決定。
本書融合了成人心理發展、親密關係、依附關係、組織行為等理論,結合大量案例以完善
研究,一路從你儂我儂的蜜月期談到白頭偕老之空巢期,且三次轉變並非各自獨立,而是
一段綿延不斷,相互影響之歷程,每個環節環環相扣,一本書足可受用一生。(兩性關係
實在太累惹,貧尼還是出家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