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花] [憤怒雞]通通給我去看哈代遠離塵囂的導讀

作者: rebornMAI (rebornMAI)   2021-02-22 04:00:44
◣ ◣
◣ █◣█◣◣
█◣█▉█▉█◣
◥██▉█▉█▉█◤
◥ ╯╰ ◤
╮╭   
◣ ◢
█◣\|/◢
◢◣   ╭──────────────────╮
╭┼┼╮ _█◣ │ │
╰┼┼╮ ╲﹒ ╯ 不看世界名著,不然要看圭賢? │
╰┼┼╯ ◢█◣ ╮ │
◢ ██▌ ╰──────────────────╯
◥█◤
其實這是貼給我自己看的
等看完小說再看
這是在博客來的書本資訊看到的
=

導讀
田園愛戀三部曲? 吳雅鳳/臺大外文系教授
  台灣的讀者對哈代並不陌生,他的詩與小
說由徐志摩引介,是第一批進入中文世界的英
國文學,對當時革命狂飆的民初文學有所啟發
。哈代小說中描繪在工業革命下鄉村的凋零,
同處於動亂的中國讀者也感同身受。哈代企圖
以文字保存農村古老傳統,他筆下的小人物與
無情的大自然與嚴峻的社會規範搏鬥,為中文
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震撼。
  哈代生於英國西南部,父親是石匠與建築
師傅,母親教育水準較高,性情敏銳細緻。哈
代年輕時曾在倫敦的建築師事務所工作,負責
過最重要的案子便是聖潘夸斯教堂(St
Pancras Old Church)的考古挖掘,之後並在
原址以哥德復興風格興建聖潘夸斯車站,這個
車站至今仍是倫敦的交通樞紐與美學地標。這
段經歷在一部早期的小說《藍色眼睛的少女》
(A Pair of Blue Eyes, 1873)中有所描繪
。後來哈代放棄建築,多半因為他不贊同當時
流行以中古哥德風格「修復」原本不屬於此風
格的建築有關。
  從早期的作品開始,如這次介紹的《遠離
塵囂》,哈代對活潑奔放、不願隨波逐流的年
輕女性情有獨鍾,她們赤裸裸的掙扎也構成一
條貫穿他作品的中軸。一般讀者比較熟悉的作
品,如《黛絲姑娘》(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891)、《石匠玖德》(
Jude the Obscure, 1895)等,屬於晚期,對
社會的批判較幽微深沉。《石匠玖德》是哈代
最後一部重要小說,之後他決定專心寫詩,以
更緊湊的結構形式、簡明的意象、精妙的音律
,傳達世紀末科學蓬勃發展、帝國與資本主義
擴張、宗教式微,對人類生命與歷史文明的衝
擊,如國內英語系學生熟悉的〈暗黑的畫眉〉
(The Darkling Thrush)。
  近年來國內外學術界對哈代的研究也回歸
到作者豐富的生命歷程,以不同知識領域的交
疊來重新檢視他強盛的企圖心,例如《藍色眼
睛的少女》裡以英國西南富含化石的海邊為場
景,陳述對地質環境的科學觀察;《石匠玖德
》裡希臘感官耽美與英國教條派的角力,當然
也包含建築風格的討論;《黛絲姑娘》裡哥德
美學意識形態對女性的箝制,還有離婚法案對
人民的實質意義。有關他詩作的部分,則較多
天文學方面的探討。
  《遠離塵囂》是哈代第四部小說,有著里
程碑的意義,第一次呈現哈代基於個人經驗、
歷史研究與文學想像,構築位於英國西南的威
賽克斯(Wessex)。他幾乎所有的小說都設在
這個半虛幻半真實的物質與歷史場域,這區域
南邊是英吉利海峽,西邊則是大西洋,自古以
來,便是安格魯薩克森民族的文明發祥地之一
,也存留十一世紀法蘭西諾曼民族征服英國的
文化遺跡,十八、十九世紀交界因自然歷史(
Natural History)各種活動的興盛,發現海
岸地層含有豐富的史前生物遺骸與先民文明的
考古材料。這個哈代苦心經營的各種勢力角逐
追競的舞台,也以發達的交通網與臨近的城市
巴斯(Bath)與帝國首都倫敦相連。與喧囂的
城市比較,農村生活當然恬靜和諧許多。但是
在哈代筆下的自然卻常是農人辛勤工作的場所
,嚴酷的自然環境,加上資本主義體制下城市
與農村的權力消長,似乎完整驗證了達爾文「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哈代小說多半
以悲劇收場,《遠離塵囂》則是少數例外,但
所謂喜劇結局也是在歷經了三段感情與種種劫
難後,男主角決定移民美國,女主角真正了解
到生命中早已缺少不了彼此,這才有了結合的
契機。
  這部小說最初連載於流行雜誌《玉米丘》
(Cornhill Magazine),或許正因如此,發
展出錯綜複雜、高潮迭起的情節,希望吸引都
會讀者的興趣,一八七四年哈代將連載篇章集
合成冊,這個模式也是當時其他小說的主要出
版方式。這部小說以維塞柏里農莊為中心,由
年輕俏麗的貝莎芭.艾芙丁成為叔叔家業的唯
一繼承人開始,記錄女主人的成長歷程與農莊
的季節勞動。由女性繼承產業在當時仍屬異數
,貝莎芭強勢地辭掉了欺瞞她的農場管家,凡
事事必躬親,如此艱辛地一步步贏得下人的信
任與對農事的掌握。她初來便經歷了一次乾草
堆火災,幸好經過此地的牧羊人蓋伯瑞爾.歐
克鎮定地指揮救火,才不至造成重大損失。蓋
伯瑞爾與貝莎芭.艾芙丁是舊識,那時蓋伯瑞
爾擁有自己的農場,在樹林裡偶然瞥見她騎著
馬,百般無聊地赤足仰臥正在轉著圈子的馬背
上。他向她求婚被拒,因為年輕的她預見到獨
立的自己,恐怕無法受他馴服。但是這次他鄉
再遇,她已是另一農莊的主人,而他只是受雇
於她的牧羊人。
  礙於懸殊的身分,他雖然盡力維護心愛的
她與她的農莊,也只能看著她周旋在隔壁農莊
主人威廉.包伍德與後來的曹伊中士之間。貝
莎芭對嚴肅寡言的包伍德開了天大的玩笑,在
侍女的慫恿下寄了張情人節卡片給他,包伍德
以為自己受到青睞,進而開始喜歡上貝莎芭,
了解到長久以來的生活是孤單的,因而向貝莎
芭求婚,貝莎芭無法做決定,但答應會在收成
結束,包伍德從城裡辦事回來之後給他一個答
案。就在這段時期,曹伊從軍隊放假回來,身
著猩紅軍服的挺拔身形,加上毫無遮攔的甜言
蜜語,讓貝莎芭體驗到在這簡樸平淡的鄉間從
未見過的活力與奢華,解放了她真實的感官欲
望。貝莎芭接受了曹伊,回絕了包伍德,卻很
快便了解到,自己已鑄下不可彌補的錯誤。哈
代對四位主角都有相當程度的同情,沒有一人
是萬惡不赦,卻因一時疏忽或一時執著,造成
彼此交織的悲劇命運。
  哈代在這部小說中企圖保存英國鄉間已然
逝去的、與土地人民息息相關的各種傳統習俗
,農莊的各項工作如農場管家 、牧羊人、牧
童都有用詞上的講究。隨著四時節氣的工作與
慶典,如照顧小羊、洗羊、足以致死造成農場
重大損失的羊脹氣病、堆乾草、收割等,哈代
都以幾乎是在地人的細微觀察,向都會的讀者
展現農村豐富的生命力、勞動的韻律、群力合
作的生命共同感,與收割後的歡樂。小說的題
目其實來自十七世紀的詩人葛雷(Thomas
Gray)寫於一七五一年的詩句,葛雷以仕紳的
角度讚美鄉村的純淨美好。相對地,哈代以鄉
村為出發視角,層層剝開文學傳統下自然與人
血淋淋的競爭,以及一名女性在階級、法律、
性別重重的限制下,為愛情付出慘痛代價,最
後才終於了解到,真愛一直在身旁守護著自己

  傳統農莊是經濟共同體,也是道德倫常的
機制,在此龐大體制之外,則有收留邊緣人的
宗教慈善機構,如嘉德橋市收容所。曾為貝莎
芭叔父工作的芬妮.羅賓私自離開農莊,想與
曹伊結婚,在聽錯會面的教堂,因而錯過自己
婚禮後,不斷尋找臨時工作,最後因為再也隱
藏不住懷孕的身形,被迫在臨盆之際長途跋涉
,終於步行抵達收容所,卻因體力不支,生產
後便過世,嬰兒也接著死去。
  這部小說的藝術手法在喬治.艾略特(
George Eliot)的寫實主義與瑪麗.布蘭登(
Mary Brandon)的煽情小說之間擺盪。相關電
影改編時,導演手法也就有所取捨。一九六七
年的電影改編,似乎把英國鄉間的故事改為美
國中西部的場景,貝莎芭的獨立性格當然有幾
分像美國好萊塢電影擅長處理的材料,如《飄
》(Gone with the Wind)裡的郝思嘉,除去
英國人獨特的內斂性情與端莊舉止,我們很難
了解貝莎芭的痛苦掙扎。導演將小說關鍵情節
,也就是曹伊在樹林裡對貝莎芭表演軍人的劍
舞,從戀人首次幽會的樹林移到空曠的平原,
雖然違反小說的敘述,卻也點出曹伊像動物般
求偶舞蹈的炫耀,也預示他未來對貝莎芭生死
的掌控。一九九八年英國改編的電視影集,較
為貼切地呈現英國西南的人文與自然景象。農
莊生活是單純明朗的,但任何的窗明几淨都是
下層工人汗流浹背的結果。在農莊的勞動雖然
辛苦,被迫離開農莊的芬妮所能從事的工作更
為卑微艱辛。導演巧妙地加上大家合唱「
Blow away the morning dew, how sweet
the birds they sing」(吹散朝露,群鳥歡
唱)的橋段,這首歌謠未曾在小說裡出現,卻
是英國西南部松美賽特(Somerset)流傳已久
的雋永小曲,後來收錄於弗漢.威廉斯(
Vaughan Williams)一九二三年的《英國民謠
組曲》(English Folk Song Suite)。影片
以此歌謠做為結束,慶祝貝莎芭與歐克的婚姻
,也將哈代欲為鄉間風俗做傳的心意,表達得
淋漓盡致。
  我對哈代小說最初的認識,除了徐志摩感
性的介紹外,要算十四歲時看過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導演的電影《黛絲姑娘》。
清楚記得幾個橋段,一是紈絝子弟以紅莓誘惑
黛絲,二是棄她而去的丈夫回來想重續前緣,
為了生活已成為別人情婦的她,從二樓下來站
在階梯上,夢囈般地說道「It’s too late.
Too late」(太遲了,一切都太遲了!)。大
導演的處理手法俐落明確,實能掌握哈代以極
具象徵的文字所組成的故事精神。多年後讀了
小說原文才知道,哈代除了對女子在兩個截然
不同追求者的浪漫鋪陳之外,對於鄉村人民勞
動也有深層的體認。在《遠離塵囂》裡,哈代
更企圖保存農事的集體肢體節奏與鄉野人民所
用的語言。或許有評論家曾批判,這部小說將
英國鄉間的民俗像奇觀一般呈現在都會觀眾眼
前,反而更加異化了鄉下,這種批判,為了迎
合新潮的文學理論,而輕易忽略了哈代對在鄉
間生活的同理心,對人為生存與土地掙扎的強
烈情感,與大時代進步的轉輪下,必然消失的
傳統,例如歐克擔任農場管家後引進新式機器
,得以精省人力,增加收成,其實就是傳統農
莊經濟與道德結構瓦解的開始,原世代為農工
的青年也因此有到都市自立謀生的打算。
  哈代以女性為焦點,在層層的壓力強逼下
,更顯追求幸福與基本尊嚴的可貴。但不管是
身分卑微的黛絲,《石匠玖德》中知性伶俐的
新女性蘇姍,還是桀驁任性的貝莎芭,女性的
愛情道路似乎同樣步步兇險。哈代獨到之處,
便是他對在大時代裡掙扎的男女,抱持一般的
悲憫,還有他對自然肌理的認識,如土壤、礦
物、化石、建築石材、植物等以身體觸感的方
式呈現一個完整的物質與歷史的場域,只有仔
細體會,才能慢慢了解哈代的作品之所以偉大
且動人。
收回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