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南北戰爭的陸軍與同時期的清軍 [2]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20-09-21 04:39:21
戰爭初期的越洋大採購
北美大陸在1859年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襲擊哈珀斯費里兵工廠後,已經是戰雲密布,布坎
南政府的南方出身閣員秘密運輸軍火至南方封存,南方各州亦加緊編練民兵;戰爭正式爆
發後,白宮與里奇蒙分別全力生產軍火,並派遣專員遠渡至大西洋的彼岸,自歐洲各國購
買各式槍械。
內戰爆發時,美軍以國產的春田1855年制式步槍為步兵正規裝備,機械製造、銅帽擊發,
前裝、線膛,發射米尼子彈,這是一款相當優異的武器,唯一的問題是戰前產量不足以裝
備數十萬人。1861年式春田步槍更是根本才剛要進入量產。
美國各州封存的武器因此大部分是前幾代的裝備,如1842年式或更早期的滑膛步槍,其中
一部分已經從燧發改造為銅帽,有些也刻上線膛,但很多都還維持原本的設計;其他庫存
包含1841年式或更早的舊式線膛槍。若政府無力提供軍械,民團也能自行購買使用流通的
民用槍枝。由於國營兵工廠產量不足,聯邦政府很快就決定提供訂單給民營公司,動員社
會上的工業產能;邦聯也同樣企圖擴充自身的有限產量。
在短期應急的部分,則自歐洲大量收購武器。北軍判斷英造的恩菲爾德步槍與國產春田規
格與品質相當,為優先購買的產品,南軍的意見相同;其他武器則以法、比、德、奧等地
區為主。聯邦政府採購的武裝有一半左右與春田系列有大致同等的價位,為品質較佳的武
器,另外一半則屬價位低廉、性能落伍,僅能充數的款式。
南軍人數與資金都較顯短缺,購買的歐洲軍械數量不比聯邦,但是其專員更是把錢花在刀
口上,引進的落伍槍枝較少,大部分是用在英國的機械生產恩菲爾德。
九十日民兵與第一次牛奔河
美國的南方各州於1861年年初陸續宣布脫離聯邦,組成邦聯,邦聯總統傑佛森戴維斯旋於
三月下令動員十萬兵,服役六個月至一年,四月時已有三萬餘人在營。隨著南軍於1861年
四月上旬炮擊薩姆特堡,白宮也責成轄下各州動員民團戡亂,以七萬五千人為目標,服役
為期三個月;包含哥倫比亞特區與肯塔基、西維吉尼亞支持聯邦的民兵後,此一梯次實際
動員九萬一千餘人。
七月初,林肯下令動員三十萬人,役期以三年為限,部分較晚編成的原第一梯次民團被改
入此梯次。然而此一動員令未於該月下旬的第一次牛奔河之戰產生決定性影響,北軍受挫
潰退,遂使戰事遷延長久。
從日程可以發現,四月份動員的九十日役民團,於第一次牛奔河之戰時已屆返鄉,因此確
實有少數民團拒絕作戰而臨陣脫隊。至於闖入槍林彈雨的北軍官兵,其中固然有組織與裝
備較佳、仿效北非法軍的紐約民團等部隊,但更多的是幾無訓練可言、手持落伍槍枝、身
著廉價制服而空有熱情的志願者。此役部署的三萬餘名北軍官兵之中,正規陸軍與陸戰隊
僅各一營且部分亦為新兵,不足以宰制戰場。
值得一提的還有編制。第一次牛奔河之戰時,北軍是軍團下轄師,師下轄旅,各旅下轄步
兵團和炮兵連;南軍缺少師層級,軍團直接下轄各旅。馬隊方面,北軍僅一營七連,隸屬
於其中一個師,南軍馬隊各連則打散使用,都沒有明顯戰果。
線列戰術和米尼子彈的效益
一般認為米尼子彈對19世紀中葉的步槍火力有大幅提升,然而實際上並沒有如此簡單,這
是因為米尼子彈的彈道較高曲,導致只要距離判斷有誤,就會難以命中目標。舉例而言,
倘若射手判斷目標於三百碼外,但敵軍其實位於兩百五十碼處,則子彈必將飛越敵兵頭頂
,1850年代的法軍輕步兵因而提倡低頭快步衝刺。
南北戰爭前期,雙方的民團都欠缺有效訓練,沒有能力遂行散兵狙擊,因此主要使用雙列
的線式陣型,進行排槍齊射。無論裝備的步槍為滑膛或線膛,都是從數十碼外進行幾乎不
瞄準的齊射,待推進至近距離後再以刺刀衝鋒,米尼子彈的戰術和火力優勢因而無從談起
,步兵依然呈現拿破崙年代的特徵。
第一次牛奔河之戰的雙方步兵,訓練程度可能與清軍的新募勇營或團練相去不遠,少數剛
入伍的官兵連裝彈和開槍都不熟稔。考慮到江南大營的「帶兵官與兵目勇頭皆有洋槍」,
湘軍則是新兵都接受至少一個多月的扎實基本訓練,許多剛成軍的美軍民團素質恐怕還不
如清軍的主力部隊,簡直與清廷的地方團練無異。
說到底,部隊編成團營之後,仍需勤加操練,方能成為勁旅。第一次牛奔河之戰雖然被視
為南北戰爭的第一場重要的兵團級戰役,非但規模不能與爾後的歷次大戰相較,其參戰官
兵也多是嚴重欠缺訓練的烏合之眾,是以石牆傑克森曾要麾下官兵「看見敵兵眼白才可開
火」。
隨著時間拉長,雙方的部隊在組織與訓練上都日益精進,細節留待後面討論。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滿狗屁的)   2020-09-21 07:40:00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經過完了)   2020-09-23 18:08:00
不過線膛槍的命中率還是提升不少了吧?
作者: mikamikan (mikamikan)   2020-09-23 20:46:00
https://reurl.cc/x06QdE 補一篇南北戰爭時期步兵火器彈道的比較文 下面有一張是春田1861線膛跟1842滑膛比較精確度最好的是恩菲爾德1853 再來是春田1861 但是因為春田1861彈道曲線的緣故 未經訓練確實不易掌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