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家喜歡或對二戰史有興趣的原因?

作者: Edison1174 (Edison)   2017-09-02 23:54:27
前篇提到愛好關注二戰的原因
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研究戰史的人,可是挖不盡的寶山啊
無論是研究軍事戰爭的哪一層次(由高至低):
國際政治關係、戰略思想、戰鬥行動的敘述(戰史)、武器戰術
二戰都能滿足研究者的需要,
重點是:不只菜色豐富,而且都很豪華
從「國際政治關係」來說,一個名詞就可代表二戰的決定性:「戰後」
在台灣與日本的歷史教科書裡都具有以上的台詞
對受到歐洲美國日本等強國殖民的地區而言,也有相等意義的辭彙:「後殖民」
1945年以前,世界幾乎是掌握在少數強權手中(特別是歐洲)
「戰後」,才出現了「後殖民」的新世界
以中華民國/台灣本位思考,舊金山合約、開羅會議等等的國際會議
其影響會不斷延續在時空中,決定這國家、這島嶼最終統獨的結果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敘述希臘城邦雅典與斯巴達爭鬥的過程
也被視為研究國際關係(多重權力博弈)的經典之作
如同中國東漢末年產生的三國鼎立形勢,其精采甚至為後人編寫成「三國演義」小說
又比如日本室町足利幕府後半的戰國時代,也是日本人所津津樂道的戰爭時代
二戰捲入全世界所有強大權力:美國、英國、蘇聯、法國、德國、日本
以及地區級的次要權力:中國、義大利、芬蘭、澳洲、加拿大、巴西
可說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權力博弈,以人命、土地、財富為賭注,展開戰鬥
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希臘城邦時代、三國時代、日本戰國的古老年代
二次大戰由於年代近,而且有攝影記錄和傳播媒體,其戰鬥行為可詳細記述與傳送
近代媒體對二戰事件的傳播,紀錄片與口述歷史的內容也更加準確與生動
而較少有希臘、三國、戰國時代那種無從證明的傳說神話影響後人判斷
戰略思想的演進伴隨著激烈戰爭行為的需求,
中國史上公認最經典的戰略思想作品─孫子兵法,成書於戰亂的春秋末年(戰國前夕)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米尼「戰爭藝術」其著作都有軍事天才拿破崙的光芒照耀
軍事思想的形成與可行性,有賴於實際戰爭的驗證,而二戰就是最偉大的實驗場
英國富勒少將、李德哈特上尉的著作都以二戰為終點,
富勒少將的裝甲戰概念、李德哈特的間接路線,都在二戰中找到屬於它們的市場
由各種軍人去策劃實行,對思想家的成果進行落實與調整
法國薄富爾將軍的著作雖然觸及冷戰時代,但其思想與歷練也是來自於二戰
沒有二戰,這些軍事思想也不過是空想,而無法得到大多數人認同
戰爭歷史對民族與國家的文化和內在精神的塑造也有重要意義
二戰是許多民族與國家權力的轉捩點,也深深影響現代各國
中華民國國軍的軍紀歌將「抗戰勝利」的詞語納入,成為其光輝的象徵
臺灣人則經歷日本殖民統治的結束和民國權力進入的競合適應時期
中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被視為民族與革命精神的具體表現
美國在二戰後成為世界第一強權,也引領著其國家走出開國總統華盛頓的外交中立態度,
而以西方世界的領袖身分和同樣成為霸權的蘇聯展開緊張的競爭
英法無奈的看著其帝國光輝沒落,德國則企盼著東西兩半的重新統一
這也造就了歐洲聯盟統合的契機,儘管歐洲各國的歧異依舊難解
日本則專注於工商業發展,而對其國際政治軍事地位抱持著矛盾想法
印度、阿拉伯、猶太人、東南亞、非洲從後殖民時代塑造新國家
國家形態與開國先賢的性格典範,也擷取二戰的經驗
第一、第二、第三世界的形成,國際聯盟由聯合國替代
造就出國際政治的新局勢,給予外交人員更寬廣的舞台
更扣人心弦的在於武器技術的發展,與兵員操作能力的展現
P-51、F4U、噴火、Me262、FW190、Yak-3、零戰的空中對決
雪曼、四式戰車、虎王、T-34等戰車的死鬥
美日航空母艦的寬闊海戰,美日英法德間的戰鬥艦砲戰
擊落352架敵機的哈特曼、摧毀無數空中與地面敵人的魯德爾
以及企業號力抗整個日本海軍的傳奇
而支撐這些戰鬥的,是偉大工程技術的結晶
核彈與B-29的研發,讓摧毀城市可在一瞬間完成
即使備受爭議,核能也成為現代人類生活的重要動力來源
噴射機問世不只改變空戰強度,亦改變日後人們的交通方法
計算彈道與設計新武器的需求,促成電子計算器(電腦)的發展
部隊作戰的指揮與執行,也遠較僵持滯礙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精采
(上中下三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一下子就看完,
上下兩本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我連上本都沒看完)
曼施坦因進攻法國的計畫,古德里安的裝甲閃電戰術
尼米茲的太平洋反攻、麥克阿瑟的越島作戰、巴頓的機動進攻
隆美爾在沙漠中的衝鋒陷陣、蘇聯紅軍的烏拉衝鋒
同盟國與軸心國的戰線不斷的前進後退,牽動著時人的心神
而其戰鬥型態的豐富、規模之壯闊,更是前後世無法企及
大規模兩棲撤退的敦克爾克戰役、大規模空中戰鬥的不列顛戰役
史上最大裝甲戰鬥的庫爾斯克會戰、史上最大包圍戰基輔戰役(1941)
最慘烈的城市爭奪戰史達林格勒會戰、還有堪稱史上最大陸地戰鬥的第聶伯河戰役
史上最大兩棲進攻行動諾曼第登陸、史上最大的海戰雷伊泰灣戰役、
史上最大航空母艦與艦載機戰役的菲律賓海海戰、史上持續最久海洋戰役的大西洋戰役
以及許多不是規模最大,但具備決定性的關鍵戰役:
包含美國奪取太平洋戰爭主動權的中途島戰役,
北非戰役最重要的第二次阿拉曼戰役,決定蘇聯存續的莫斯科戰役
以及美國奪回太平洋的起點─瓜達爾卡納爾戰役
除了直升機,現代戰鬥的基本武器─戰鬥機、航空母艦、潛艦、戰車
都是在二戰中找到定位與表演空間,可惜的是,二戰後它們找不到更大的舞台
(但武器沒舞台是人類之福,二戰反而是大浩劫,核彈也只在二戰中作為殺人武器施放)
戰後的幾場大規模戰役雖然也偶有精采與壯闊之處,但還是無法與二戰的戰役媲美
福克蘭群島戰爭可說是二戰後最大的海洋戰鬥與島嶼爭奪戰,
可是跟瓜達爾卡納爾戰役相比,其規模與內容就遜色不少
英國和阿根廷兩國無法讓它們的航空母艦相互交戰
贖罪日戰爭、波斯灣戰爭堪稱二戰後最大的裝甲戰鬥,
不過和蘇聯與德國的東線戰役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韓戰越戰與以阿戰爭的空戰雖然也很激烈浩大,
可是一想到二戰中的不列顛、菲律賓海戰役,以及東京與德勒斯登空襲
這些空戰的盛大程度也無從和其前輩比較
麥克阿瑟曾在仁川重現兩棲作戰的光榮,可是卻無法匹敵大君主行動的光采
所以不管從任何層面來看,軍事迷會愛好討論二戰實乃裡所當然
還有什麼戰爭與戰役可以比二戰更迷人更精采呢?
作者: st943617 (電子花車)   2017-09-03 00:22:00
史上最壯麗的戰爭
作者: bigstreet (street)   2017-09-03 03:36:00
不過現代戰爭的規模變小,也可能是因為武器變貴了;像科索沃戰爭感覺起來規模比不上轟炸東京,動輒就幾百架;但是以B2一架等於一艘航母的價格來算,加上F117龍捲風等的價值,加上現在搞精確制導,每個炸彈都貴的要命,加起來天上飛機的價值跟一次行動彈藥燒掉的錢可能不輸當時。
作者: GTHO (多龍少將)   2017-09-03 06:28:00
看樓上覺得人命值多少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03 08:41:00
人類瘋起來的時候,人命不值錢。尤其全面核戰威脅時,理性會崩斷現代武器會貴是因為需求少產量少預算少。世界大戰總動員時,人力物資預算是用灌的。
作者: lelu (樂路)   2017-09-03 09:22:00
人類還是很努力在克制的,東烏和克里米亞都足以當開打藉口了
作者: ginnietulip (直覺)   2017-09-03 13:38:00
我覺得我輩更需要深入認識二次大戰的影響,才有機會認識戰後嬰兒潮的生長背景,也才能釐清為什麼現在的世界是長這樣,權力和倫理關係怎麼轉化或重建所以只有男生上軍訓、接受軍事訓練實在是落伍的想法任何人都應該深入認識戰爭對人造成的傷害以及對文化造成的衝擊,這一切往往隨著物換星移被人遺忘,浪費了曾祖輩在戰爭中付出的代價,這是讀戰史的意義。
作者: aborwang (Abor)   2017-09-03 15:29:00
作者: skytank (藺凍最 屌雅沒)   2017-09-03 15:46:00
我們現在的科技幾乎還是以20世紀科技作發展基礎二戰是刺激20世紀科技發展速度最關鍵的一件大事現今不太可能像二戰和冷戰瘋狂把舉國資源投入在科技只有透過總體戰才能展現一個現代國家真正的生產力和意志
作者: eszerfrm (smallchu)   2017-09-03 17:43:00
我原本想說科技的進步不是取決於人性,是取決於戰爭,不過後來想想的確是人性,只是是另一種人性...不能光用航母來算,一顆魚雷就是一輩子的錢不過想想那種貴法,不對稱作戰會很有效
作者: amurosheu (Oberleutnant Amuro)   2017-09-03 23:55:00
一戰結束了舊世界、二戰開創了現在的世界
作者: barbarian72 (barbarian72)   2017-09-04 06:04:00
人類歷史不就是戰爭史嗎?
作者: Voony (Find way Home)   2017-09-04 09:54: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