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凱末爾之怒:土耳其獨立戰記 [2]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7-07-14 22:17:01
星火燎原
1919年五月,希臘陸軍佔領士麥那(現名伊茲密爾),奉命上岸的部隊是「佔領兵團」,下
轄第一軍和士麥那軍,共四個師。五月剛開始上岸時該兵團約一萬兩千人,裝備九千挺步
槍、十八挺重機槍和三十六挺輕機槍。
希臘軍隊上岸後就開始向周邊與內陸挺進。由於義大利與希臘對接管區域的疆界有爭議,
部分希臘軍隊開始往東南進軍,意圖搶先義大利奪取目標地區,此一行動進一步引發了義
大利的不滿。
此時鄂圖曼陸軍尚未解散的兵力包含西部領土的三萬五千人、東部邊境的八千人,東北方
有三萬人的第十五軍駐守,東南方有從敘利亞撤回的一萬八千人,全國兵力共約十萬人。
土軍在高加索地區的第十五軍由卡辛˙卡拉貝基爾將軍統領。卡拉貝基爾在一戰末期指揮
高加索戰場,因為他拒絕向協約國繳械和裁減兵力,他麾下的第十五軍保持了大致完整的
架構與員額,是1919年夏季以前土軍唯一可靠的正規部隊單位。
土耳其部隊在五月中旬就開始與希臘軍隊爆發多次駁火,這些部隊包含一些正規軍和憲兵
,但主要是游擊隊民兵。小亞細亞一直有許多民兵組織藏匿於鄉間,這些游擊隊有劫富濟
貧的美名、專搶有錢人,他們在一戰時拒絕鄂圖曼政府的徵兵,但是希臘開始入侵時卻成
為抗戰的主力,鬥志高昂。
在1919年春末,在土耳其西部與希臘人作戰的非正規軍據說有五千人左右,另外也有大量
民兵在東部,這些民兵在接下來的一年內快速擴增至三倍。游擊隊民兵主要採夜襲和埋伏
等戰術,部分民兵更擅長騎馬奔襲、輕裝涉水。
隨著希臘軍隊逐漸深入內陸以及奪取其他港口,土耳其部隊和希臘軍隊的戰鬥愈發頻繁和
激烈。由於希臘人試圖奪取的地區明顯超出協約國劃分的範圍,土耳其人與部分協約國將
之視為赤裸裸的侵略。
種族衝突愈演愈烈。在六月底至七月初,希臘軍隊與土耳其民兵在艾登激戰一個禮拜,雖
然希臘軍最後攻佔該城,雙方的縱火與屠殺已經令市區化為一片廢墟,平民死傷無數。
六月二十一日,多名土耳其軍政人士在阿馬西亞公開宣揚土耳其獨立,包含凱末爾在內。
雖然已經有多次地方性的會議,獨立主義者呼籲全國代表前往錫瓦斯召開大型會議,此為
土耳其獨立運動的重要里程碑。
九月初,土耳其各界代表在錫瓦斯召開長達八天的會議,獨立主義者隨後嘗試與伊斯坦堡
政府達成共識,然而雙方在十月談判破裂,獨立主義者遂開始組織位於安卡拉的新國會。
在此同時,接管小亞細亞東南方的法軍因為軍紀不良且包含許多亞美尼亞部隊,與當地的
土耳其人發生激烈衝突。由於法軍遲遲沒有獲得增援,當地的土耳其民兵開始實施更為積
極的攻擊,土耳其人與亞美尼亞人的民族衝突也再次白熱化。
艱苦的游擊戰
1920年年初,法軍在奇里乞亞與土耳其民兵展開大規模的武裝衝突,法軍的主力是上萬人
的亞美尼亞軍團,另有數千名的北非殖民地部隊。由於兵力分散且沒有得到充足的增援,
法軍無法進行有效的綏靖作戰,戰鬥泥淖化,法軍甚至曾被迫撤出許多城鎮,隨著激烈的
巷戰和游擊戰持續下去,土耳其人和亞美尼亞人也頻繁屠戮彼此的平民。
1920年四月二十三日,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正式宣告成立,和伊斯坦堡政府劃清界線。在成
立之初,土耳其政府直接掌握的正規軍只有數千人,不過他們很快就在各地實施動員,並
且要求收編各地的游擊隊和正規軍。凱末爾也積極嘗試與同情土耳其的外國勢力聯絡,比
如說蘇聯與義大利。
土耳其各地的游擊隊並不樂意被收編,但是大國民議會仍逐漸迫使各地的武裝組織接受指
揮。隨著大批民兵逐漸轉變為正規軍,並且各地也開始實施徵兵,大國民議會的兵力開始
提升,不過資金和軍火仍顯匱乏。
伊斯坦堡政府在四月中旬宣布成立「哈里發部隊」,由仍效忠於蘇丹的部隊所組成,意圖
鎮壓大國民議會,這支兵力一度有七千人。然而蘇丹的權威已經蕩然無存且受輿論抨擊,
這支部隊的士氣相當低落。效忠凱末爾的土耳其軍很快就擊潰了哈里發部隊,後者在六月
下旬解散,大部分的官兵都倒戈到凱末爾的麾下,蘇丹於是無兵可調。
六月二十二日,希臘陸軍發動夏季大攻勢,佔領小亞細亞西南方的大片區域,最後在八月
份抵達了「米恩線」,米恩是一名英軍將領,當時他代表協約國監督土耳其的處分,而該
界線是當時巴黎和會上擬訂的希臘邊境。
希臘除了在小亞細亞發動大攻勢,也根據巴黎和會上的協議佔領了巴爾幹半島上的色雷斯
地區。位於色雷斯的土耳其部隊無力正面阻擋,退入保加利亞境內保存實力,不過色雷斯
地區的游擊隊與小亞細亞一樣橫行鄉間。
1920年八月,協約國和鄂圖曼政府在巴黎簽署色佛爾條約,此條約對鄂圖曼帝國極為苛刻
,不僅割讓大片領土,更限制國防與主權的發揮。大國民議會拒絕承認此一條約並號召抵
抗。
雖然戰況明顯對大國民議會不利,畢竟雙方的兵力、軍火與資金都相去甚遠,但是到了
1920年秋季,卻開始出現了變數。
(待續)
作者: baiweilo (一生科科)   2017-07-14 23:27:00
作者: goodgodgd (快叫我小白兔)   2017-07-14 23:32:00
推,國家弱小就是被欺負的分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7-07-14 23:39:00
希臘一個師的重機槍只有18挺 好像有點少吧
作者: Sirctal (母豬母豬 夜裡哭哭)   2017-07-14 23:40:00
我好奇問一下 原來那時候就已經開始有 輕機槍跟重機槍的搭配了阿因為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馬克鈊
作者: ChoshuArmy (長州軍閥)   2017-07-14 23:45:00
.....還一堆叛民,怎麼跟中國這麼像?
作者: Georgeliu (開始混日子)   2017-07-14 23:55:00
輕機槍在一戰就有了
作者: takaoclass (高雄級)   2017-07-15 01:19:00
Chauchat,有名的冏槍
作者: GTHO (多龍少將)   2017-07-15 06:16:00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7-07-15 07:17:00
講一戰怎麼能忘記一戰的轉盤輕機槍? 就路易士式啊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7-07-15 08:47:00
最早的輕機槍就是英國的路易士 法國則是紹沙 只是法國紹沙算是史上最爛的輕機槍之一
作者: eszerfrm (smallchu)   2017-07-15 16:33:00
推以一戰水準觀點而言,一個師18挺重機槍還可以啦,對這窮國來說QQ
作者: ronray7799 (百變Q葫蘆娃)   2017-07-15 22:08:00
凱末爾 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