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智利的太平天國軍眷

作者: youtien (恆萃工坊)   2014-04-08 00:31:39
[平行時空049] 地震傳說:「太平天國軍隊」真的曾在智利作戰?
智利發生八點二級大地震,距離震央最近的城市伊基克(Iquique)獲廣泛注視。無論是
香港、台灣還是內地媒體,都廣泛報道「伊基克華人是太平天國後人」,一時成為熱門冷
知識。
根據這些報道,太平天國餘部為逃避清廷追捕,輾轉被「賣豬仔」到南美秘魯當苦力,並
在一八七九至一八八三年的南美太平洋戰爭「聚集上萬軍隊」,協助智利對抗秘魯,智利
政府為了報答,就把伊基克劃為太平軍的「自治鎮」 云云。
看見這些報道,筆者實在很驚訝。這個都市傳奇究竟有幾多真實?筆者年前曾在學術期刊
China Quarterly發表文章談及「中國——拉丁美洲關係:華人網絡想像與真實」,曾觸
及以上在華文網絡世界廣泛流傳的故事,並作過一些考證,結論是其可信性存疑,因為並
沒任何文獻能提供關於「太平軍在南美作戰」的證據。文章發表前,曾在研究中國——拉
美關係的海外專家當中報告,這些當今最熟悉此題目的人士,也無任何一位聽說過「太平
軍在南美」的故事。
傳聞當真 令人費解
那麼故事又是從何而來?相信不少媒體報道都是翻查「維基百科」,可惜該網站的相關記
載也沒提供佐證。可以追查的華文「原始」來源有二:一是多年前在「鐵血論壇」一類平
台的網友上載,根據那版本,智利政府讓「太平軍」在伊基克「自治」的條件,就是繼續
為其作戰,太平軍婉拒,「自治」胎死腹中;二是二○一○年刊登於《傳奇傳記文學選刊
》的故事「南美有個太平鎮」,作者王應良,故事杜撰了一批聞所未聞的「太平軍將領」
,結局卻是太平軍以解甲歸田換取智利給予「自治」。媒體把這些資訊拿來當「新聞知識
」報道,令人費解。
不過,整個故事並非沒有藍本的。在十九世紀中葉開始,隨着奴隸在拉美逐漸變成非法,
華人苦力被大舉輸入,秘魯尤其是重要目的地。華人到美洲的原因眾多,逃避太平天國戰
亂是其中之一;個別曾參與太平天國的人逃難海外,亦是情理之中。只是三萬太平軍集體
飄洋過海,卻又能再集中在一起重新戰鬥,連苦力貿易的經濟模式也不符合,運輸、物流
角度亦不可行,與秘魯建交的大清也不會無動於衷,並多次為秘魯苦力出頭。何況太平天
國崩潰於一八六四年,南美太平洋戰爭終結於一八八三年,假如沒戰鬥二十年的老兵還能
大敗秘魯軍,後者未免太窩囊。什麼「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做夢也沒想到,他提出的設想
,在中國沒有實現,却在異國他鄉開花結果了」等等,就明顯是藝術創作。
然而,華人苦力在秘魯確是生活嚴苛,和秘魯白人關係緊張,曾多次發起騷亂抗爭,這些
都是有歷史記載,例如可參考學者克萊頓(Lawrence Clayton)發表在History Today的
文章Chinese Indentured Labour in Peru。
到了秘魯、玻利維亞聯軍和智利作戰,也確實有約一千名華人苦力參軍,配合智利軍牽制
秘魯。只是根據一些西班牙語文獻記載,他們並非在前線作戰,只是擔任配合工作,包括
三百名協助運輸、二百名協助後勤、一百名照顧動物及五百名當工兵等。統領他們的也不
是什麼華人「太平軍將領」,而是傳奇智利將軍林奇(Patricio Lynch),他因曾參與鴉
片戰爭而略懂中文,被秘魯苦力稱為「紅髮王子」。至今智利海軍還有「林奇號」,曾與
中國聯合軍演,倒不失為兩國佳話。
其實,伊基克真的值得華文媒體介紹的,反而是當地的自由貿易區,它是南美貿易重鎮,
和兩岸三地都有貿易往來,被視為智利皮諾切特政權的德政之一。如果大家能發現伊基克
自貿區的商機,也許比到那裏尋找太平軍更符合現實。
沈旭暉 信報 2014年4月7日
作者: yoyodio (廢材毋需多言)   2014-04-08 09:32:00
傳言滿天飛,看來只能親身去一趟來個口術歷史證實惹
作者: Lxr (鍵盤李組長)   2014-04-08 10:15:00
伊基克真的值得華文媒體介紹的,反而是當地的自由貿易區+1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14-04-08 10:39:00
我就想說怎麼可能一整批3萬人送去南美。大清早抗議了。
作者: iiooiioou (愛幻想的O宅)   2014-04-08 11:23:00
不一定是「送」的 搞不好是人口販賣......官員也參一咖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4-04-08 13:17:00
整批送去容易暴亂吧...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14-04-08 22:15:00
這篇根本是自貿區護航文吧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