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沙烏地阿拉伯統一

作者: l81311i   2014-04-07 02:42:42
本來只是想查一下漢志哈希姆家族的資料
結果意外看到維基上被選為優良條目的
"沙烏地阿拉伯統一"
http://zh.wikipedia.org/wiki/沙烏地阿拉伯統一
看完之後覺得伊本·紹德(以下簡稱紹德)少康中興的故事太猛了
簡單跟大家快速瀏覽介紹一下
沙烏地阿拉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曾在1744年-1818年間存在的德拉伊耶酋長國
又稱內志第一王國
沙烏地與瓦哈比派緊密結合的歷史早在此時期就已開始
維基上是這樣描述的
"德拉伊耶酋長國,又稱內志第一王國。[1]1744年,伊瑪目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
哈布與沙烏地家族的王子,穆罕默德·本·沙烏地結成聯盟,在內志共同建立一個政教合
一的國家,以將阿拉伯半島內的各種伊斯蘭教教派全部統一成遜尼派為目標。"
此一政教合一的政權被顎圖曼土耳其視為嚴重威脅
最終在1811年雙方爆發戰爭 1818年亡國
但旋即沙烏地家族又建立了內志酋長國又稱內志第二王國
並在1824年奪回首都利亞德
跟第一內志王國相比維基上是這麼寫的"儘管內志酋長國的君主仍然保持著伊瑪目的頭銜,並且依然雇有瓦哈比派學者,內志酋長
國的宗教信仰熱情也較之前少,領土擴張規模也顯得小了許多。"
1836年沙烏地家族後來的死敵拉希德家族的傑貝勒沙馬爾酋長國建立
因首都位在利雅德西北的哈伊勒
拉希德與沙烏地是19世紀阿拉伯高原上的兩大政權
雙方拼個你死我活是理所當然的
1891年雙方在利雅得爆發穆雷達之戰哈伊勒大獲全勝佔領利雅得
沙烏地家族被驅逐出城內志第二王國也因此崩潰
這一年伊本·紹德15歲
紹德是內志酋長國的末代國王阿卜杜勒·拉赫曼的兒子
父子在亡國後先後流亡到巴林跟科威特
1901年紹德在獲得了科威特酋長的支持下率領兄弟們跟親屬開始活動
1902年1月紹德率領約40人乘夜潛入利雅得,斬殺拉希德家族委任的市長,奪回了利雅得。
隨即自稱利雅得埃米爾,重建了內志第三王國
1903年至1907年沙烏地跟拉希德家族圍繞蓋西姆地區的戰爭爆發
1903年紹德率領3500人與拉希德家族4000在迪拉姆發生戰鬥
紹德軍隊損失160人獲得勝利,而拉希德軍隊則損失250人
1904年紹德軍在只損失2人的情況下奪下一座名叫歐奈宰的城池
拉希德軍隊則損失超過370人
此戰驚動了哈希德家族的盟友鄂圖曼土耳其
在獲得了來自顎圖曼的補給支援後兩家族又爆發了比克利亞之戰及什那那之戰
兩戰均由沙烏地家族獲勝
1906年雙方又爆發穆罕納園之戰紹德軍10000人
對手是拉希德家族+蓋西姆當地酋長+顎圖曼援軍共12000人
結果是紹德軍損失35人而拉希德家族的國王與蓋西姆的酋長均戰死在此戰役
1907年拉希德與蓋西姆為了報仇再次結盟而爆發塔拉菲亞之戰
同樣的再度以12000對上10000人
也同樣的又輸給了沙烏地家族
1913年紹德軍隊與伊赫萬結盟進攻鄂圖曼控制的哈薩綠洲和蓋提夫地區
伊赫萬是阿拉伯半島上的一支遊牧的貝都因族群
雙方的合作關係感覺近似俄羅斯與哥薩克
哈薩地區很快的投降
紹德也因此改國名為內志與哈薩酋長國
一戰前夕英國控制著半島南部與東部
鄂圖曼則控制著西部與北部
1915年沙烏地與拉希德家族在扎拉布湖畔爆發衝突
這次拉希德家族總算贏了一次
這是一場鄂圖曼與英國之間的代理戰爭
但內志戰敗後英國就將目光放到了漢志地區的哈希姆家族
接著就是眾所皆知的"勞倫斯與阿拉伯大起義"
但整個大戰期間漢志與拉希德簽訂了和約把主力用來對付土耳其
而內志則持續與拉希德家作戰
大戰後土耳其蘇丹被廢
漢志國王馬上宣布自己是哈里發而被整個阿拉伯世界幹譙
1918年紹德要求漢志與內志重劃邊界
被拒後雙方在庫爾馬綠洲交火
當地酋長馬上倒戈到內志去
漢志軍與內志派出的伊赫萬交手
1919年漢志軍進佔距庫爾馬綠洲80英里的圖拉巴綠洲並大肆掠奪物資
伊赫萬再次出動,於5月25日至26日與漢志爆發大規模衝突
最終漢志軍幾乎全軍覆沒
後來在英國干預下以漢志割地結束雙方的第一次戰爭
1920到22年伊赫萬與科威特爆發了衝突
1921年少了靠山顎圖曼而逐漸衰弱的傑貝勒沙馬爾終於向內志投降
終結了近百年沙烏地與拉希德家族的恩怨
紹德花了20年的努力
從一個亡國的破落王子終於復國成功並滅亡了對手
同年伊赫萬突擊伊拉克的什葉派地區
1922年突襲外約旦但被英軍擊退
1924年因漢志不允許內志人去麥加朝聖雙方爆發戰爭
漢志國王因為貝爾福宣言而與英國鬧翻
紹德因此這次可以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全力進攻漢志
1925年底內志終於消滅了漢志王國
隔年紹德自立為內志與漢志國王,內志蘇丹國更名為內志與漢志王國
1927年起一直以來為內志充當馬前卒的伊赫萬持續襲擊伊拉克科威特與約旦地區
紹德與伊赫萬因此漸行漸遠
最終在1929年雙方決裂,3月29日雙方爆發薩比拉戰役,這是軍事史上最後一次使用駱駝兵的大規模作戰。
擁有機槍和現代化騎兵的內志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伊赫萬損失500人,而內志則損失了
200人。雙方對此戰的看法不同。內志方將此戰看作是統一沙烏地阿拉伯過程中一場必要
的公平對決;而伊赫萬方則稱此戰是一次屠殺、一次背叛,以及紹德王朝屈服於英國殖民
主義的象徵。
到1930年內志才算完全的平定了伊赫萬的叛亂
1932年9月23日內志與漢志王國改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宣告了沙烏地阿拉伯統一的結束
1938年該國石油資源的被發現
紹德則在1953年去世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4-04-07 09:19:00
推,但是有點亂看不太懂
作者: delavino (德拉.危怒)   2014-04-07 09:30:00
Push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經過完了)   2014-04-07 10:14:00
作者: yoyodio (廢材毋需多言)   2014-04-07 10:25:00
漢志家族好像跟今天的約旦王室是同家族關係?
作者: hit0123 (@@")   2014-04-07 10:30:00
一拍建國史詩 國父馬上就被偶像化 伊斯蘭不准許呀
作者: vt1009 (古雷)   2014-04-07 20:51:00
我有個問題為什麼打以色列好像不怎麼出力?除了禁賣石油這個大絕招外好像很少看見涉入以阿戰爭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4-04-07 22:48:00
刷維基也能M
作者: mackulkov (跳舞好啊)   2014-04-09 05:29:00
好奇把Sultanate改成Kingdom有什麼原因?層級應該相同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14-04-09 22:28:00
給六樓...出錢讓別人幫你打仗多輕鬆愉快,一直懷疑以阿留學生在美國對以阿戰爭態度的那個笑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