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學出現「休退潮」106學年已達百分之15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19-04-16 09:17:21
大學出現「休退潮」 比例106學年已達百分之15
記者 詹舒涵 / 攝影 顏睿陞 報導
2019/04/15 22:49
台灣大學太多的後遺症越來越多,像是這些年來不斷飆升的大學生休退潮,入學後無法完
成學業,反倒選擇休學或退學,從過去只有4%的比例,到了106學年度來到15%,專家就指
出,除了根本的大學過多之外,還有申請入學上路後,很多學生對於升學感到茫然,造成
入學後常常發生興趣不合的狀況。
龍華科大學生(大四):「他是說這樣子插,他會亂掉對不對。」
大四學生正在忙著幫機械手臂進行設定操作,面對即將畢業,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要把握時
間,讓大學文憑在未來有所價值。
大學生范同學:「其實現在大學生,不會擔心出去有沒有出路,但是都不知道出去要做什
麼,但如果我們是在(練習廠)這邊做的話,其實就是蠻安心的,因為出去之後這個一定會
有機會用到。」
記者詹舒涵:「就怕大學的學歷不值錢,根據教育部統計106學年度,所有大學生裡頭的
休退人數達到了14萬人,占所有學生的百分之15,也讓很多的學校開始未雨綢繆了,像是
我們來到這間科技大學,後方的是一個類產線的工廠,在去年十月底開張,讓學生可以實
際的動手做做看。」
要讓學生學的踏實,打造的產線,還能直接接下產業訂單,目前已經成功產製100萬片電
路板。
大學生:「現在可以看到上面就有一些電容,電桿電阻等元件在上面。」
講究產學合作的校園,時常吸引即將升學的國高中生特地前來參訪,但在少子化的影響下
,學校除了要拚招生,更必須讓孩子留下來,部分學校,也啟動防休退機制。
輔導老師VS.學生:「那我可不可以問一下,就是說你現在,為什麼會想要提出休退學的
這個想法。」
模擬學生諮詢,針對興趣不合提供學生轉系輔導,如果是經濟因素,學校也提供工讀機會
,讓孩子能夠有點收入補貼。
龍華科大教務長陳元和:「我們的(各系)缺額都開放申請,所以我們只要學生說他,志趣
不合他希望去讀我們學校,其他的系我們都優先安排媒合,這樣的話這個數據就可以,大
大的降低(休退)比例。」
給予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來完成四年的大學學業,這樣的防休退機制,在各個學校也都有
不同應對政策,以設計學院聞名的實踐,校方表示現在學習管道多元,招生的競爭可能來
自國外,所以學校也積極提供國際交流。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我們(國際)姊妹學校大概有兩百所,那又有很多出國留學讀雙學
位的那種機會,我相信學生他對在學的生活很適應,他也就不會輕易的休學或退學。」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85年提出來之後,然後就是86、87就開始推行,推行了以
後(休退)就開始一路上升。」
關心台灣大學狀況的國教盟理事長指出台灣大學生休退率數據,從民國87學年度的百分之
4左右一路飆升,到98學年度再度出現大幅上揚,這時候已經來到11%,直到最近的106學
年度,百分之15,而83學年到85學年,國內教改。86到89學年,開始推動廣設大學。而最
近的飆升,就是97到98學年申請入學上路,說好的適性入學,卻讓升學好茫然。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其實學測本身就是一個,學術能力的一個測驗那當你,鑑
別度把他越來越低的時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就是,如果你沒有做好適性探索,跟適性輔
導那學生就在倉促之中,做了這個(升學)決定。」
想讓孩子掌握適合方向卻沒有做好,適當的評定標準,尤其升學制度一改再改,胡裡胡塗
下,不少家長選擇讓孩子先入學再說,後面再來休退,專家建議大家應該重拾職人精神,
建立完善證照制度。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應該)建立一個很好的證照檢定制度,這樣的話產業界可
能就比較看這個,而不是看這個學歷了。」
大學之門多又廣,在人人有書念的年代,急需的不是大學文憑,而是真正的一技之長,別
再讓升學路,成了迷途之路。
https://news.tvbs.com.tw/life/111620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