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創新良師的奉獻與悲劇

作者: honkwun (反皮草 拒絕血腥時尚)   2016-11-23 22:09:48
http://tinyurl.com/haqw5zf
東方報  一位創新良師的奉獻與悲劇
教育向來是民眾關切的議題之一,教學現場的變化,也牽動著許多人的學習甘苦,例如日
前台中教育局長為了解公開觀課問題,表明將親自投入現場授課,便引起輿論的注目;當
然,除了身先士卒的教育首長之外,每一位在教育現場奮鬥的老師,更是百年樹人的主角
,值得我們敬佩。
其中,由於國英數理等「主科」,原本就受重視,鑽研教學者不在少數,至於音樂、美術
等所謂的「副科」,不但少被聞問,甚至在親師默契之間慘遭借課挪用;所幸,仍有第一
線老師孜孜不倦地努力,冀望同學能在沉重的升學壓力之際,寓教於樂,於感官與智識皆
有增長。
台北市中山國中音樂科老師蕭曉玲,早在2007年1月,便因活潑的教學內容,與班上同學
一起接受媒體訪問(見報導「音樂課唱流行歌 抒解課業壓力」);她曾活用一綱多本(
可選擇不同版本的教科書)的特性,「依學生程度,挑選出適合的課本,例如,某些歌曲
音調太高學生唱不上去,或者樂理太困難,就可考慮使用別本。」(見「一綱幾本?老師
有話要說」)
蕭曉玲老師不但挑選適合同學的版本,在補充教材的運用上更是用心。為介紹青少年感到
陌生的西洋古典音樂,她選用獲獎無數的公視影片「古典魔力客」,拉近同學和古典音樂
大師的距離;由於舞蹈是青少年熱愛的活動,她選用有大量音樂舞蹈,融合美國不同年代
經典流行音樂的卡通「快樂腳」,並補充該劇的族群意義,讓同學了解,音樂從來不只是
音樂。
除了在古典與流行樂之間穿梭,選用補充教材,蕭曉玲老師也曾向外部劇團取經;「去過
綠光劇團一遭後,會至少有個概念,知道怎麼分工;當老師在課堂上給同學一個平台去發
揮,你會感覺到,青少年的活力往有意義的地方發展。」「(向唐美雲)學習唱腔唱詞、
工尺譜、南北管等,感受優美的河洛話。知道她如何把傳統的表演技藝做改良,這對於時
常在課堂上介紹藝術的老師,是非常有幫助的。」(見教學百寶箱 外部資源對教學的幫
助與收穫/台北市教師會新好教師)
網路時代,學生和知識的距離變得僅有一指之遙,部份教師或許感到無所適從,蕭曉玲老
師卻能擅用時事,借力使力地運用於教學之中,「電影海角七號流行的時候,我播放介紹
舒伯特的影片(公視古典魔力客),告訴學生電影中的朗朗上口的『野玫瑰』,正是他的
曲子。」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教師身處媒體琳瑯滿目的時代,是危機,也是良機。
遺憾的是,蕭曉玲老師的教學生命,在2007年底,嘎然而止;當時她為了堅持一綱多本的
理念,狀告台北市長之後,隨即遭學校惡性解聘。10年過去,這些可以由劇團、傳統戲曲
老師作證的教學佳話,無人聞問,而部份議員言之鑿鑿的片面指控,於媒體網路散播蔓延
;且蕭曉玲三字,淪為部份網友口中的壞老師代名詞,並落得和性侵狼師並列的解聘下場
…。
「我一直覺得,舞蹈應該跟音樂並重,給同學更多空間跳舞,而不是在地下街的角落。現
在的青少年很好動,需要出口,我時常把音樂教室借給學生當舞蹈教室,讓他們紓發壓力
。我甚至想過,請舞蹈老師到學校給他們上課。」儘管蕭曉玲的教學夢想還有這些那些,
但政治無情、現實艱難,到目前只餘了遍地的夢碎心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