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採、製茶過程,避免澀感的方法

作者: jiouje (JioUje)   2020-09-29 17:30:03
結論:太綠、走水、茶園管理
現在每年處理上萬斤高山茶,配合三四十位茶農,製茶只能說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是我走
訪上百家茶廠的心得。
松柏嶺茶葉就是綠綠綠是做「數量」而不是做「精緻」,大部分茶廠一天茶乾上千斤,製
程都在趕時間 室外萎凋 浪菁都大概而已,台灣市場也在變化導致現在茶路綠綠綠,茶廠
不敢做發酵怕失敗怕紅,客人看到茶水稍微偏紅就幹幹叫。
為什麼嫩採的茶會容易澀?
嫩茶茶菁走水非常困難,因為嫩菁的葉子耐受度低 很容易紅,翻成白話就是在室外萎凋
曬菁時不能曬太久,不曬久裏面水份沒走乾淨導致苦澀,嫩菁只有真正的神人才會做
大部分茶廠都不喜歡嫩採因為失敗率非常非常高,合作有一間我認為最會製茶的茶廠都很
嫩採,茶因為嫩非常香 喝起來甜回甘足。
※ 引述《heavybird (重鳥)》之銘言:
: ※ 引述《chuan780920 (元太)》之銘言:
: : Hi 又是我,希望我半途出師近10年的經驗能幫助您,如果小弟論述有誤也拜託鞭小
力?
: : 點。
: : 首先要先對澀感做一個簡單認知:
: : 1.茶會有澀感主要來自茶多酚。
: : 2.茶多酚會因為茶葉成熟度增加而遞減。
: : 3.茶多酚會因為氧化程度增加而遞減。
: : 4.茶多酚釋出與水溫溫度有正相關。
: : 一般客人不會有這種認知,也不會去記這些東西,所以我們高山茶的部分只能盡量找

: : 不要太嫩,發酵度做足一點或萎凋做足一點的茶,然後請客人自己泡不要泡太高溫,

: : 很難就是了。
: : 至於在製程中哪些環節,我的看法是:
: : 1.採摘不要太嫩(但機採要如何界定我就不知道了)
: : 2.萎凋做足,水走透一點。
: : 3.發酵度做足,如果本來走生路的,試試看走生酵的方式。
: : 以上簡單的粗略論述,如有說錯還請指教。
: : 小弟茶行在台北,如果您要台中不錯的茶行私訊我,我可以介紹給您。
: : 補:還有季節氣候溫度也會影響茶多酚,我猜會有人說,我就不說了。
: 其實只有一點,就是茶葉在萎凋製程能走水,就不會澀。
: 為什麼嫩採的茶會容易澀,就是在萎凋的製程中,機械強度不夠的組織已不耐走水,使

: 葉片無法再透過蒸散作用把葉子內的水拉出去,葉組織內液胞水分拉的不夠多,濃縮不

: 所以攪拌製程無法將各細胞內茶多酚均勻且充分的氧化,所以會澀。
: 萎凋做足其實就是青茶類製茶過程,最大的學問。什麼叫做"足"?每個師傅有每個師傅

: 眉角,但最直觀的說法是,在不傷害葉片保衛細胞的情況下,拉走維管束內足夠多的水

: 創造"走水"的空間。
: 其實,只要水可以在葉片裡面"走",PPO(多酚氧化酶)就會作用,多元酚、兒茶素就

: 被氧化,就不會澀。
: 如果在走水這個階段茶葉沒有充分走水,即使充足的大浪渥堆發酵,讓POD(過氧化酶

: 作用,茶葉還是容易菁澀,味道的頻譜容易分布在好幾段,形成所謂的"雜味",或者味
: 道容易吸附在維管束水中,形成所謂的"悶味"(香氣不揚)
: 松柏嶺機剪四季春,如果可以剪午菜、不要下重肥、成熟採,製茶時可以不受傷,基本

: 是無敵的茶類,又香、又甘、高CP值,但願意這樣做的廠家真的很少,畢竟產量還是決

: 成本,一斤四季春多賣你兩百塊,客人就哀哀叫了,要能喝得懂的客人也不多,重點是

: 要這樣製茶,體力會是一大考驗,最後就..恩,什麼樣的成本做什麼樣的茶。
: 類似的問題其實可以再延伸壓,例如:老葉茶要怎麼做才不會澀、綠茶要怎麼做才不會

: 、紅茶的澀和青茶的澀到底是一樣還是不一樣、生普為什麼很澀、早期老樹茶為什麼那

: 澀、有質的澀跟做不好積水澀怎麼分辨,單個澀就學不完了。
: 以上製茶這幾年聽各方老師說明後,自己的小小心得總結,供參。
作者: elpam (Absolute Purity)   2020-09-29 17:46:00
....竟然這樣。幹嘛去擠量產的茶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20-09-29 18:40:00
客群不知道是怎麼養出來的
作者: chuan780920 (元太)   2020-09-29 19:26:00
好想認識你說的茶廠
作者: r7544007 (007)   2020-09-30 09:44:00
原來嫩菁只有真正的神人才會做 推
作者: elpam (Absolute Purity)   2020-09-30 14:09:00
.....結論太快了
作者: hondoga03 (入墨三分)   2020-10-13 19:54:00
在大車路嗎? 還是南田那邊?
作者: aikun (愛睏)   2020-10-25 16:42:00
製茶的過程才是難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