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採、製茶過程,避免澀感的方法

作者: chuan780920 (元太)   2020-09-25 11:57:21
※ 引述《minings (minings)》之銘言:
: 最近在找可信賴的茶農,
: 或是認識的朋友,
: 要找台灣採,台灣製的茶。
: 剛好一個蠻聊的來的朋友,
: 他在松柏嶺有三分地自己種的茶,
: 喝過後,
: 我覺得的缺點只有澀,
: 其他的優點蠻多的,
: 比如我沖泡量是平常的兩倍,
: 我喝了心臟不會痛,不會亢奮,
: 腸胃沒事,
: 會回甘生津,還能稍微化痰,
: 茶葉大小跟鹿谷比賽茶差不多大小。
: 很好奇的想探討,
: 在製茶的幾個環節裡:
: 採茶,製茶過程,
: 避免了哪些環節,可以盡量減少澀感呢,
: 謝謝。
: 版上各種不同角度的分析,我都很喜歡。
: 如果剛好有舊台中市區的茶葉專業,
: 能否稍微喊聲一下,
: 謝謝。
:
作者: adrian84216 (龜先生)   2020-09-25 12:48:00
帥哥你用詞越來越精準了耶XD即使機採也是一樣啊,嫩芽/嫩葉比上成熟葉的比例種植環境氣溫越高、日照時間越長,多酚比例會下降啊 是上升XD打錯
作者: LieFang (冽芳)   2020-09-25 16:33:00
結果還是說了(?
作者: king13723 (怒風的子嗣/老K)   2020-09-26 00:31:00
很有條理,讚134無誤,2有相關Paper可供參考嗎,最近剛好在研究這個,謝
作者: adrian84216 (龜先生)   2020-09-26 01:21:00
==樓上沒上茶葉生物化學嗎?
作者: bluejames (阿九)   2020-09-26 01:31:00
襪尻 博學多聞的剩文竟然當乞丐了問問兩岸各大教授是在開玩笑?
作者: louis31684 (佐藤)   2020-09-26 12:11:00
回k,你可以參考這篇看看,雖然我也是上谷歌隨便找到的,但結果看起來茶多酚確實是隨葉齡增加而降低,且與呼吸作用速率、可溶醣含量有特別顯著的負相關。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81942816302480不過這個研究材料選擇夏秋摘的龍井43,可能冬天或春天又有不一樣的結果也說不定
作者: kasegawa (S)   2020-09-26 12:28:00
推認知~但採摘太嫩有時候連手採也不容易控管,畢竟採茶工以量計價,還有可能採摘到太老的,現在移工還會挑茶園,真的是不容易控管且要多點經驗去看了~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20-09-26 12:32:00
錢給的跟他們採大量的一樣就可以要求嫰度但採嫰需要練習就是
作者: bluejames (阿九)   2020-09-26 13:20:00
採嫩跟嫩採 應該是不太一樣的概念像a大說的用平均成熟度去看應比較符合普遍實務
作者: kasegawa (S)   2020-09-26 13:59:00
是呀可以要求,但移工都還是會有偷雞心態,所以都要旁邊盯著看,但大量倒下去時也要眼睛夠利去抓~
作者: king13723 (怒風的子嗣/老K)   2020-09-26 21:11:00
回12樓,謝謝提供回24,對兩者不同意思嫩採,冬>春,還沒長開就採;通常用於綠茶居多。特別明前龍井,為了搶早,常見魚葉(春茶新梢基部)明顯而採嫩,一般指的是採比較嫩(比如:一心三vs一心二)就茶論茶,相互交流;Bluejames就來鬧的我看清了。不理他就好。另外補充:1.溫度(正)和海拔(反)對多酚也有顯著影響2.品種也有顯著影響,特別大小葉種一般來說小葉種會比大葉種含量來得少(同樣製程之下)不同品種來說,像是紫牙山茶,就是多酚、花青素特多種正因如此,大多紫牙山茶都做紅茶。
作者: purplemind (purplemind)   2020-09-27 12:45:00
給文主按讚,愛茶的人應是典雅的(自誇一下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20-09-27 13:21:00
愛茶的人都很機車難搞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20-09-27 14:09:00
推 41樓
作者: joyfulfox (joyful)   2020-09-30 00:35:00
以我製茶的經驗,也是跟文主一樣的想法,還有就是採茶製茶的一個重點 均勻
作者: beyonder (Non,je ne regrette rien)   2020-11-15 01:33:00
Zzzzzzz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