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台灣人不關心本土語言的存亡

作者: jungleliver (ian)   2014-10-15 02:12:23
我的父親不會講母語,甚至我的阿公也不會講母語。
“好像我阿公跟他姊姊會講客家話…”父親說。
作為詔安客家人,或是所謂的福佬客,語言傳承中斷是個將近百年的故事,有一次父親去
福建詔安,探望沒過黑水溝,還在種橘子的雙廖族人,滿口客家話,一句也聽不懂。
小弟十分支持本土語言,或稱在地語言振興,無論是愛中國,愛台灣,愛此岸,愛彼岸,
語言作為語言本身本來就值得學習,更值得振興,無論是振興愛爾蘭語,振興詔安客家語
,振興八重山語,在我看來,都是件美好的事情。
但是幾百年來從歐洲傳來的國族主義並不支持這樣的想法。
法國大革命後許多上位者認為統一語言可以讓教育普及,實現真正的平等,因此強行推廣
法語。而後來演變成打壓境內Occitan、巴斯克語與布列塔尼亞語。至今這些語言都沒有
真正的法律地位,因為法國憲法稱:”共和國的語言為法語,”
英國人讓講威爾斯話的小孩戴狗牌,美國人讓印地安小孩吃肥皂,以處罰他們講不潔的母
語。而北歐幾個目前最講究人權的國家在百年前也是把薩米人小孩從親人身旁帶走,從小
”文明化”。
更不用說日本人對待愛奴語、琉球諸語了,方言札是不可少的。
但是過去認為統一語言可以保證國家完整的想法受到挑戰,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均使用可
互通的Hindi,Urdu,促使他們分家的顯然是宗教因素。
除了公權力介入,推行通用語言以外,有論者以為語言消亡和語言的功能也很有關係。語
言就像社群網路,越多人用就越好用。一個學校有詔安客家語課程和日文課,坦白說,我
會有點猶豫,究竟是讓我的小孩學一個連我都不會講的母語還是一個有實用價值的語言?
但是誠如以上諸位先進所講的,語言是文化載體,作為南島文化發源的台灣,作為古風濃
厚的閩語、客語的保留區,難道不應該保存這麼多元的語言嗎?目前暫時不討論外省族群
的語言,雖然他們是在台灣最早消失的母語(施正鋒語),但目前語言振興討論仍以福爾摩
沙原住民語,巴丹族語,台灣閩南語,客語各腔調和閩東語為主。光這些也夠忙的了。
在語言界,現代希伯來語是語言復興成功的典範,愛爾蘭語則是完美的反例。小弟對兩種
語言目前都無接觸,無法舉例。
但筆者學過一年巴斯克語,覺得可以作為台灣語言復興借鏡。
作為最古老的歐洲語言(但非印歐語言),巴斯克語在佛朗哥執政時期受到重創。不過西班
牙民主化後巴斯克語漸漸復甦,但馬上面對一個問題,這麼多種巴斯克語,有的甚至難以
互通,到底要學哪一種?
也因此目前推廣的是標準巴斯克語(Euskara Batua),語言標準化是語言推廣的必要之惡
,但是求同存異也是重要的多元價值。在自治區出版的文法中可以看到官方盡量收錄各種
方言區用法,豐富這個語言。目前在西班牙,各自治區的公務員必須有該自治區語言的高
級檢定(C2)合格,使得辦公,而在西班牙巴斯克(País Vasco ),有61%的義務教育是
以巴斯克語進行教學(包含理科),西班牙語只作為語言課程的一種。
又以人權不彰的大陸西藏、內蒙為例,民族語言授課可以上到高中;這是共產黨建國之初
”去漢族中心主義”的政策遺跡,但弔詭的是,在民族語言獲得國家資助的同時,南方各
種漢語卻被識別為方言,而不予資助,演變成”講普通話,做文明人”。當然這有其歷史
,從晚清學日本開始發展”國音”,想以”京城聲口統一天下”,又經歷五四運動成功將
北方漢語書面化,南方諸漢語除少數教會文獻、戲曲劇本以外仍停留在文言分離的狀態,
自此語言也相對劣勢,再加上國府共黨對漢語語言政策均有志一同,自然雪上加霜。
事以致此,如何復興?
在台灣話要叫閩南話福佬話台灣閩南話還是甚麼話才公平的討論方興未艾之際,作為一
個不會講詔安客家話的詔安客家人,想提出幾個粗淺的想法。
小弟以為,不妨透過NGO的方式開辦講習,讓不會講母語的成人重拾母語,並推廣書寫方
式。大陸東北有許多滿語NGO開辦滿語講習班,日本愛奴語也有類似機構。
擴大舉辦語言巢,讓幼兒進行沉浸式學習,目前幾個原住民語言已經開始興辦,略有成效

開辦母語、族語中學,以該語言教學理科,讓語言不只存在於戲曲傳說中,也可以和現代
科學接軌。
學習港人”粵教中”,鼓勵”閩教中”、”客教中”,唐詩宋詞乃至古文完全可以用閩語
客語唸,乙未割台前的台灣人也是用孔子白這麼念得。當然應取消聯考中以官話為主的讀
音考題。
理想狀況,未來可以以縣市為單位訂定官方語言,讓語言有法律地位。
最後可以使台灣成為世界閩南語、客家語的中心,造福同是講這個語言的人,也讓台灣的
瑰寶,原住民諸語重燃生機,讓台灣成為世界南島語學者想住一輩子的地方。筆者在學時
偶然知道有個學弟是賽德克族德克搭雅族人,請他念了幾句教育部頒布的教材,雖然完全
聽不懂,但是十分感動。
希望未來有一天,當筆者有機會去仁愛鄉衛生所短期服務時,會被要求提出德克搭雅語及
都達語能力證明,以利和當地人溝通。那將會是件多麼美妙的負擔。
也希望將來講福建話的馬來西亞華人會樂於選擇台灣作為念書去處,因為這裡聽得到家
鄉話。(此處無意細究台語以及福建閩南語何者較為道地,若亞塞拜然人喜讀土耳其中學,
斯洛伐克人好讀查理士大學,台灣自由民主,若又作為閩文化中心,此情況或許也非不
可能。)
作者: saram (saram)   2014-10-15 02:41:00
馬來華人也許去福建讀大學更佳,那裡福建話更道地.:)
作者: brickhead (brickhead)   2014-10-15 02:43:00
馬來西亞語言複雜,也不是說講福建話的人就能說的比較好
作者: saram (saram)   2014-10-15 02:43:00
開玩笑. 談到唐詩宋詞的讀音,用閩南語一樣也讀不接近,你沒對中古音的考據理解,現在的閩南語是現代漢語並非中古漢語.再說,中古時期中國各地的漢語也不盡相同,韻書是一種泛標準
作者: jungleliver (ian)   2014-10-15 02:47:00
呃,我應該沒有說台語是中古漢語,我只是說可以用台
作者: saram (saram)   2014-10-15 02:47:00
一種為了科考而規範的押韻準則,他並不是一種標準語.
作者: jjXie (SY)   2014-10-15 02:48:00
推這篇
作者: saram (saram)   2014-10-15 02:49:00
到了清代詩人們還用平水詩韻,明明就是不合語音,讀起來不對韻, 但是大家還是不能不依它.這樣好處是,全中國的詩作都有一個標準.(好像跟李白或蘇東坡在對談?)那時候普遍的讀書人都默認方言的事實,但詩文是視覺(文字)
作者: jungleliver (ian)   2014-10-15 02:53:00
感謝你的評論:)不過我想我的重點只是讓閩語重回課堂
作者: saram (saram)   2014-10-15 02:54:00
溝通為主,語音溝通其次, 當時沒電話,遠地溝通只有書信爾.
作者: jungleliver (ian)   2014-10-15 02:55:00
我想唐詩宋詞只是例子,他能用官話念,也能用閩語念如此而已。至於中古漢語是怎麼樣,我是不瞭解。。
作者: saram (saram)   2014-10-15 08:14:00
再談一個現實問題. 我們現今非科舉時代,我們考試只考筆試連外文檢定都不如, 誰在乎你讀詩聲韻對不對.學生在乎的是考試成績要贏過別人,不是能說三種方言.不知你所謂官話是甚麼? 是傳統稱"國語"嗎?不管官話也罷閩南語也罷,當你讀的時候用的是文讀,那也是漢語.是現代漢語音,模擬古語而已. 那也不是現代人講的白話,我們也不可能用這種文言體來交談. 講究這種讀法的詩社老師, 他們模擬古人的文雅一面,可以理解. 但從古自今,喜歡這種藝術的人總占少數, 對於傳統古文,一般 學生是能躲就躲.站在一個少年人的看,學校課業沉重,要不是中文分數比重高,才沒人要背一生用不著的古文.中文之難難於上青天,能理解兩千字又能發音正確者寥寥無幾.哪個政客或社團要求加入客家與閩南語文讀到教科書中,只會讓學生更為難的.說到閩南語到今天沒有一個完整的字音對照字典,許多音根本沒有字或無法確定哪個字正確,包括那些所謂台語專家都沒把握,不知道如何教台文?母語繼承,原本在家裡,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你們福佬客,在城市裡混居而丟失母語,你認為跟教育部有關嗎?教育部應該追查每個學生的血源,強制他讀祖宗的語言?那些福州人後代怎麼辦? 自辦補習班?如果你認為各人自由決定, 那麼我敢說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會繼續上國語課(這不是現在學生母語嗎),省事.母語的養成是強迫的,孩子無法決定.唯一能強迫的是幼兒的父母及其生養環境,這是個家庭自由政府無法管的就算獨裁政府也管不到.人的一生可能也可以學許多種語言,如台灣東部原住民,但是第二語言是家庭以外制約養成,而母語是自己人制約的.如果你關心的是母語而非第二語言,那麼你最好扮演上帝角色才能達到.
作者: sitifan   2014-10-15 12:25:00
chhui
作者: MnO4 ( )   2014-10-15 13:32:00
Gi-an~~
作者: jungleliver (ian)   2014-10-15 16:54:00
不知saram閣下講的國語是台灣哪個時期的國語?是清代的滿語?日本時代的日語還是現在的北方漢語?若要講實際面那乾脆學英語好了。小弟不打算說服您甚麼,您的論點也無法說服我,我想回應是多餘的。至於福佬客的語言問題,我是認為教育部有責任振興。而福佬客自己也有責任意識到這個問題。
作者: Tiunn (guesswho)   2014-10-15 18:08:00
希伯來語語言復興成功是神蹟,無法模仿。我學過古典和現代希伯來語兩年以上
作者: saram (saram)   2014-10-15 19:38:00
假若台灣像新加坡那樣的獨裁體制,那麼推行單一強勢語哪怕是外來的英語,都無問題.以色列人祖先本用希伯來文,而且從未斷絕如拉丁文.但是民主國家要尊重每一個人的權力,包括家庭語言在內,除非發自內心的意願,否則只靠個衰弱的教育部是改變不了甚麼.今天正在(進行中)的母語教育都在私密的家裡,進行這"陰謀"的人絕大多數是會說台語的大人,你能體會他的心意?他們就像福佬客的第一二代祖,就像清朝的平埔人,他們意識清楚自己正在幹甚麼事情.台灣的語言體質大轉變就在這二三十年,你能做的僅是當見證人,如此而已.我認為原po應該有個寬容之心,你的遺憾必非他人的遺憾,你的理想對大多數人而言,並非理想.
作者: jungleliver (ian)   2014-10-15 20:03:00
坦白說我本來不太懂閣下要表達甚麼,但看了閣下之前的文章,一切都明瞭有脈絡了。閣下誤讀他人文章不是第一次....
作者: KAOKAOKAO (鬼斗)   2014-10-15 21:09:00
推 令人感動的願景
作者: leader81 (疾風)   2014-10-16 06:58:00
的確不是第一次 畢竟每個人立場不同 茶~www
作者: Yokita (黝其塔)   2014-10-16 14:25:00
有人看錯重點,而且提A答B還能講這麼多......例如原PO提到,唐宋詩詞古文可用台語、客語來吟誦,也可以當作教學語言,而不只是口語語言,一點都沒錯。這篇又沒說台語就是中古漢語及等同古音韻這類的迷失謬論。承如saram所勸,要別人有個寬容之心,希望你我都有寬容之心別人理想不是你的理想時,怎麼推文看來,你就不願寬容了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14-10-18 19:36:00
推這篇。又,光是一篇的推文,就足以讓人認識一個人
作者: goldenblue   2014-10-30 02:08:00
長知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