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討論] 真的「台語人人會說」嗎?

作者: Tiunn (guesswho)   2014-10-12 16:47:08
※ [本文轉錄自 PublicIssue 看板 #1KEa04Ap ]
作者: Tiunn (guesswho) 看板: PublicIssue
標題: [討論] 真的「台語人人會說」嗎?
時間: Sun Oct 12 16:46:54 2014
由於百年來「國語政策」獨尊單一官方語言,台灣本土的母語凋零。前客家委員會主委葉
菊蘭描述得傳神而又令人憂心:「原住民語是在加護病房,客語是在急診,閩南語是掛號
中」。
自從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以來,政治人物為了吸納全島性的選票,競相在選舉造勢之場合
摻雜本土的三個語言,特別是過去在學校無緣學習的外省候選人。這樣的工具性考量,其
實是可以做正面的詮釋,也就是委婉地承認過去語言教育政策的暴虐。
近年來,儘管母語以鄉土語言進入學校,其教學仍然是聊備一格,不論是從時數、師資、
教材、時段、或是教室,大體是被視為雞肋。小媳婦般的母語,除了要遭到所謂「國語」
的文化霸權壓制,更要面對時髦的英語教學排擠;多數的校長陽奉陰違,老師當然應付了
事。
不少為政者似乎有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認為母語教學是家庭的責任、國家沒有必要介入
。問題是,專業的老師自己都講不好了,更何況是父母?其實,語言復振的準備工作至少
涉及標準化、以及辭典編纂等艱鉅的工作,工程浩大,並非單靠社會力量可為,更不用說
進一步的教學、以及創作等事工。
真正的多元文化主義不能只是口惠,否則,聽任民間放牛吃草,就是自生自滅。因此,國
家必須有具體的作為,要老老實實地告訴選民,到底把算採取何種方案、在多少年內、以
及花多少的經費,來達到復育的目標。也唯有如此,過去因為在學校「講方言」而被老師
掛狗牌的集體經驗,才不會一再被政客動員。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鑒於當前小學母語教育師資良莠不齊,經過專家學者們的規劃,在
年度預算編列四千萬元,希望能刻期著手任教老師的認證。然而,在大家忙著準備過農曆
年之前,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揮刀全數砍掉預算,令人扼腕不已。
對於客家話、原住民族語來說,至少還有客委會、以及原民會來關照;至於閩南語,就只
能拖屎連(自求多福)了。據說,主事的立委認為然大家都會說,也就免了。然而,語言
能力不外聽說讀寫,不是演講台上的問候語、或是電視上一兩句可以充數。
近年來,關心閩南語的人都注意到,受到北京話的影響,年輕一代的逐漸喪失g、以及鼻
音ng。譬如稱讚小孩子為「gau」(很行),卻訛稱為「kau」(猴仔);或是在講「guei
娘」(月亮)之際,乾脆去掉g音,發音為「uei娘」(畫娘?)。講好聽一點,叫作「臭
奶呆」(乳臭未乾),然而,即使是簡單的生活語言都走板荒腔,令人欲哭無淚。
如果說,日理萬機的馬英九總統,都可以透過家教而客家話朗朗上口,那麼,人口約佔百
分之七十的福佬人,至少也應該有權利在學校學習閩南語的正確發音。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4-10-12 22:19:00
可以參考法國先例,中央集權國家很難落實族群平等族群文化需要充分自治權來落實,臺灣也是中央集權,難形成族群意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