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郭台銘:台灣優勢僅剩一年半

作者: gk1329   2014-11-18 09:30:03
其實小弟覺得
大家不要吵了
郭董在大陸資本有多大
大家不是不知道
中共小心眼大家也知道
選前不表態的話
日後怎麼在對岸大聲說話
吵這個沒什麼必要
商人的話
大家隨便聽聽就好了
另外之前也有提過
那些大老闆最想做的
其實是金融開放
金融開放可以輕易的
拿台灣低成本的借貸
去大陸錢滾錢
大陸最普通的定存就快5%利息
台灣房貸借款才2%
槓桿開下去
去大陸滾錢才是暴利
台灣還可以賺房屋上漲的錢
兩頭賺
頂新就是最好的例子
開放後資金限制少
才好搬錢
政治是要為眾人服務
不是為經濟服務
經濟再好
都在有錢人或權貴手上
對百姓也沒用
※ 引述《Ivanov (Visca Catalunya)》之銘言:
: 我想最大的爭議點在於 郭董說了一句 "政治要為經濟服務"讓大家多有討論
: 其實這句話還滿有趣的
: 先說股票有關的 日本央行一直貶值的時候 信越化工的大頭就出來說話
: (我忘了是不是金川千尋)就出來說 老子從來不靠政府做生意
: 我剛剛查了一下TYO:4063 信越的股價跟日美匯率間還真的關連很小
: 日本有一群企業家就是認為政府要干預我就往外跑 往市場跑 把產品做好就好
: 所以就會出現政治經濟無關論
: 1.) 政治,哪個政治?
: 台灣不少朋友 大家通常對於"政治"認為是單一體的概念
: 不管是央行 行政院 立法院 財政部 金管會
: 很多人混再一起談好像通通都是政治
: 但其實每個單位各司其職 功能不一樣
: 到底哪個單位應該要為"經濟"服務?
: 以匯率問題來說:
: http://tinyurl.com/n8m2h3f <=詳細內容大家可以看一下許嘉棟先生的文章
: 台灣到了1978年才是管理浮動匯率 1978年以前都是固定匯率
: 1974-1983 基本上台幣不管是在固定匯率或者是"管理浮動"的狀況下 都在36-40塊之譜
: 1984之後被施壓要升值 再加上開放管理浮動 從40塊 一路升到25-26左右
: 這樣算不算"政治"為經濟服務?
: 鴻海,wiki上面查到的是1974年成立 1982年改名為鴻海精密 1985年到美國成立子公司
: 整體來說 是不是有被"服務"到?
: 台積電成立於 1987年 到1994年前都大概在26上下波動
: 1994-2001是台幣貶值貶最兇的一段時間
: 這樣算有沒有被服務到?
: 兩者有沒有被服務到 被服務到多少 其實很難說
: 不過鴻海成立的前10年 市場是沒有啥參與度的 反正政府說了算
: 所以40塊對一美元到底是不是刻意操縱? 低估多少? 恐怕大家也很難估計
: 一開放五年內 (1988年)就衝上26? 可以感受當初大概低估多少
: 然而1978年以後 台灣的外匯市場已經是較為多方參與的市場
: 央行要單手操作還是可能 然而要考慮的層面也更多
: 說要單純用外匯要"服務"廠商 越來越不可能
: 換句話說 廠商越來越要自己爭取獲利空間
: 上面還只有講到央行
: 行政部門上:
: 財政部是否要修改有利的稅務方案? 環保署要不要幫忙處理環評? 金管會要不要護盤?
: 政府還有其他部門:
: 立法部門還要不要監督 ? 司法部門還要不要審議?
: 2.) 誰的經濟?
: 政治能不能再"單單"只為經濟服務? 恐怕要問的就是誰的經濟
: 雖說彭淮南的話有時候說說就好 但是他就曾提到為了國內油價 為了機車族
: 不能單方面貶值 至少出來耍耍嘴皮子
: 給大家個觀念政策影響的不僅僅是企業 還有沒有持有企業的人
: 日元貶值的問題最大的反對聲浪就是國內經濟
: 資本家可以走得開 一些高級技術人員可能隨著資本家走
: 但是一般人怎麼辦? 得忍受高油價 高物價 負利率
: 在很多國外金融媒體上的日本專區都有討論
: 所以 到底是為誰的經濟服務?
: 3.) 服務還是綁手綁腳?
: 說到為誰的經濟服務 如果不說一般老百姓 說回來新創公司
: 從朋友那邊聽來的故事 還有一些媒體就可以查得到的文章
: 就發現政治對於新創是綁手綁腳
: 一說這個不可行 二把這個推到不同的部會去 三是卡到可能哪個團體的好處又不能做
: 有些突破性的新創友人就往外跑了
: 所以政治為經濟服務?
: 可能為了目前已在市場中的人服務 保有地位(?)
: 可能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服務 就相互推拖
: 那麼既然政府這個整體不知道經濟怎麼運作 服務了還只有服務了特定的一群
: 那為什麼大家還要政府為經濟服務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