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的資訊部門裡,不會覺得政府人員總是在談那些高大上的管理框架嗎(ISO、CMMI),我做了三年多政府核心系統,面對到的都是這些談管理、談框架,方法論很多,但實際上卻是缺發真正實務經驗,嗯,或許我接觸的人太少(勘誤:缺乏)我也不認為政府有必要搞一個單位專門做軟體,本財法就是了,政府專案接得比別人多,但事實上,愛談那類龐大的軟工框架,實踐起來卻欲振乏力。或許政府可以朝向開放、透明式的專案管理模式。例如一個行政院若今年有 10 個專案,則有一個類似 github(或 gitlab) 的總平台,可以提供每一個專案的開發、分析、測試等資訊與程式碼,當然不能把 private key 或 db 密碼送出去。在開放式互動與競爭、分享的環境中,或許可以改變整個政府軟體相關專案的執行品質與資訊風氣。這 10 個專案若有共用的,可以公開在公開專案裡,管理者可以透過這樣的平台評估執行進度,而專案的團隊間可以相互參考、競爭、學習,或許可以減少很多重造輪子的事,也可以增進每個專案對品質的認知。我只是回應前面推文,寫得太多了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