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景字輩

作者: talin5814 (重現江湖)   2024-04-30 17:10:35
按:從光復初期的舊地圖來看,景平路約從枋寮的中和派出所開始的景新街到安樂路口
一帶接現在的景平路到秀朗橋,確實是當時板橋到景尾的要道!
景尾是日據時期的說法,表示清代引自新店溪水的水圳(瑠公圳)在今景美老街附近有一
跨越今景美溪,約近百公尺的木梘橋梁。先民將「木梘」的起頭端稱為「梘頭」,將「
木梘」的結束端稱為「梘尾」。所以,「木梘」渡水橋在景美這端稱為「梘尾」;新店大
坪林那端稱「梘頭」。而在清代時就已形成的附近聚落稱為梘尾街,即今日景美老街之所
在。
日據後,以閩南語諧音雅化為「景尾」,但在1904年古地圖上,仍可看到景尾溪對岸「梘
頭」的地名;台灣光復後,當局以「景尾」頗有窮途末路之意,便以「景美」作為設鎮的
雅稱。
http://www.observer-taipei.com/book2021/item/985-2022-06-07-03-39-32
無獨有偶的是在永和復興商工一帶,也有以「木梘」為名的地名,叫做景腳!
起因是清初灌溉中和南勢角、永和秀朗一帶的永豐圳,為了將圳道從秀朗拉到國立台灣
圖書館所在的潭墘莊,由板橋林家出資修建架高的「木梘」水道(當地人稱浮圳仔)
以通過永和國小前的低窪地區,靠復興商工這邊「木梘」的起頭端稱為「梘腳」
https://j-media.tw/Article/Detail/8921
日據後,以閩南語諧音雅化為「景腳」!
另外,除了景平里是因為景平路而得名, 國立台灣圖書館所在的四號公園在光復後
被劃分為安樂村,安樂路因此而得名,而我近日在雙和版所發表的文章
[閒聊] 國立台灣圖書館原址是葡萄園 代碼(AID): #1cBcaeKk
所指稱「安樂葡萄園」也是因此而得名的!
※ 引述《agiko (氣質風亞小知)》之銘言:
: ※ 引述《YoDonQuijote (土城唐吉軻德)》之銘言:
: : 標題: [問題] 景字輩
: : 時間: Tue Aug 21 21:16:29 2012
: : 臺北市景美有一系列以"景"為名的路街
: : 而當地以前稱作"梘尾"
: : 但是在新北市中和
: : 也有各自交會一個點的三條路街以"景"為名
: : 景平路 (華中橋-秀朗橋)
: : 景新街 (中和-新店)
: : 景安路 (連接中和路與復興路)
: : 會這樣取是有別的因素嗎?
: : 還是也是因為從前這地方有"梘"這樣的水利設施?
: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