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東京地下鐵試驗在月台門顯示列車混雜狀況

作者: hn9480412 (ilinker)   2022-10-03 21:56:19
https://www.watch.impress.co.jp/docs/news/1443646.html
其實就是把手機APP那套搬過來,然後在月台門顯示下班列車的混雜程度
目前只在東西線早稻田站往西船橋的月台門試驗,螢幕會顯示上一站(高田馬場)的列車和
各車廂的混雜程度給旅客參考
預計試驗到明年3月底
運作方式是透過鏡頭掃描車廂再透過AI來計算出混雜程度並傳送到下一站
https://i.imgur.com/YvWee3k.png
https://i.imgur.com/g5bKweI.png
作者: c52chungyuny (PiPiDa)   2021-07-19 00:32:00
Intel跟AMD差別就在於利潤好幾萬還供不應求vs. 利潤微薄供不應求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03 22:04:00
跟北捷用的這套相比 哪個比較準確??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2-10-03 22:42:00
不懂為什麼用影像辨識,重量偵測不就好了還比較準
作者: TWN48 (台灣48)   2022-10-03 22:48:00
修改難度/成本吧。
作者: fman (fman)   2022-10-03 22:51:00
影像辨識比較準吧,重量會受到乘客行李與平均重量影響有誤差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03 22:54:00
但乘客行李也會佔到地板面積吧....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2-10-03 22:57:00
影響辨識這種一堆變因的很難做欸
作者: tananadishow (賴皮)   2022-10-03 23:33:00
比較重的乘客所佔用的空間通常較大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2-10-04 00:37:00
首先車子要有重量感測
作者: mackywei (唔嗯...)   2022-10-04 12:48:00
重量跟影像是可以互補的嘛。並不互斥啊?
作者: hinajian (☆小雛☆)   2022-10-04 12:54:00
都裝就要多錢啊
作者: evanzxcv (左蝦餃.易釩斯)   2022-10-04 13:20:00
光說重量vs影像哪個比較準沒意義,要看怎麼校正的,照理說捷運公司應該有個初始參數/校正曲線,後續也可能用實際的方式繼續校正(如隨車人員隨機抽樣車廂按計數器點人頭,把取樣時間和車廂編號記錄下來,再回去對照用原始校正曲線算出來的人數)。蒐集到的數據越多理論上就越準,但一定有個極限不過這樣人工校正也有限制,車廂太擁擠的時候可能很難或完全無法點人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