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蓋高鐵助發展?別想得太簡單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8-11-20 18:57:28
蓋高鐵助發展?別想得太簡單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971
天下雜誌661期 文 許文泰 2018-11-19
【許文泰專欄】延伸高鐵、開通鐵路,就能改善區域發展不均?偏鄉的人口會就此減少外
流到都會區嗎?要靠交通建設解決難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近年台灣政治的一大課題是「區域平衡」。許多美其名為「前瞻建設」的軌道項目,其實
是以區域平衡之名而來。包括捷運、輕軌與鐵路立體化計劃,以及許多屏東政治人物所要
求的「高鐵延伸屏東」。前一陣子,交通部長吳宏謀還提到高鐵延伸花東的想法。
台灣是否有「區域不平衡」,是一個看似直覺、其實一點都不簡單的問題。台北都會區比
高雄都會區大就叫做失衡?還是說台北有什麼、高雄台中就一定要有?但本文先專注談一
件事情:城際交通建設,會使得區域間的人口或經濟活動差距變大或變小?也就是說,高
鐵延伸到屏東,會促進屏東的繁榮還是蕭條?
大者恆大或彼此趨近
答案是,最新研究結果——城際間的交通建設,事實上會促進區域間的「不平衡」,使得
大都市更大、小都市更小。這樣的結果,不論是從人口或者經濟活動來衡量,都是一樣的

在講實證細節以前,我們先假設有A、B兩地,A比B大。如果在A與B之間拉一條公路、鐵路
或高鐵,直接的效果就是運輸成本降低。那麼會導致人口與經濟活動如何變化呢?
這其實是一個經典的區域經濟學問題。有可能如學者克魯曼(Paul R. Krugman)1991年
的結論,大的會變更大,小的會變更小;也有可能如學者赫爾普曼(Elhanan Helpman)
1998年的結論,兩者的差距會變小。
這兩種相反理論的差異來自於對「人群為何在空間中散開」的設定不同。克魯曼的理論基
本上是奠基於對都市形成機制的描述。
簡要言之,都市消弭了人際與廠商的交易成本,使得人們有動機往都市移動。而當都市規
模擴大的時候,由於規模報酬遞增,交易利得會增加,更進一步促使人們往都市移動,於
是都市就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這個理論所隱含的是,人口的空間分布不均,有經濟社
會運作的力量驅使。
當兩個區域間的交通變方便,對於兩地人口與經濟活動的變化,不同的方向理論上都有可
能。所以實證上交通建設的效果究竟為何,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但這類的實證研究其實
有某種困難。要談交通建設的影響,我們看交通建設是因,而都市規模的變化為果。
然而,交通建設畢竟是內生的,都市的規模差異很可能會透過政治影響交通建設的決策。
在這樣一個互為因果的情境下,要能夠準確的估計交通建設對區域平衡的影響,必須有些
外生因子幫忙。
最近有兩篇經濟學論文,成功地利用了較可信的工具變數,來探討這個課題。
當高速公路通過偏鄉
第一篇是2014年經濟學家法伯(Ben-jamin Faber)發表的中國高速公路建設影響。中國
在90年代初發動「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系統規劃」,15年間蓋出3萬5千公里的高速公路,
連結各省省會以及50萬以上人口的主要都市。此研究探討這些高速公路對「路過」的小縣
市有何影響。
看交通建設對這些「偏鄉」的影響,是一個聰明的選擇:因為通過該縣市並非蓋高速公路
的主要目的,所以這些偏鄉是相對外生的因素。然而,我們無法排除不同縣市之間爭奪公
路建設的權力鬥爭。
為了解決這個內生性問題,此文用最低成本路徑(least cost path)作為工具變數。這
指的是建設公路的成本,必須考慮距離、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的因素。這個工具變數不
太可能受到公路建設背後政經結構的影響,所以非常有說服力。
結果發現,那些被路過縣市的GDP成長率,因為高速公路的經過而顯著下降,也發現此結
果與這些縣市在工業產出的下降有關。所以,小的變得更小了。
另一篇文章是2018年鮑恩史諾(Nathaniel Baum-Snow)、布蘭特(Loren Brandt)、韓
德森(J. Vernon Hender-son)、透納(Matthew Turner)、張(Qinghua Zhang)共同
發表的研究,也是觀察中國於90年代末期至2010年,大量興建高速公路的影響。不同的是
,他們看全國的地級市。
大城磁吸小城人口
這個研究也很重要的原因是,之前法伯並沒有說明這些偏鄉失去的工業產出去了哪裡,這
篇文章則區分人口稠密的地級市以及相對鄉村的地級市,並用了1962年的公路網來作為工
具變數。
這篇文章發現,當一條新路連結一大一小的地級市,通常是小的人口與經濟活動流向大的
。也就是說,作為大都市腹地的小都市,其經濟活動能量會因為城際交通建設,而被吸走
一部份到大都市去。
來自台灣美濃客家庄的獨立樂團「交工樂隊」在《菊花夜行軍》專輯裡有一首很有名的歌
,叫做〈縣道184〉。歌的最後一段說:「縣道184這時候/像一尾水蛭/趴附我們這個庄
頭/愈吸愈肥、愈吸愈光鮮/一庄子後生/被它/吸光光」。這也與上述的實證結果一致

是不是因為縣道184把美濃的後生(年輕人)吸光光,或者高鐵延伸屏東將使得區域發展
更不平衡,所以我們就不應該蓋縣道184或將高鐵延伸到屏東?
問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畢竟「區域平衡」非交通建設的唯一判準。只是,在論證城際交
通建設的必要時,就千萬別再用「區域平衡」這樣似是而非的口號了! (責任編輯:賴
品潔)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8-11-20 19:05:00
這東西本來就沒有一定答案,要怎麼說的話,那台中桃園新竹難道會因為台鐵高鐵國道的交通建設就被台北磁吸光光嗎?交通建設是要便利人流物流的往來,至於地方發展那要著眼地方的產業與就業。而且就算就算交通建設會形成某些區域繼續壯大,某些區域變成更加衛星,那又如何,又不是每個地方都應該發展成高度工商經濟中心,好好的當個人家衛星,把生活環境建設好也是一種方式....
作者: wujay   2018-11-20 19:12:00
要看小城市有沒有吸引力存在如果只蓋一條高鐵,屏東當然會被慈吸高鐵南延的同時,都市規劃也要動起來
作者: chicagoboy (芝加哥)   2018-11-20 19:18:00
現在是桃園新竹台中在吸台北
作者: keita2277   2018-11-20 19:22:00
臺中已屌打高雄
作者: wujay   2018-11-20 19:23:00
高雄是 高度自給自足台中是自給自足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18-11-20 19:26:00
屏東有都市計畫還是被磁吸啦 竹科那麼大的科技園區 新竹的磁吸能力也沒超越台中 甚至連桃園吃台北外溢都比新竹磁吸強 今天除非遷都屏東 不然隨便丟一個產業也很難對抗大都市的磁吸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11-20 19:40:00
桃園外溢算台北磁吸 台灣的都市行政區範圍較小拿同樣面積範圍跟別國比不見得差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8-11-20 19:44:00
桃園現在是都把雙北的人吸過去...台中的人口成長主要還是與苗彰投人口減少是比較相關的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8-11-20 19:47:00
桃園在地理上跟台北有明顯的分界,經濟活動上桃園也有超過八成的在地就業,基本上桃園的人口成長不能看成台北磁吸了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8-11-20 19:52:00
技術上不是桃園「吸」雙北 是雙北「溢」到桃園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8-11-20 20:02:00
基本上只有近幾年才開始有雙北溢到桃園這件事,在早一點時間,雙北跟桃園都是"同步"在人口成長。桃園的人口成長並非全部來自雙北的人口負成長外移。桃園甚至有不少外來人口也是來自中南部上來的。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8-11-20 20:05:00
桃園是本島上唯一不被磁吸的縣市...台中是還有被桃園新竹磁吸
作者: kutkin ( )   2018-11-20 20:14:00
桃園只是出去的比進來的少更別說一堆白天台北 晚上桃園 的蝙蝠
作者: chicagoboy (芝加哥)   2018-11-20 20:20:00
社會遷移不就是在看出去的跟進來的之間差異值台灣現在一海票縣市的社會遷移都是負值,就連以前很夯的金門縣現在也式微了
作者: wujay   2018-11-20 20:55:00
縣市合併是對的,中縣南縣高縣才能配合市區作規劃
作者: watameki (猶罕)   2018-11-20 23:01:00
全台唯一不被磁吸的是新竹市 桃園也有被新竹磁吸偏鄉蓋交通建設之前還是要先思考自己跟大城市對抗的條件否則對於弱勢地區而言 更便捷的交通會使人更欠缺長居該
作者: OhmoriHarumi (黑魔導)   2018-11-20 23:05:00
不過一堆人天真以為地方繁榮是靠交通建設得來的。
作者: watameki (猶罕)   2018-11-20 23:05:00
地的誘因 因為他只需要平時住大城市 有需要特殊需要再跑去小鄉鎮就好
作者: edos (DOS)   2018-11-20 23:20:00
那兒來的錯覺桃園被新竹磁吸???偏鄉的角色也不是應該想著跟大城市"對抗",而是應該知道自己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18-11-20 23:25:00
網路不是有圖嗎?新竹也有一部分的人到桃園。
作者: edos (DOS)   2018-11-20 23:25:00
的"定位"去建設屬於自己的環境 ex.北大特區就定位在住宅文教區,那它就不會盲目追求也要蓋什麼百貨公司...巴拉巴拉的反而交通建設有助於縮短通勤市中心區的時間的情況下,更加強民眾往外圍去居住的意願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18-11-20 23:32:00
那張戶籍人口淨遷移圖,台北、新北、新竹、苗栗、台中、彰化、高雄(>3000)都來桃園,真的有點扯……
作者: luckdot (ccj)   2018-11-20 23:32:00
所以首先要廢六都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8-11-20 23:37:00
jg大 這張? https://i.imgur.com/dsMtPxA.jpg說起來應該要講桃漂了吧,幾乎都被桃園吸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18-11-21 00:02:00
是的,近年桃園人口除自然增加外,社會增加也不少。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8-11-21 00:07:00
桃園人口成長真的超快 一年成長3萬人以上...2010年桃園破200萬 現在已經220萬了
作者: watameki (猶罕)   2018-11-21 00:12:00
edos什麼較哪來的錯覺? 上個月新竹縣自桃園移入161人 遷往桃園150人 淨移入11人 新竹市自桃園移入104人 遷往桃園79人 淨移入25人 資料在內政部戶政司網站都有公開 不要連統計資料都沒看就在那邊自以為是而且拿北大特區這種還是在都會區內的地區毫無意義 高鐵是城際運輸不是都會區運輸
作者: jasonpig (柑仔人)   2018-11-21 00:26:00
這種十幾人的移入移出沒什麼代表性吧這篇文一開始就定義很清楚人為何會移動,人就是會隨著成本及報酬而移動,在這個前提下就要看交通建設到底是怎麼影響偏鄉的成本報酬
作者: edos (DOS)   2018-11-21 00:39:00
2018年以前的統計上面網友連結照片就有,不贅述2017年1月~11月 新竹縣市自桃園市淨遷入3405人。新竹縣市遷往桃園市3519人。(上面寫錯,是2018年1月~10月)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18-11-21 00:58:00
說到數據,不知道最近旅次分布如何? 新竹旅次成長,不知道延人里程有沒有追上板橋了~
作者: edos (DOS)   2018-11-21 07:50:00
北大特區那只是舉例(實際上北大特區距離台北市20多公里,都比高鐵南港~板橋或高雄~屏東還長)。高鐵連結不同地區,小地區是要"對抗"大地區什麼?新幹線我也沒聽過熱海/濱松/豐橋...這些地方要對抗東京大阪什麼的
作者: jasonpig (柑仔人)   2018-11-21 09:24:00
所謂的對抗應該是指要比大都市有更好的生活條件才能吸引人過來居住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