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自由化一定會代表漲價和圖利財團?

作者: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07-29 14:28:27
吵電業自由化時,不妨來看看目前已經自由化的電信市場價格。
電信方面找到這篇論文:
電信事業的自由化、民營化對普及服務供給之影響:以中華電信為例
http://goo.gl/Ifh7TS (pdf格式)
裡面提到電信在1980年代以前,「若不是由國家直接經營,即是在國家監督下,
以特許的方式交由特定機關來經營。」(第3頁)也就是獨佔市場。
獨佔的原因:
電信事業因其為自然獨占型的公營事業,所提供之服務對 國民日常生活和經
濟活動影響至深,長久以來受到政府嚴格的管制,除了低廉的費率外, 不論都
市或鄉村,電信總局都有義務提供裝機申請(亦即普及服務),卻也因而電信普
及服務的重要性經常為人所忽視。(第3頁)
這和電力事業很相像,也是目前很多反自由化的人的理由。
論文底下還有不少篇幅在講述普及性服務以及各國的比較。
裡面提到,為維護「普及性服務」和「均一費率」,大部分的這種獨佔性質服務
事業,都使用補貼。(來自政府,或事業間/事業內的交互補貼)。
過去的電信總局(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它)使用的是事業內的交互補貼。
(事業內的交互補貼一個例子是公車。有些路線是熱門路線,有些是偏遠冷門路
線,但票價費率相差不多(頂多長程二段票),於是用熱門路線的盈餘來彌補冷
門路線的虧損。熱門路線和冷門路線的經營成本不同,但售價卻相同或相近。)
在我國,過去電信總局是用長途、國際電話和行動通信的盈餘來補貼市內電話的
虧損,維持市內電話的低費率。
表五:各國市內電話收費情形(住宅用戶)
國家及地區 基本次 月租費(元) 每通話費(元) 每通秒數(秒)
英國 無基本次 303 5.86 80
美 國(紐約) 無基本次 62 4.12 60
德國 10 391 3.66 360
法國 無基本次 183 3.42 360
日本 無基本次 325 2.10 180
韓國 無基本次 88 1.30 180
新加坡 無基本次 153 0.13 30
香港 包月 184 - 無時間限制
中華民國 180 105 1.00 300
國家及地區 用戶每月負擔市內通話費(元)
英國 2,119
美國(紐約) 1,980
德國 923
法國 714
日本 651
韓國 290
新加坡 254
香港 184
中華民國 105
資料來源:交通部電信總局主編,《電信白皮書》,1995,374 頁。
論文裡提到(第23、24頁)
相較於其他各國,我國的市內電話 用戶每月負擔費用較其他國家為低,但可享
受之優惠的基本次數卻是較多的(參考表 五)。因此,在實施自由化、民營化
之後,為改善上述之不合理情形,避免資源的浪費與 合理反映成本,在一九九
七年七月,將市內電話通費的費率分為一般時段和減價時段; 前者每 5 分
鐘收費 1.7 元,後者每 10 分鐘收費 1 元20。
至於國內長途電話費用,根據一九九五年所公佈的電信白皮書所示,我國一百
公里 3 分鐘的長途電話費是 15 元,目前的收費則是分為一般時段和減價時
段,前者每秒 0.045 元(3 分鐘是 8.1 元),後者每秒 0.025 元,顯示市場自
由化後,因新業者的加入造成價 格競爭,使得國內長途電話的費用大幅調降。
然而,電信事業的自由化也不盡然帶來費率的調降。過去獨占時代,為配合政
府的 電信普及化政策而壓低的市內電話收費,在強調依據各項業務成本以作
為定價要素的自 由化過程中,為使大眾對電信資源的利用能更具效率,中華電
信在民營化後,反而調高 市內電話、查號費、月租費等的費率,以達成費率的
合理化。以查號費為例,改革後為 避免浪費資源,有關查號的收費,由原本的
不需收費調整至一九九八年的每通 2 元,二○○一年更調高到每通 3 元。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在1990、2000年代,行動電話機子和費率的昂貴?中華電
信的費率比起民營電信要貴,但相對而言行動電話打市話的通話費率較便宜及通
話品質較高,也使許多老客戶繼續使用中華電信。
行動電話費率的降低、跨網費率調降到和網內互打相近甚至相同,也都是民營電
信業者先開始,才帶動整體產業的費率下降。
免費手機促銷也是從民營電信開始的。
若沒有自由化,現在大家打手機的費率可能還是很高,也不會有便宜手機可買。
論文裡有提到自由化後,國內的公共電話在偏遠地區的裝設率有下降。這方面政
府是該使用一些手段,如補貼或強制方法來確保偏遠地區的服務。
但現在行動通訊的普及,使公共電話的重要性下降許多。
電信自由化的確有不少問題,例如固網舖設的成本高,使民營業者不願出資而依
賴中華電信的原有網路。掌有國內固網的中華電信利用固網和民營業者互相競爭
也互相攻詰(中華電指民營不願投資固網,要求中華電維護,民營電指中華電收
取高額固網及交換機租金,轉嫁成本給民營業者,但卻沒給民營業者相同於中華
電的使用品質和權利),也使國內的網路頻寬環境落後於其他國家。
我國電信自由化開始於1990年代,所以網路上不易找到當時的新聞或評論。
參考 http://goo.gl/0Xa5YI 是中華電信工會反對自由化的活動照片,裡面的標
語和目前對電業自由化的反對理由,看來無比相似。
沒錯,電信市場自由化後,多半是財團進入電信市場(太電、遠傳等都是)但結
果,沒有形成聯合壟斷,而是競爭後讓消費者獲利。而且也有不少財團最後是鎩
羽而歸,沒有在電信市場生存下來。
相對而言,形成聯合壟斷的油品市場,目前的產品(92、95、98無鉛汽油、超級
柴油)和價格都不夠令人滿意。
這些過去的獨佔事業,自由化後能不能讓人民獲利,關鍵不是財團進駐,而是如
何維持競爭環境,不使市場形成寡佔壟斷態勢。有了競爭,就容易維持好的消費
環境。
作者: HuckleberryF   2016-07-29 14:42:00
2000年手機哪貴了,費率一樣有低的影響大的是門號好申請,2000年就進入手機競爭市場了手機市場競爭不等於門號、費率應該說基本月租費有便宜的,費率到是差不了太多還有門號廣發,不代表收訊品質發電事業不可能真競爭存在 特別是台灣其他懶得說,八卦這篇推過了 Gossiping #1NceA415八卦置底那篇也有寫2000年前低月租的就是不能講太久,主要拿來接電話
作者: dreamnook (亞龍)   2016-07-29 14:56:00
該怎麼說 你不見得需要網路/手機/電話才能過生活會很不方便沒錯 - 但還是可以過但如果你沒電..是非常非常難過生活的除非你現在日常生活絕對用不到冰箱 烹煮用的電鍋..等
作者: HuckleberryF   2016-07-29 15:00:00
拿這比電力,真的嗎......我剛工作那時也沒辦手機,網路,已經是很多人拿新型手機的時代,Nokia 331等系列,跟Motorola你說的很貴的很少人用的時代3310海豚機等,跟很多廠商的各種手機手機市場可以超量鋪貨,門號可以超賣,搶市場壓價反正訊號不好,基地台不夠,大多數使用者會換個地點
作者: dreamnook (亞龍)   2016-07-29 15:07:00
另外其實價格降低我覺得跟科技進步比較有關 不是自由化
作者: HuckleberryF   2016-07-29 15:07:00
電力想靠民營搞發電量額度超量,或多買機組
作者: dreamnook (亞龍)   2016-07-29 15:08:00
網路過去也是貴到死 56KB撥接嚇屎人 每一家都便宜一點
作者: HuckleberryF   2016-07-29 15:08:00
來競業競價,想都別想。 手機那個我也覺得是手機市場大爆炸才帶來的成果,兩大品牌就一堆手機型號,還不算其他的
作者: dreamnook (亞龍)   2016-07-29 15:09:00
如果是希望技術分享出來 令持有者各自依照技術發展我沒什麼意見就是(對於供電完全零知識XD
作者: HuckleberryF   2016-07-29 15:10:00
然後馬政府某年這議題有非常短暫的冒出來過電力還是別想什麼 搶市佔降價了,如果民間自己蓋符合環保法規的新電廠有賺頭,那那何必賣台電的發電廠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6-07-29 16:44:00
那就不要拆台電阿,民營電廠去和台電租用電網,不爽租就自己拉,電網租用費率就國家定
作者: iamten (小騰)   2016-07-30 19:49:00
財團聯合漲價 哪來競爭?
作者: chx64 (雪人)   2016-07-30 20:36:00
不拆會有公平獨厚的爭議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