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自由意志、決定論與歷史

作者: TanIsVaca (好好唸書吧!)   2014-08-25 14:05:41
: → ronray7799 : 想必蒙古人稱霸歐亞大陸八成也是蒙古人的知識體系更 08/22 07:54
: → ronray7799 : 先進造成生產方式進步所以可以稱霸 對不對咧XDDD 08/22 07:55
蒙古帝國:
初期以武力建立霸權。雖然一開始在蒙古高原時科技較落後,但是在吸收臨近文明的工匠
後,戰爭科技就不會輸別人了。成吉思汗改革了蒙古原始部落的制度,把國家改造成高效
率的戰爭機器。
蒙古的戰術比歐洲、中東、中國先進,武器也不輸上述文明。所以蒙古可以建立霸權。霸
權建立之後,再控制貿易路線,並確保貿易路線的安全,以此掌握歐亞大陸的經濟命脈。
沒落:
帝國皇族不團結,所以帝國到忽必烈時代就分裂了。元朝和各大汗國不只互相鬥爭,各國
內部內鬥也很嚴重。
帝國後期對農工生產不夠重視,科技發展停頓。內政腐敗,教育不普及。
==============================================================================
葡萄牙:
重視海權,掌握了海上貿易路線。並以海軍保護貿易路線,並建立海外殖民地。
沒落:
不注重探索美洲航線,導致新大陸的征服落後西班牙人。
==============================================================================
西班牙:
在美洲的發現與征服捷足先登。
沒落:
不住重教育,導致國家後來變成一小撮菁英統治一大堆文盲。
人材不足,科技發展停滯。
科技落後之後,海上霸權被英國所奪。
美洲殖民地一部份被美國所奪,另一部份獨立。
==============================================================================
荷蘭:
建立「證券交易所」,以「發行證券向社會大眾募集資金」的方式籌措發展海權的資金。
沒落:
海上武力不夠強大,母國又太小。所以初期被西班牙威脅,後期被英國壓制。
=============================================================================
英國:
以創新戰術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奪得海上霸權。
重視教育,在工業革命時代科技領先列強。
除了發展類似荷蘭的金融體系外,還讓英磅變成國際貿易常用貨幣,掌握國際貨幣霸權。
沒落:
搞不定美國。
兩次大戰受創嚴重,霸權拱手讓給美國。
雖然如此,英國仍想在大英國協間推廣大家使用英磅,以維護英磅的貨幣霸權。
但是美國推廣美元做為國際貨幣,成功取代英磅,把貨幣霸權也奪走。
=============================================================================
德國:
民族統一,把各日耳曼血統的小國統一成德意志(奧地利除外)。
重視教育,所以發展科技與社會科學的人材充足。
發展出先進的工業技術與高效率的政府體系。
可惜位置不佳,不適合發展海權,所以發展成強大的陸權國家。
沒落:
兩次大戰都被圍毆。
復興:
和法國放下仇恨,締結「煤鋼同盟」。後來和歐洲多國一起建立關稅同盟、貨幣同盟。然
後誕生了歐元區和歐盟。
德國成為歐盟最強大的經濟體。
==============================================================================
==============================================================================
結論:
國家要強,就要找到適合該國客觀條件的發展方式。
基礎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很重要。
自然科學是發展科技的根本。
社會科學是發展制度與法律的根本。
先進的科技和適合該國實際情況的制度與法律,可以讓國家富強。
但是,如果一個國家的「知識體系、方法論」無法讓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進步,那麼這個
國家就無法富強。頂多只能在機緣巧合下(EX:出了個雄才大略的英雄領袖,剛好臨國都在
走下坡),建立短暫的輝煌。這種短暫的輝煌最後都會被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較進步的文明
給打敗。
各強權的成敗原因都可歸納為「知識體系、方法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