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在Patent板第二次po文
在下是112讀電資的學生,雖然混了好多年,書沒有唸多好
不過鬼點子倒累積了不少
現在大概想到有5~6樣產品,希望可用它來創業
約半年前,接觸到邪惡的「專利」一詞XD
其中2~3樣產品,是值得好好寫一寫專利的!
有2樣產品是全球性的,優先申請美國專利
有1樣區域性的,可以先申請台灣(and/or)中國大陸
一開始想說,藉112的資源,用學校名譽申請專利。
學校是以發明人共同分攤投資費用, 發明人分攤5%~50%不等,
相對的權利金,發明人可得20%~70% 看似對發明人很優惠
後來又想想,決定打退堂鼓了
幾個原因:
1. 專利權人一定是台大,發明人想行使自己的專利都不行 @@
2. 看了這幾篇報導,對學校期望破滅了!!
(大部分專利都是賠錢的,當然有少部分賺錢。我就知道一位教授技轉金賺飽飽^^)
本板  #1J3GQwWa  #1J3bTkmR
http://goo.gl/uL3YzC
http://goo.gl/Kag5eY
也許一開始,教授們寫專利,出發點不是以商業為主
好像和積點、升等有關?升等升到頂,好像就沒什麼專利產量了XD
==== 以上只是閒聊的廢話,重點想請問的如下 ====
原本打算好好讀書一年,好好做功課,先按兵不動,研究專利法、專利佈局、智財權等相關知識
先學會基本知識懂得保謢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準備出擊
以免見光死!!在不利的條件下,專利被揭露公開
不過現在有一個機會,我不得不做出決擇。
1. 個人申請
請問如果自行申請專利,是不是比較不推廌個人申請?
較大咖的事務所,好像不太想鳥個人?
(只有小咖點的事務所或個人會接,但品質就天保佑了....)
主要原因應該不是個人吧?
是怕$$$$財力不足,收不到錢吧?
如果是先付一半的訂金,或金額一次全付呢?
假如是剩文個人申請 vs 資本額只有10W 的公司,事務所優先考慮前者吧 !? XD
本魯雖然$$不多,但30~50W 還能湊得出,如果花盡吃奶的力氣也能募資到100~200W
只是這點小小資金,在專利戰爭中,註定是輸家吧?
就算別人擺明侵犯你專利,有什麼本錢去告人!
就像賭客 vs 賭場 ,賭客永遠是輸家,資金大小的問題
再來申請專利後還要做出產品,資金剩沒多少了 @@
在PTT爬文看過一些以個人取得專利的人,最後都不了了之,頂多找工作履歷好看一點
2. 公司申請(找創投、天使)
天使出現了
https://www.ptt.cc/bbs/NTU/M.1442890297.A.141.html
http://www.tec.ntu.edu.tw/seed/
又要吃112的豆腐了,五六月才辦完第一屆,現在九十月就第二屆
贊助公司是,鑽石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查了一下資本額有 100e !!) & 富邦蔡明興
(1)比賽勝出者會有 50W 獎金 (其實我志不在此)
(2)團隊可直接進駐臺大車庫,享受由臺大集結提供的業師、課程、人脈、
宣傳與空間等資源
(3)未來正式成立公司,鑽石生技&富邦蔡明興會繼續投資
股權: 鑽石生技45%  捐台大20%  新創團隊35%  (雖然只有35% 但我覺得值得)
(4)同時也提供律師事務所與專利分析機構,幫助創業團隊申請專利
(這項是最大的誘因吧,總比自己辛苦單打獨鬥好)
我參考了第一屆比賽,所有團隊都是以單一產品,拿來比賽。
(不像我,一人獨擔五樣產品 囧rz.. )
我打算拿幾個去比賽,但勢必要提出一些技術,每個產品技術方面,分成:
在什麼背景 B1 B2 ...
為解決什麼問題 P1 P2 ...
方法 M1 M2 ...
預期結果 R1 R2 ...
對於 B P M R ,原本打算,未來只會對專業且信譽良好的事務所講(在簽完保密協定後)
我猜比賽評審們,應該都有簽保密協定 (但也只防君子不防小人 囧rz)
所以我打算只提出部分 B1 B2 ; P1 P2 ; R1 R2
方法M 部分,打死不說!(即使名落孫山)
但又怕遇到知音,只說出 B1 B2 P1 P2 他就猜出 M1 M2 ... Orz
更甚至說出 B1 B2 他就全猜出了 (我肚裡的蛔蟲)
還是我先用沒什麼專利價值的產品去比賽?
請問是我太多慮了嗎?還是我明年再來,反正機會還很多?
文長抱歉,已把重點部分上色
因為報名 9/30 23:59 截至,我還有不到24小時可猶豫...
請提供建議指教
感恩~~~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5-09-30 12:43:00創意不等於創造,創造不見得能申請到專利,申請到的專利不見得能取得適當的保護範圍,適當的保護範圍不見得能取代競爭產品或替代方案,創新不見得要創業,這中間細節很多,投資創業要多注意,千萬別靠創意就想創業,這很危險我也有大陸投資平台連絡方式,對岸給的錢更多,我自己也有上百個創意產品,都可以申請專利,但是產品價值這一塊最不容易確定,也是三創中最脆弱的部分之一,我會建議要非常清楚創意技術/產品/服務的核心價值(特別是市上替代方案與必要與想要的需求差異化)這一塊往往是容意失足的盲區我認識一位朋友,創意產品取得美中台三地專利權,範圍保護差強人意,真要迴避專利基本上不成問題,創意產品也遇到廠商願意製作成品並且幫忙鋪貨,也請工研究完成產品相關規範的驗證,40~50萬花下去,現在連個動靜都沒有另一個創新協會的會友比較聰明,直接搞出產品上市,專利草草申請中台新型,產品已經成為外交部精選禮品之一,方法很多,找外人如VC,是最後沒有方法的方法,走這一步,自己要有練功的心理準備想要創業,找資源與資源掌握能力要強,特別是資金部分,否則就算再好的創意也只能聽天由命,為人作嫁,舉個例子據某創新中心的主管告知好神拖一代賣30萬,幫公司賺數億二代專利賣180萬,賺?? ,發明人現在和當初投資者打訴訟貌似錢都被搬走了,訴訟也只是申張正義,也只說明當初走的不夠謹慎與細心google 中時電子,好神拖,發明人控訴在做專利競爭分析以前也發現不少很強的發明人創業成功專利數百件,例如手機電源adapter在樹林的SME發明人千萬不要想一步登天,要非常務實,才能走的遠建議可以多接觸民間發明協會,有很多前輩傳授的經驗心法比在這問要務實具體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