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 106-2 A2 顏杏如 探索台灣殖民都市空間

作者: BlueSpectrum (Charming)   2018-07-08 20:27:09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6-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顏杏如
δ 課程大概內容
課程介紹與導論:人、空間、都市史
臺北市街的形成
都市空間中的權力運作
都市書寫與意象
神聖空間的建構:神社
邊緣空間的形成:遊廓
熱帶景觀的創造與傳播:行道樹
城市生活
校外教學:大稻埕
紀錄片觀賞與討論:跳舞時代
戰後都市空間的轉變
學期報告與討論
總括來說,是探討從清領後期到日治到戰後的歷史脈絡下,人與空間的種種關係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5~滿天星(被我列為本學期的愛課)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如同課程大綱上那些,老師會提供電子版,而我是在書展時就買了《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課堂前期)、《空間就是權力》(作者是畢老師,他的課我也很想上)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ppt上課,老師不會事先給,所以上課我都認真記筆記,老師講課感覺很像是在照本宣科,好像一直在看稿的樣子,但不影響知識的豐富度與理解。老師也會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回答,你有問題老師也是親切地回應。
第三節課是助教帶的討論課,助教是一個博班學長和碩班學姊,我是給博班學長帶的。討論課一開始會先請大家自我介紹,結束後要自己找組員分成組別。討論課的內容很有趣,包括清領時期建設問題的角色扮演、清日兩方政府立場的辯論、設計神社空間等活動,其他是每週慣例的指定閱讀報告(能加分)和討論。最後一週則是期末報告預演。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我覺得是扎實分,因為我很喜歡這門課帶我們認識地方歷史與空間,所以我很投入其中,花了很多時間與心力寫作業和在臺北各地走跳,最後成績是讚讚的A+。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兩次小考(原本有三次)各7%
三份平時作業 各12%
(1)利用古地圖去踏查與你成長過程相關的地方
(2)兩篇指定閱讀的摘要與心得
(3)大稻埕心得與學習單
期末團體報告 25%
出席與課堂討論 25%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因為有討論課,所以有沒有出席助教都知道,出席分數扎扎實實,而且小考是沒有事先說好在哪一週考,所以出席很重要,這門課的知識這麼豐富,哪會想缺席呢。另外,我覺得自己很幸運是博班學長帶的班,他帶起討論很有組織,而且會以問答的方式引導我們就不同的層面去分析議題,對報告的建議與指正也是一針見血,看得出來在歷史研究上有其專業。
Ψ 總結
版上這門課的歷史評價好像是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但我自己是大愛這門課。
很棒的是這門課對地方與歷史有很豐富的知識內涵,能去思考到人在當時的時代心理,以及生活經驗空間,上完瞬間覺得自己能去應徵臺北城市散步的導覽人員。另外,這門課要求學生走出教室外,去走訪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被發現的空間與歷史,於是養成對空間的敏銳度與觀察力。
最後我想說的是團體報告,組員是好是雷真的影響很大(我覺得)。我們組很幸運有人對臺北的歷史熟稔,有人善於簡報製作和排版,有人善用地理資訊系統等,大家各有擅長的部份,都應用在這份報告上了,討論過程雖然發散,但我感覺大家都還蠻享受的。但還是有不足的地方,如同前人說過的,大一可能還沒有太多做報告的經驗,因此有些地方需要花時間修正,從參考文獻的格式中可以見得。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愛我的組員,認識他們是這門課額外的收穫。
作者: ri31625 (ㄏㄨㄚˊ)   2018-07-08 23:14:00
推個
作者: David0620 (debeer)   2018-07-08 23:54:00
推原po帥哥
作者: claudia0820 (御晴)   2018-07-10 13:41:00
有原po就給推
作者: MaxScherzer (公館碧玲)   2018-07-14 03:28:00
推杏如喔喔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