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2-2 蕭素英 八思巴蒙古語文獻選讀

作者: kasiwa527 (Kasiwa)   2014-07-12 10:17:35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2-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蕭素英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中文系選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八思巴文獻概覽
八思巴文字母及拉丁轉寫
八思巴篆字、正字法
蒙古語文法概述
蒙古字韻
八思巴文文獻選讀
(1) 全部選讀
普顏篤皇帝虎年聖旨
也孫鐵木爾皇帝龍年聖旨
薛禪皇帝龍年聖旨
亦都護高昌王印
(2) 部分選讀
答吉皇太后猴年懿旨
妥歡帖睦爾皇帝虎年聖旨
帝師公哥羅古羅斯堅藏班藏卜雞年法旨
居庸關過街塔雲台石刻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能忍受長時間翻譯+對元代歷史有興趣:★★★★★
想學習“活的”蒙古語: ★★★
純粹看到課名很酷想來嘗鮮聽聽課長知識:★★★★★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老師自制的講義+書上抽印的文獻內容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上課以老師講授字義、文法及翻譯為主,剛選讀文獻時老師在講解前先請同學將
定的部分寫成拉丁轉寫,並將該部分內容抄在黑板上並點同學上去寫轉寫。到後
半部時同學大多都習慣八思巴字母,因此只有叫同學上去寫轉寫後便開始講解。
(轉寫的部分則是自己回家先寫好或是利用同學上台時先轉寫還沒講解的部分)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整體給分:紮實的甜
評分標準:
出缺席、課堂表現30%
作業30%
期中考20%
期末考20%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1) 考試:期中期末考時老師雖然說除了轉寫以外會考一點翻譯,但最後都只轉寫
而已。第一大題為八思巴文拉丁轉寫,第二大題為拉丁轉寫回八思巴文,需自行劃
分音節(老師真的佛心來著很簡單),考試可攜帶電腦或課程講義等參考資料。
(2) 作業:本學期共有兩次作業,皆為抄寫老師指定部分的八思巴文並將其拉丁
寫寫在右邊,大致上一個小時內都可以完成,負擔不會很重。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1) 出席率:老師開學時雖然沒說缺課幾次就不及格,但老師會點同學上台轉寫
若點到的同學沒來老師也會記錄,缺席過多應該還是會影響分數。
(2) 外系選修:這門課雖然是中文系開的,但班上蠻多外系生,原po自己也是外系
的學生XD
(3) 基礎:老師會從頭教,不需基礎。
(4) 加簽:班上只有10個同學,大家初選時都有選上,沒人加簽。
教室還有蠻多位子的(大家都是一個人佔兩個位子XD),老師應該是會加簽。
Ψ 總結
八思巴文是元朝時期的中古蒙古文,是忽必烈在位時的國師八思巴改良藏文所創
造的文字,但因為元朝維持得很短而且書寫較傳統的回鶻式蒙文不便,到了明朝
後蒙古人就不用了。因此課程內容如同拉丁文或古希臘文都在選讀文獻,若想學
“活的“蒙古語,老師也有開蒙文。
老師是中研院語言所的研究員,應該也是全台灣目前唯一專門研究蒙古語的學者
老師自己本身是語言學背景的,因此在講解文法時雖然會使用蠻多語言學術語,
但聽久了就會習慣,而且老師講解的相當清楚有邏輯。
班上的大家來修這堂課的原因都不一樣,大部份真的是看到很酷的課名、也有歷
史系的同學對元史有興趣來修等等。原po自己是看到很酷的課名加上自己念的是
語言學想藉由八思巴蒙古語來多了解一些中古漢語才來選課。但就算沒有特別的
目的來選課也一定可以學到東西,包含元朝的一些行政體制以及蒙古人寫聖旨時
會把它前面的一些皇帝的名字全部都講出來等等的小知識。老師上課在講解單字
時也會告訴大家這個字現代蒙古語是什麼或者是怎麼演變到現代蒙古語的,能知
到老師對蒙古語真的有相當的研究。
整體而言,能修到這種課應該算蠻難得的,如果有興趣或是想嘗鮮其實蠻推薦的
102-1老師有開八思巴漢語文獻選讀,差別應該只是在選讀的文獻不同(雖然原po
沒上過就是)。老師說103-1不會開八思巴漢語文獻,103-2這門課會再開一次,
老師說將來打算開成一年的課叫八思巴文,綜合漢語文獻跟蒙古語文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