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一種訓練或治療方式,能取代所有

作者: gn02595084 (謙~)   2021-05-02 18:13:44
大家好,我是物理治療師也是CSCS,很久沒在板上po文了,這篇文章可能會讓有些人不能接受,在這邊沒有要引戰,只是提供我個人的想法給大家參考。
https://imgur.com/c0f8CYT
「聽說中風後可以練重訓?」
「跑步會吃掉肌肉?但我覺得跑步讓我身體變得更舒服」
最近不管在治療師、教練圈,都在討論相關的議題。也有朋友或學生問我的看法。先說結
論,我認為「各種專業、訓練、治療等,就是因爲對他有需求、它的獨特性,因此而存在
」,因此,沒有哪種訓練方式最好、也沒有哪顆藥可以治百病,「不同的階段,需要的東
西不同;不同的疾病,有適合的藥物及對應方式」,我認為現在缺少的,不是誰比誰厲害
,哪個方式最好,而是,「怎麼讓不同需求的人,找到最適合他的方式」
https://imgur.com/Ag9J2gM
1. 每個專業跟訓練方式都是獨一無二,沒有誰能取代誰
「有氧訓練好,還是大重量訓練好?」
這就像是在問「騎機車好,還是開車好」,不同人、時間、經濟考量、距離等都是考量範
圍,因此,對於一位馬拉松選手,有氧訓練的比重較高,但不代表重量訓練不重要,只是
花費較少的時間在上面,因為彼此都有獨一無二的好處,透過有氧訓練增加最大攝氧量、
肌肉的微血管密度等;透過大重量訓練增進發力率、跑步經濟性、減少運動傷害等。
2. 結合不同專業及方法,達成近乎完美的結果
「不管是腦中風後、糖尿病都可以做重訓」
當病患狀況是穩定、且具足夠基本能力的,我認同。前提是負責重量訓練的人,要能分辨
「有沒有風險、狀況是不是穩定」,或先經這方面的專家確認過。目前教導重量訓練的多
為不同背景的教練、體育科班畢業,坦白說,當我看到教練在幫學生壓脊椎,我都會怕怕
的。
「確立自己的能力界線,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例如開始帶一位中風的阿伯重訓,發現訓練時他的膝蓋沒有辦法伸到最直,怎麼判斷他是
『柔軟度不足』還是『痙攣(spasticity)』;或者,一位糖尿病的年輕女性在做完最後
一組深蹲,覺得很累、嘴唇稍微發白,是因為『訓練強度足夠』還是『已經低血糖(
hypoglycemia)』,然後倒地了,要怎麼處理。
https://imgur.com/hunRWqV
上述的例子,其實只要有經過醫療人員評估、給予建議,都可以讓學生更安心地訓練。神
經外科醫師確定腦部沒有再出血、物理治療師確定動作控制能力足夠、營養師確定飲食對
血糖的影響。
「不同專業、方法的結合,就像一手同花順一樣,每張牌都比Ace小,但只要花色對、順
序對,還是能勝過四張Ace」
https://imgur.com/05d16YZ
3. 只要能改善「他」的問題,就是好的方法
剛從醫院實習完,我曾覺得自己很厲害,不管是五十肩、腳踝扭傷、長期膝蓋痛、腰痛,
我只要用一雙手調整肌肉、關節等(又稱徒手治療),就可以處理好所有的問題。但很快
地,沒能「畢業(出院)」的病患越來越多,儘管老師想教我其他治療方式,我還是自以
為是地覺得自己的方法最好。
我們習慣用自己最厲害的武器,去做每件事情,但是有些盲點,就是要從別人的專業跟角
度才能看得到,「當別人手上拿著鑰匙就可以打開門,我們不需要堅持拿槌子硬要把所敲
爛」
https://imgur.com/kUQHXUR
現在,當我有處理一段時間沒好的病患、教了一段時間沒有進步的學生,我就轉介給不同
人,不管是防護員、教練、骨科醫師、疼痛科醫師、其他物理治療師、諮商心理師、營養
師、身心學專家。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如果信仰能讓人度過生命的難關、緩解疼痛,為
什麼不?
4. 結論
近期看到有這樣的討論,我其實覺得蠻好的。因為彼此都有對自己訓練或治療的信念,
也有可能是開創現今科學或研究還沒有的新方法。只是在嘗試新的方式,也要小心翼翼,
先考量跟排除掉想得到的風險。就像疫苗一樣,要在短時間內做出來是非常困難的,因為
需要很多實驗來排除副作用跟風險。
目前不管是重訓界、運動產業沒有像疫情那麼急迫,如果能「排除掉既知的風險」其實並
不困難,就是專業合作、充實自己的能力、保持開放的態度、接受不同的觀點,寫這篇文
章也是希望提醒自己,如果哪天我也沒做到上面我說的,請我的好朋友們打醒我。
作者: allen73420 (習慣)   2021-05-02 19:12:00
作者: newconfidenc (小遊)   2021-05-02 19:20:00
有CSCS先推
作者: FarkU (Bipolar Disorder)   2021-05-02 20:44:00
不同目標,不同選擇。
作者: yoho (竹密何妨流水過)   2021-05-02 20:56:00
推分享
作者: v2266514 (阿龍)   2021-05-02 21:12:00
同意,選擇對目前問題最適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作者: heavenbeyond (如果在天堂)   2021-05-02 22:38:00
真有在重訓或有氧的人(一周至少3次以上而且持續超過3年),就算只做到一種,健康也屌打90%從不運動的懶骨頭。
作者: tonyscat (Wall瑪律呀)   2021-05-03 00:38:00
作者: terryisbest (Terry)   2021-05-03 09:32:00
推!所以訓練指導員是不是應該提高跨領域專業化才對
作者: Khadgar (Khadgar)   2021-05-03 10:12:00
跨領域專業化? 這兩個詞本身是矛盾的...
作者: juor2 ((-^-))   2021-05-03 13:11:00
復健科醫師覺得難過
作者: ytthanaz (thanaz)   2021-05-03 18:12:00
廣告
作者: terryisbest (Terry)   2021-05-04 06:54:00
跨領域專業這個詞已經存在並在各業界發展趨勢很久了
作者: a18815020 (Evan jian)   2021-05-04 11:56:00
推 身為慢性病患者訓練真的會有很多問題跟別人不一樣
作者: Moirae ( ...... )   2021-05-04 17:36:00
一些教練隨便上上研習就自認為懂該領域的專業才可怕..
作者: LanceK (lk￾ )   2021-05-05 22:53:00
Push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