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藍線如果只用中運量三節車廂可能會運能不足,應該用四節車廂會比較剛好
但是要用可以連通的鋼輪鋼軌系統,不要像文湖線一樣不能連通導致大家都喜歡擠在
第2節和第3節車廂。
作者:
UC0810 (*~闇羽~*)
2022-11-15 12:30:00這一位您是在到處洗文章當個板嗎?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2-11-15 12:39:00每小時單向一萬人/每小時40班車=每班車250人每小時單向一萬人並沒有很低,此條件藍線全線全日已24萬人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22-11-15 12:51:00其實重點在於尖峰時段的運能。全日運能是一定過剩...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2-11-15 13:01:00每小時單向一萬人就是藍線尖峰評估的結果
作者:
el1901 (終點站 徐匯中學)
2022-11-15 13:16:00綠線車體規格就兩節高運量車廂,綠線最大站間運量還比藍線高,有可能用得比綠線大嗎?以後藍綠兩線不過軌直通,藍線可能另外採用新系統規格,但也用不到三節。
一班車250人你要拆三節也可以啊,就是用一節車廂載80~90人左右的車廂即可只是這樣保養的東西是不是有因此增加變不划算還是什麼的得細算
作者:
saikyoci (saikyoci)
2022-11-15 14:00:00綠線車廂太長了…比較喜歡每節車廂短一點多節一點
作者:
gigihh 2022-11-15 15:00:00藍線高架路段不知噪音如何,彈綠線的大轉彎噪音真的還是很吵,當初應該用膠輪才對的,我真搞不懂為什麼同樣的問題那麼多路線都一直重複上演,難道是傳說中的彎道軌距沒有加寬嗎?台北環狀線已經為噪音減速了,台中綠線也因為這樣減速,如果知道有大轉彎又選了鋼輪,那有沒有相對應的設計方案可以在維持合約要求的速度前提下降低噪音,不然每次都被抗議就減速也不是辦法
藍線列車最多不超過60公尺長,環狀線電聯車68公尺長
作者: willy1215 (還未下船) 2022-11-15 15:06:00
台北環狀有加寬了,聽說機廠內剛完工時甚至寬到會車軸
作者:
gigihh 2022-11-15 15:07:00不只這些有大轉彎的路線,連線形相對不錯的台北紅線高架地面段也因為民眾抗議而降速
作者: willy1215 (還未下船) 2022-11-15 15:09:00
然後台中藍線有半徑100公尺的彎道,噪音問題一定會有了(初步建議鋼軌鋼輪)
作者: valamaas 2022-11-15 15:20:00
節數跟運量有啥關係?總長固定、預設運量固定後,節數就只跟轉彎半徑有關啊啊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1-15 15:33:00就掛越多節 運量越高呀 所謂計畫趕不上變化
作者:
edos (DOS)
2022-11-15 15:40:00有公車免費里程,根本不用擔心這個~~
作者:
gigihh 2022-11-15 15:45:00但是說真的,台中的公車問題還是很多,有些路線班距還是太大,所以就算有免費里程,吸引力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高,不然綠線的運量應該還會更慘
作者: willy1215 (還未下船) 2022-11-15 16:18:00
公車免費會砍,不過就算砍了票價吸引力還是勝過捷運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22-11-15 16:51:00
這是政治人物決定的,與小老百姓無關一千多億的生意,不是那麼簡單
中捷綠的運量預估上公車轉移的程度本來就比中捷藍小些簡單說中捷藍的運量預估受公車轉移程度影響更大因此公車免費里程對中捷藍的影響程度大於對中捷綠
去查一下文心路上有多少免費公車與捷運路線重疊,就知道台中市府要對綠線運量差負最大責任
我覺得中捷藍完工後專用道只需要留中正國小到秋紅谷就好,並且改成大客車專用道,其他路段可以永久取消快慢分隔島跟公車專用道
作者:
evanzxcv (å·¦è¦é¤ƒï¼Žæ˜“釩斯)
2022-11-17 17:34:00如果閉塞能做到40秒一班,那麼用跟綠線一樣的2節亦可,這樣調度彈性較大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2-11-17 22:56:00綠線2節車的容量為536人(6人/平方公尺),就算只以385人計(4人/平方公尺),班距只要2分18秒就達到單向10000人了
公聽會的簡報寫尖峰班距3到6分鐘,但感覺藍線要再使用綠線的五門車廂機率可能不大,這個規格還挺少見的去過海內外很多地方坐電車,最長的車廂我也只有看過四門的,唯一一次坐過五門的就是綠線只不過綠線的車廂比多數的中運量電聯車寬,但比台北高運量電聯車小一點。然而日本很多地鐵電聯車一節只能載150人且都蓋長月台,綠線剛好相反,月台很短
作者:
suitup (hey Suit Up!)
2022-11-18 08:49:00去東京看看吧 人家不只有5個門 還有7門車勒
作者:
suitup (hey Suit Up!)
2022-11-18 12:21:00作者:
evanzxcv (å·¦è¦é¤ƒï¼Žæ˜“釩斯)
2022-11-18 17:49:00別忘了運量報告的預估超級無敵霹靂保守,實際通車後到預估的5倍都有可能加上預估最高運量如果是每小時,實際上早晚最尖峰的那個小時之中還會有更尖峰的時段,班次密度如果發得剛剛好,極易造成東京地鐵那樣要站務員把人硬推進車廂的情況…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2-11-19 03:00:00每小時單向一萬人並沒有很低,此條件藍線全線全日已2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