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ng to win (6)

作者: slamduck (吼)   2010-04-02 23:28:16
===============================================================================
  經濟學家Jahn Hakes和Skip Sauer已經在「錢球」撰寫的時期-2002年球季,證
  實了上壘率的價值被低估,而長打率的價值被高估,而這只是讓綠帽隊得以比其
  他隊花更少錢買取勝利的其中一個改革。無論如何,綠帽藉由上壘率獲得的成功
  ,直到錢球成為暢銷書之後仍然持續著。Hakes和Sauer發現無效率並未持續這麼
  久:
  統計知識在一少數棒球的決策單位中傳散出去,很明顯足以更正原先估價錯誤的
  技巧。對上壘能力給的報酬太少,在「錢球」出版的那一年,這種情況已有所減
  少。
  改革是個過程,雖然它帶來的回報是正向且真實的,但生命卻短暫。就如來自整
  合的勝利一樣,開發被低估的上壘率價值而取得的勝利,也是會消散的。為了保
  持在頂端,綠帽必須做點新鮮事。當綠帽在2000和2001賽季上壘率排行第三高之
  時,2002年掉至第五。到2003年-也是「錢球」發行之時,綠帽的上壘率已是悲
  慘的第十名。如果上壘率如此重要的話,綠帽如何在2003年拿下96場勝利?他們
  找到新的無效率之處來開發,光有好的上壘率並非勝利的唯一之道,豆爺沒有在
  「錢球」一書中把所有秘密透露出來。或許在是和其他對手競爭時,必須緊握的
  商業機密,但我認為那比較接近於尚未發現和運用的秘密。
  或許不是單一帶有魔力的子彈就能驅使綠帽勝利,應該是由豆爺的前輩-
  Sandy Alderson在球隊中建立了基礎的知識建設。直到Alderson離開前都和他密
  切工作的豆爺,持續修正此一體系,好讓它能適用於新資訊和棒球市場。2005年
  ,豆爺損失或是交易了之前為綠帽帶來勝利的部份人馬,綠帽還是持續獲勝。這
  故事所告訴我們的不是只有開發無效率之處,還包括無效率的時刻是稍縱即逝。
  市場會很快地修正它的錯誤,所以你若是想開發它們,必須建立一個方法,好讓
  你能尋覓到它們並準備好行動。
  (待續)
==============================================================================
作者: s9527206 (悠)   2010-04-02 23:56:00
作者: soilstone (imk)   2010-04-03 01:04:00
作者: leasdar   2010-04-03 17:37:00
作者: HotBlood (#18 熱血的高個)   2010-04-03 18:1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