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作者: alice622757 (alice)   2018-01-13 21:23:10
主旨: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一.忍辱仙人故事
在《金剛經》裡面,提到過去有位忍辱仙人,在深山修忍辱行。當時的國王是歌利王,一
天,歌利王帶了好多的宮娥彩女,到山中去打獵。過了一會兒,國王停下來休息,竟不知
不覺睡著了。宮女就到處遊蕩,一看到忍辱仙人,就好奇地到他跟前,聽他講佛法。
歌利王一醒,看不見大家,心想:這班人到那兒去了?一找,唉呀!竟然包圍著一個出家
人,這還得了!這出家人大概是不懷好意,歌利王這時難免不生起了怒火,於是把忍辱仙
人「割截身體」,不但把他身上的肉割了下來,連他的耳朵、鼻子也割掉,接著割截四肢
。這個忍辱仙人儘管遭受到如此殘酷的凌虐,但因為他是修忍辱行的,卻毫無反應。
歌利王問他:「我這樣對待你,你恨我嗎?」
「我不會恨你。」忍辱仙人回答,接著又說:
「我不但不恨你,將來我成道了,第一個還要先度你。」
忍辱仙人是多麼的偉大呀!
當時,他更進一步向歌利王說:
「我還可以證明,我絕對沒有恨你,假如我真正沒有怨恨你的心,我的身體可以立刻復元
。」
果然,不可思議的事出現了,忍辱仙人的身體隨時復元了!
要知道,忍辱仙人是釋迦牟尼佛的前生,憍陳如就是過去的歌利王。所以,釋迦牟尼佛成
佛以後,第一個要度他的。在五比丘中,他雖然是屬於佛陀母系方面的人,但是五個代表
中,卻以他為首,就是這一個原因。
故事出處: https://read01.com/zh-tw/0kxDOj.html#.WlnMY66Wapo
二.故事讀後感想
1.堅固道心,離一切相
1.1金剛經原文: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2心得感想:佛陀不因自己被截肢身體而生起忿恨心,仍發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之心,仍
然要利益眾生。地藏經提到:「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
,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
為善者有可能遇到惡緣和不如意事後,退失道心。
網路上有個文章供大家參考: 文章出處和內容如下
http://dharma-yinlung.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5104.html
【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一書中曾有這麼一段話:
「佛經中有一個比喻:
『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
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
意思是說,世間有三樣東西,因的時候很多,
但真正結果的卻很少。
第一樣是魚子,因為魚一次可以產很多的魚卵,
但是從魚子變成小魚然後再變成大魚的數量很少;
可能還未長成小魚就被吃掉了,即使長成小魚也有
可能被大魚吃掉。
第二樣是菴樹華,就是芒果花;
芒果花很小又很多,一串花蕊上就有上百朵,
但最多只能結二個芒果,否則無法承載重量。
最後一樣則是初發心菩薩,
就是剛剛發心要修菩薩行、修菩薩道的人;
發心修行菩薩道的人很多,但是能持續培養菩提
心,增長道心、道業的人卻很少,一遇到惡因緣、
逆境、障礙,很容易就退縮,放棄修行,
這是業障、報障。
所以我們修行,就好像一艘在海裡航行的帆船,
遇到了逆風,老是在原地繞圈子,沒有辦法前行,
也因此《大乘起信論》說,要堅固信心需要十大劫
之久,而且在這段時間內,必須非常努力,
否則很可能只修行幾次,就打退堂鼓了。」
2.保持清淨心,離一切相
2.1金剛經原文: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2.2心得感想:忍辱仙人不因被肢截身體產生忿恨,他相信歌利王是因為貪嗔癡三毒所影響
而造作不善業,忍辱仙人相信成佛後度了歌利王,歌利王就會棄惡從善。這也是金剛經提
到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過去不代表未來,顯示人可以經由教化變好。
3.利益一切眾生,甚至是傷害你的人
3.1金剛經原文: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 故,應如是
布施。
3.2心得感想: 忍辱仙人不因被肢截身體產生忿恨,反而原諒歌利王,將身體佈施給歌利
王。
4.放下執著,離一切相
4.1金剛經原文: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4.2忍辱仙人沒有把肢截身體這件事放在心上,並發願成佛後第一個度歌利王
5.隨著人、事、時、地、物的不同,佈施的方式也不同,不應執著法而行佈施
5.1 .金剛經原文: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若菩薩
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5.2心得感想:佈施的方式有很多種,金剛經上提到的忍辱仙人的佈施是其中一種,佈施的
時候不要執著「法」來行佈施,因為人、事、時、地、物不同,佈施的方式也不一樣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1-17 21:31:00
阿彌陀佛,感恩alice菩薩法佈施,末學發現跟讀太多文有點吃力,所以有點退心了,真是慚愧。f^_^;)
作者: alice622757 (alice)   2018-01-18 20:10:00
南無阿彌陀佛,知易行難,但莫忘初心,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1-19 03:08:00
南無阿彌陀佛,經菩薩一提醒,的確是有忘了初心,應該要縮減的是無關緊要的凡情俗事,感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