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無明和金剛經讀後感

作者: alice622757 (alice)   2018-01-04 12:05:19
「覺悟人生的家」網站的作者提及人的兩個「無明」:自尊和自我意識。
1.自尊
舉個例子來說,父母辛苦賺錢養育小孩,哪一天小孩考試考得不好,父母親就會打罵一番,如果在打罵的過程中用了傷人的字眼,就會容易傷及小孩的自尊,而且小孩也會因此耿耿於懷,甚至產生對父母的不諒解。這件事情的重點本來是考試考不好如何想辦法改進,卻演變成小孩自尊受辱產生對父母的不諒解。父母的問題在於教導上帶入私人情緒,導致說出來的話傷人。小孩的問題在於沒有檢討父母發脾氣的背後原因,轉而聽到不中聽的話就生氣。沒有看清整件事情的本質,卻陷入自己的情緒中。
2.自我意識
人很容易陷在自我意識中,也就是自我想法中,一直認為自我想法是對的,卻沒有經過證實,也就是活在妄想中,把假的當真的。沒有看清事情的本質。
因自尊和自我意識產生的「無明」可用金剛經所說的來消除自我意識和淡化無明,並看清事情的本來面貌。人很容易因為外在的相和聽到的話就起心動念,所以就會有喜歡、不喜歡、開心、不開心、恐懼、幸福、忿恨等等的心境產生,也容易陷在自己的情緒當中,看不清事情的原本面貌,沒有去思考事情的本質。金剛經曰:「若心取相,則著我、人、眾生、壽者」因為不中聽的話已經讓我產生忿恨,也就是取了一個不中聽的話的相,也因為心中罣礙著這件事,所以沒有去看清事情的本質,也沒有去了解為什麼對方會說這樣的話。故金剛經曰:「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不要
聽到不中聽的話就生氣,好好去了解自己是否有犯什麼錯,以及對方說這些話的背後原因。就如同海濤法師說的,不要怪別人對自己不好,凡事都有原因。佛教常在說的:「八風吹不動能生起智慧。」遇到事情先不要心取相,好好靜下心來思考事情的本質,看清事情的本質。把聽到不中聽的話當佈施也是一種智慧,金剛經曰:「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1-04 14:1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wugilin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滿願)   2018-01-06 16:43:00
隨喜讚歎
作者: alice622757 (alice)   2018-01-07 21:3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8-01-08 10:50:00
讚嘆,這篇分享好棒,
作者: alice622757 (alice)   2018-01-09 19:28: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