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止觀合修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7-18 09:05:16
.CBETA T44, No. 1848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
長水沙門子璿錄
「問:何故止觀合修耶?
答:若不雙修皆成邪故。
涅槃經說,定多慧少不見佛性,慧多定少見性不了,定慧等學明見佛性。
又諸處說,不見佛性,無明邪見自此而生,故今合修。」
───────────────────────────────────────
■ 經論對讀──
.CBETA T12, No. 375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善男子!
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
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
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
■ 解說──
1.就聲聞的階段而言,勝觀與等持二者,等持的力量非常強大,相對的勝慧力量就很薄
弱。這是因為在聲聞的階段,所見的目標為自求解脫為主,以可以完全達到此目標為
目的,為了追求並達成這個目標,需要有很強的安止力量。由於沒有為了其他眾生的
利益,將救度眾生當成是自己的責任,眾生無量無邊,需要透過無量無邊的方式去思
惟利益眾生,這方面沒有去做,因此在勝慧的力量是薄弱的。
2.聲聞較專注於自己解脫脫離輪迴,並沒有追求利益眾生的佛果位,因為這兩個原因而
看不到自己能夠成就佛果,因此說「聲聞不見如來種性」。聲聞完全以個人脫離輪迴
的痛苦作為目標,並沒有思惟荷負利益一切有情,當僅僅只趣入自利的目標而修等持
,等持的力量是很大的;因為悲心薄弱,雖然了悟空性,但是勝慧的力量是薄弱的,
沒有透過無邊正理去了悟空性,僅得了空慧的一分。由此以致「聲聞不見如來種性」
,沒有看見自己可以成佛。
3.就大乘種性菩薩而言,為了利益無邊眾生,是由無邊理門去了悟空性,由於知道一切
眾生內心裡的想法無量無邊,以悲心作為支持的力量,去思惟眾生內心的想法是無量
無邊。透由無邊理門去了悟空性之後,也能夠同時去了知一切的所知,除了斷除煩惱
障,也可以斷除所知障──對於遮蓋所知、遮蓋萬法的這個部分去除掉,而聲聞對於
這個部分根本不知道,聲聞的了空慧只能斷煩惱障。由於發心的不同,菩薩發菩提心
,為了廣化利益眾生行六度萬行,方能斷除遮蓋所知、遮蓋萬法的所知障。
4.菩薩由無邊理門證悟空性的了空慧,依著它能夠圓滿菩提,即佛果位。證悟空性這樣
的一個心,在聲聞、獨覺而言,了空慧的那個心很小,也不能夠看見自己可以得到圓
滿的菩提。而靠著無邊理門去了悟空性,這種了空慧的心,因為透過無邊理門了悟空
性的內心,能夠成為煩惱的對治,將煩惱障滅除掉,也能夠成為所知障的對治,將所
知障滅除掉。認識到經由無邊理門了空慧可以得到圓滿的菩提,因此菩薩能見到圓滿
菩提成就佛果的如來種性。
5.「菩薩雖見而不明顯」,菩薩熱切渴求成滿佛果,雖然見到但不明晰,因為菩薩的勝
慧力量強,等持力量弱。由於重視利他為主,把救渡眾生當作自己的責任,對於一切
眾生內心的想法為何?眾生的痛苦為何?快樂為何?仔細去分析、仔細去了解、仔細
去利益,要做的非常多,因此勝慧的力量非常強大,相對的,等持的力量就較薄弱。
6.而佛果位心續之中,勝慧的力量十分強大,等持的力量也十分強大,此二者力量完全
均等,因此止觀均等、等後一味。等至位與後得位完全一味合和,毫無差別,唯有佛
果才能成辦。等持是等至根本定的階段,勝慧是後得位的階段,等至的階段與後得的
階段毫無差別,等後一味雙運,唯有佛才能做得到,這是佛的特色。佛陀止觀均等雙
運,一個心能同時現證二諦(勝義與世俗二諦),因此如來能遍見一切諸法所知。
■ 此段說明止觀均等雙運的重要,我們想要得到佛果,而佛果是等至和後得二個階段,
同一本質而反體各異,能夠同一時間安住在這二者上面。現在隨順著果的情況下,應
當將止觀二者雙運做實修,在觀修的道上面,當如此配合。果是等至和後得雙運之故
,所要觀修的道也應當是止觀二者雙運,以如此之道來做實修,將來得到的果也會是
等至和後得雙運的本質。現在禪修的時候,止觀二者應當同時進行,二者力量要均等
;禪修的時候,等至階段修安止,後得階段修勝觀,這二者力量要同時進行,也要把
二者力量均等,以如此目標而作實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