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瑜伽師地論》善雙修止觀,方乃俱解脫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7-08 07:02:44
.CBETA T30 No.1579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九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修奢摩他(止)故,修毘缽舍那(觀)故,能斷煩惱。
若諸相縛已得解脫,諸麤重縛亦得解脫,當言已斷一切煩惱。
如世尊言:
相縛縛眾生,亦由麤重縛
善雙修止觀,方乃俱解脫。」
───────────────────────────────────────
1.「言麤重者,謂心相續中所有習氣,增長內心顛倒堪能」,心相續中某些習氣能增長
內心顛倒的執取,這種習氣稱之為麤重(種子隨眠)。
2.「相者,謂於外境前後所生顛倒習氣」,「相」指有境本身,有境本身對於對境會有
顛倒的耽著,譬如說諦實不成立,而我們內心裡卻把它執為諦實成立,這種想法不僅
存在,本身還會去滋潤以前所存在的習氣,此種情況就稱之為「相」。
3.假使有奢摩他安止,則散亂的內心趣入顛倒的對境,就不致發生,這是把「相」的束
縛去除掉;而若能得到毘缽勝那勝觀,則「麤重」的束縛就不會存在。
4.當我們對於對境顛倒而趣入,諦實不存在但卻執它存在,這種顛倒趣入的根本就是無
明,無明的對治是「毘缽舍那勝觀」,有了毘缽舍那勝觀就能把煩惱的根本拔除,當
然麤重(隨眠種子)的束縛就不存在。麤重就是種子習氣,會讓我們有境本身顛倒的
妄念不斷地加強,這種來源有能力的種子習氣,就稱之為麤重。
5.縛,有二種,「麤重縛」(煩惱種子)與「相縛」(煩惱現行),二者存在於任何階
段的修行。每一個惡行或煩惱,都有直接顯現出來的「相縛」,以及不直接顯現、像
種子似的「麤重縛」(或稱隨眠)。唯有止觀──奢摩他品所攝(止)去除相縛、毘
缽舍那品所攝(觀)去除麤重縛──才能斷障去除此二縛。若想斷除任何一個煩惱,
必須完全去除掉這兩種障礙(相縛與麤重縛),否則煩惱一定會捲土重來。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7-08 12:29:00
隨喜
作者: yentingeric (yenting)   2014-08-17 00:07:00
感恩分享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