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看竹子美不美?

作者: SEMA (雨後天晴)   2014-07-16 16:17:50
修行是相上修,還是修心?真的有修到心了嗎?
有時候認為自己在修行,且自我感覺良好,這時就要有警覺心
好好觀照自己,因為
「看見他人的習氣、傲氣很容易,但見到自己的習氣卻很難,
每人都有自身的盲點,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是累劫的習氣積累,須透過修行一一
格除修正。」
您看竹子美不美?
善果 2013.12.01
最近到陽明山拍攝動禪的午後,宗師帶大家到陽明山戶外共修。師兄姐來到磁場不錯的陽
明山,做動禪和禪坐,吸收大自然靈氣,吸收大地靈能宇宙能。打一坐起來不覺精氣神飽
滿,全身完全放鬆、放空、能量充滿。傍晚到附近農莊喝茶,到附近的田裡走走,接近大
自然,看看田裡的海芋、花草,轉頭見到山邊有很美的竹林,綠油油的竹子姿態飽滿、圓
潤。
問宗師:「您看竹子美不美?」
宗師說:「這竹子老了,所以身體彎很低,比較飽滿,再過不久就會死掉了!」
心中產生許多複雜的思緒,這麼美的竹子,竟然再過不久就會死去?
最美的竹子不是抬頭挺胸,而是腰彎彎的,飽滿圓潤,不卑不亢。
最美的人生不是年輕力盛時,而是老了有智慧、謙和、圓融,像竹子會彎腰。
人生無常,生命終會有結束的一天,認清生命的本質,生老病死,生住異滅。
因為陽明山的竹子,聯想到一則網路故事「京城的裁縫師」,晚上回到新竹和兒子分享:
「嘉靖年間,京城裡有一個出名的裁縫師,他做出來的衣服,長短寬窄,沒有不合身的。
一個新任御史把這個名裁縫師叫去給他做衣服,裁縫師先問御史到任的年資!
御史說:『做衣服問到任的年資幹什麼!』
裁縫師說:『因為一般的老爺都是這樣:初到任時,意高氣盛,挺胸昂首,衣服需要前長
後短。如果在事將半,意氣傲平,衣服需要前後如一。假如任久處事圓融,謙遜有禮,身
體不免俯首前傾,衣服需要前短後長。所以,不問年資,衣服就難以稱身。』兒子聽了拍
手叫好,這位京城的裁縫師真是不簡單,對人生觀察入微。
回想三四年前,宗師慈悲叫我上竹山打禪七,機會難得向公司請了一星期的假,上山打坐
禪修。當時運氣不錯很難得道行有突破,自己覺得很高興,快樂到身體快要飛起來。傍晚
和宗師及陳師兄散步時,看到本山有很多竹子,有些長的很高很突出的新竹,因為是竹筍
剛剛長成新的竹子,所以一飛衝天,長的直聳聳的還沒長出枝葉,很高比週邊的老竹還高

有感而發地說:「覺得自己過去修行,好像埋在土裡十八年,今日修行有所突破,像新竹
子一樣一飛衝天。」
宗師說:「你看老的竹子會彎腰,這樣才美,這樣才對。」
被宗師當頭棒喝,覺得很慚愧,心裡有高傲、我慢,回到大殿懺悔。
應該學學老竹,低頭彎腰,學問越高越是謙卑,為學越高越覺得學問不足,為人處事亦是
相同道理。又如稻穗,七月和十一月的稻穗最美,收割前的黃金稻穗,稻穗越飽滿頭越低
,應該學學老竹與稻穗的人生哲學,謙和圓融。
回想十多年前,工作表現獲得肯定,剛升遷當上部門經理時,心高氣傲,下班回家指使妻
兒,造成家庭不和諧,家人抗議。當時想到「十無量相應心品」中的「謙和心」沒做到,
應當懺悔,修行修半天,沒有修進去,只在相上修,還有貪嗔癡慢疑。
經過多年修行後,大主管的習氣偶爾還是有,不小心還是會跑出來。看見他人的習氣、傲
氣很容易,但見到自己的習氣卻很難,每人都有自身的盲點,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
是累劫的習氣積累,須透過修行一一格除修正。
在工作上常需要省思與自我提醒,只要有下屬來找時,時常提醒自己,要放下手邊工作,
專心聆聽下屬的講話,把時間空下來仔細聆聽。這是尊重,是禮貌,是謙和,是為人處事
的基本態度。多數人主管當久了,傲慢心、不專心、不耐煩、好為人師,老毛病容易犯,
邊打電腦邊聽下屬說話,沒有耐心聽完對方的話,對方話說一半就給指示、給建議,真要
引以為戒。
心高氣傲的人,人緣差、不和協、有對立。心地謙和平直的人,不以自我為中心,與之相
處如沐春風,令人沒有壓力很舒坦。
我們觀察宇宙生命現象,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人,是較低的生命層次。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貪嗔癡慢疑重,喜歡佔便宜,對生命不尊重,痛苦煩惱多。
常幫助別人,利益他人,不計較、心量大,內心常歡喜快樂,是較高生命層次的身心。行
菩薩道,慈悲平等,普度眾生,幫眾生拔苦,是較高層次生命體的心量。
修行就是修心量,修德度,修謙和,修戒定慧,修無我,慈悲平等,利益眾生。
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宗師常說:「修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眾生為自己的身心。」
心與法界一樣寬,身心同眾生一體,不產生對立相,以眾生為自體,群己和協,無我為人
,內法界與外法界一體。眾生與我的佛性本自平等,本無分別,分別是你我凡夫的心。所
以宗師常說:「我是眾生,眾生是我。」
人生無常,生命終會有結束的一天,竹子會無常,人會無常,名利地位會無常,地球也會
生滅無常。
如何無常真常用?
如何以有限生命換取無限生命?
如何將空苦無常換得常樂我淨、永恆自在、無不自在?
佛乗宗門規裡有答案。讓我們多想想: 竹子、稻穗、謙和、心量、德度、無我、利他、慈
悲、平等、尊師、重道。
放下我相,是生命解脫的道,是超三界的路。
放下我相,是真正的慈悲,對自己佛性的慈悲。
放下自我,是放下我的貪嗔癡慢疑,放下我的執著,放下一切的相。
放下自我,是放下法執,認定只有我的法才是對的,死抱出三界的法。
金剛經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因為有我的執著,有我相的執著,所以生生世世輪迴不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