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最高法院言詞辯論對等關稅合法性 爭點、開徵法源與可能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11-06 13:42:20
標題: 美最高法院言詞辯論對等關稅合法性 爭點、開徵法源與可能結果一次看
新聞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1060094.aspx
中央社 綜合華盛頓外電
美國最高法院今天就川普動用緊急權力課對等關稅的合法性言詞辯論,大法官不分保守、
自由派都質疑川普作法。但即便關稅最後被推翻,川普仍有多個徵關稅的法源可用。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最高法院目前由6名保守派、3名自由派大法官組
成,之前在幾個爭議性案件曾做出對川普有利裁定。但從今天情況看,川普的對等關稅政
策有可能被推翻;今天的言辯持續近3小時,幾乎是原訂時間的兩倍。
無論保守派還是自由派的大法官,都對行政部門代表、聯邦檢察總長索爾D(. John
Sauer)提出尖銳詰問。
核心爭點:川普是否逾越總統職權
案件爭點在於美國總統川普能否援引1977年制定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來
加徵對等關稅。美國憲法規定,設定關稅的權力屬於國會,而IEEPA並未明確提到「關稅
」,僅指出當總統認為國家面臨異常且嚴重威脅時,可以「調控」進出口。
在川普這次回鍋前,過去從無美國總統援引IEEPA來課徵關稅。下級法院已裁定川普政府
敗訴,雙方因此上訴到最高法院尋求最終判決。
最高法院判決可能年底前出爐
華爾街日報指出,一般而言最高法院會在言詞辯論結束後3到6個月才會作出裁定,但這次
關稅案的判決可能較快。大法官們已同意加速審理此案,觀察人士預期結果有可能在今年
底前公布。
若遭推翻 川普政府還有5法源可用
綜合紐約時報、POLITICO新聞網及彭博(Bloomberg News)等分析,若最高法院推翻對等
關稅,川普仍有5個法源可加徵不同關稅。
1、1962年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第232條:這項條款允許總統可
基於國家安全理由,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和期限均不設上限。
但國安關稅無法立即實施,需先由商務部啟動調查確定有損國家安全才行。在調查啟動後
,商務部長需在270天內向總統提出報告。這項關稅通常針對個別產業品項(如汽車、鋼
鋁等),而非對整個其他國家全面課稅。
2、1974年貿易法(1974 Trade Act)第201條:當進口增加會重創美國產業或可能產生威
脅(如太陽能板、電池等)時,可加徵關稅。最高可在原稅率之上再加徵 50%,為期4年
,最長可持續8年。啟動這項關稅前需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進行調查。
3、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當認定有歧視美國企業或牴觸貿易協議裡美國權益時,總統可
加徵關稅,無稅率上限。課徵前需先由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調查。關稅施行4年,必
要時可無限期延長。
4、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為處理「重大國際收支失衡」等問題可課徵關稅,無需調查程
序。關稅最高15%、最長150天,可經國會批准後延長。
5、1930年關稅法(Tariff Act of 1930):若某國對美國商業收取不合理費用或歧視性
作為,總統可加徵對方關稅,無需啟動事先調查。關稅上限50%且沒有期限。
曾任拜登政府經貿高層官員的哈洛(Peter Harrell)說:「如果我是政府裡的貿易律師
,我大概這幾晚都得熬夜想備案了。」
專家:可能增訂限制而非全面否決
Axios新聞網研判,最終裁定可能不會是yes or no這種一翻兩瞪眼的答案。不少貿易律師
與法律專家認為,最高法院的裁定可能複雜化川普的經濟政策流程,但未必會完全推翻。
曾在川普第一任時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署律師的馬傑瑞斯(Ryan Majerus)認為,大法官們
可能會找出一個非黑即白以外的折衷方式,例如裁定川普確實有權在特定情況下依據
IEEPA單方面徵關稅,但同時會設下界限與條件,以限制這項權力的使用範圍。
他同時也認為川普政府會找到辦法維持關稅,只不過可能得遵循更多必要程序。
推翻對等關稅 估助美國經損止血
在最高法院言辯之前,Polymarket、Kalshi以及PredictIt等未來事件平台預測川普勝訴
機率約為40%,但在3個小時的言辯期間機率持續下降,到最後已降至不到30%,有的甚至
只剩15%。
華盛頓郵報指出,批評者認為川普的關稅導致通膨升高,成為拖累美國經濟的主要因素。
9月消費者物價上升,許多經濟學家部分歸因於川普的關稅政策。
租稅基金會(Tax Foundation)估算,美國家戶平均在 2025年將多繳約1300美元稅金;
耶魯大學預算研究中心(Yale Budget Lab)則推估,今年家戶因關稅所帶來的額外支出
約為2400美元。
若最高法院最終推翻川普對等關稅,根據聯準會的模型測算,美國GDP因關稅衝擊所受到
損失會縮小到0.6%,而在延續現行關稅下,GDP損失將達到1.7%。
若川普敗訴 企業能拿回已繳的稅嗎?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正是今天言辯的幾個主要問題之一,目前答案不明確。
代表其中一家小企業起訴政府的律師卡提亞(Neal Katyal)表示,如果最高法院裁定援
引IEEPA課關稅違憲並命令政府退稅,參與訴訟的企業將可直接獲得退款,其他進口商則
可能需要經過繁瑣的行政程序才能取回款項。
華郵引述租稅基金會指出,截至9月川普政府已徵收約 880億美元的對等關稅,預計未來
10年內總額可能高達 2.3兆美元。(編譯:陳亦偉)
───────────────────────────────────────
美最高法院開審關稅案 川普:國家生死抉擇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73/9120754
聯合報 編譯周辰陽、記者陳熙文/綜合報導
美國最高法院五日開庭審理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主要爭議是他引用「國際緊急經濟
權力法」(IEEPA)加徵關稅是否越權。川普四日表示,這場訴訟對國家來說是生死
抉擇。財政部長貝森特則表示,即使川普政府敗訴,仍有其他多種可行方案徵收關稅。
川普今年上任後,稱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已形成緊急狀態,援引IEEPA制定關
稅政策,遭美多家企業提告,主張川普政府無權這麼做;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和聯邦巡迴上
訴法院已先後裁定川普違法,最高法院五日聽取兩造陳述後將閉門審議。
最高法院最快12月判決
新聞周刊報導,預計最快將於十二月作出判決。
川普四日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最高法院審理的關稅訴訟對美國來說是生死抉擇,如果川
普政府勝訴,美國就能獲得龐大但公平的財務和國家安全;如果沒有關稅,美國就對長期
剝削美國的國家毫無招架之力。
爭論美國總統是否有關稅權
川普表示,美國股市持續創下新高,美國也從未像現在一樣受到尊敬,很大一部分都是出
自於關稅所帶來的經濟安全,以及美國透過關稅達成的貿易協議。
CNBC報導,這次訴訟的關鍵是總統在貿易措施這項經濟政策工具上的裁量權。貝森特
表示,他對政府勝訴有信心,但若結果不利,仍有其他多種法律途徑可行。
IEEPA通常用於緊急情況時對其他國家實施制裁和禁運,雖然法條允許總統「監管」
進口,但並未提及「關稅」一詞,而且美國憲法賦予國會徵稅權。
貝森特:關稅逼中國上談判桌
貝森特強調,關稅是川普逼中國上談判桌的方式,關於以該法徵稅的正當性,貝森特列舉
三次緊急情況,一是芬太尼危機,二是美國對中貿易逆差正處於臨界點,原本可能面臨金
融危機,三是為了反制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危及全球。
他說:「還有許多其他法源可以動用,但IEEPA最清晰明確,賦予美國與總統最大的
談判授權。其他法律比較繁瑣,但仍可有效執行。」
貝森特提到「一九六二年貿易擴張法」第二三二條,即以國家安全為由實施關稅的法律依
據,以及規範不公平貿易行為的「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三○一條。
他表示,最高法院五日舉行的言詞辯論非常重要,「這是總統的標誌性政策,而最高法院
向來不願干預此類政策」。
貝森特說,他將出席最高法院辯論,「我打算去現場,希望能坐在前排好好聽審」。
貝森特也談到美中關係,表示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十月卅日在南韓釜山舉行的
川習會「非常好」。貝森特說:「雙方都以極大的尊重態度進行。我認為川普總統是唯一
讓習主席尊敬的領導人。目前,雙方關係處於良好狀態。」
他還透露,雙方已安排於二○二六年進行二次國是訪問,一次在北京,另一次在美國。
───────────────────────────────────────
川普關稅案最高法院辯論 6大重點一次看 專家兵推4劇本及可能衝擊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1106700671-430701
工商時報 曾宇平
美國最高法院於當地時間11月5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晚間11時)舉行聽證,審理美國總
統川普以「國家緊急狀態」為由,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
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IEEPA)對全球貿易夥伴課徵關稅的合法性。此案不僅關乎
數十億美元的關稅是否必須退還,更將重新界定美國總統的經濟緊急權限與國會的立法邊
界。
聽證會上原告及被告律師將就關稅合法性進行辯論,進行時間表訂約80分鐘,9名大法官
最快1周內、慢則需要數個月才能針對本案做出裁決。若川普此役敗訴須要退還關稅嗎?
《工商財經網》整理此案攻防關鍵、可能的四種劇本走向及隨之而來的影響,帶您深入解
讀這場攸關全球經濟動向的關鍵裁決。
川普政府今年初援引IEEPA,以芬太尼走私與美國貿易逆差為由,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
態」,針對全球多國包括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在內的多國分別課徵芬太尼關稅與對等關
稅。川普主張,IEEPA授權總統可在緊急狀態下「監管進口」,並得進一步採取相關關稅
政策。
然而,IEEPA自1977年制定以來,歷任總統僅將其用於資產凍結與制裁措施,從未以此為
課稅依據。根據美國憲法第一條,進口關稅屬國會專屬權限,僅能透過明確立法授權交由
總統執行。
法官質疑:「監管進口」能課關稅嗎?
正因如此,最高法院此案的兩大爭論點在於:IEEPA是否明確授權徵收關稅?川普的行為
是否違反美國三權分立原則?
根據《國會山莊報》(The Hill)報導,本案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皆對川普政府的論點
表示懷疑。首席大法官羅伯茲指出,「IEEPA從未被用於徵稅,直到這個案子出現。」
保守派大法官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質疑:「歷史上有任何時候,『監管進口』
這個詞被用來授予關稅權嗎?」;另一名保守派大法官高薩奇(Neil Gorsuch)則進一步
警告:「若我們接受總統的觀點,國會是否等同放棄了所有對外貿易甚至宣戰的權力?」
面對質疑,代表政府的聯邦檢察總長索爾(John Sauer)辯稱,IEEPA的「監管」涵蓋徵
稅,且總統在國家安全與外交事務上具有廣泛裁量權,「法院不應質疑總統對威脅的判斷
。」
「重大問題原則」可能成為扳倒川普的關鍵
本案另一焦點是「重大問題原則」(Major Questions Doctrine),該原則主張,凡涉及
重大經濟或政治影響的措施,若國會授權不夠明確,即不得由行政部門逕行實施。
此原則曾被最高法院保守派用來推翻拜登政府的學生貸款減免計畫,如今可能成為扳倒川
普關稅的關鍵。羅伯茲質問:「川普以緊急狀態為由,對任何產品、任何國家、任何時間
課稅,這不正是重大問題原則要防止的事嗎?」
不過川普陣營則反駁,該原則不適用於外交與國安領域,因為「法院從未在外交政策背景
下適用此原則」。
緊急狀態無所不在?大法官諷「一半的世界都處於緊急狀態」
大法官們亦對「緊急狀態」的範圍表達憂慮。川普以芬太尼與貿易逆差為「異常且特殊威
脅」,但自由派大法官卡根(Elena Kagan)反諷:「如今似乎我們對一半的世界都處於
緊急狀態。」
高薩奇甚至提出假設:「若未來總統以氣候變遷為理由,對燃油車徵收50%關稅,這也算
「緊急威脅」嗎?」索爾回答「非常可能」,引發現場一片譁然。
令人擔心的是什麼?「一旦給了就拿不回來」的權力
數名法官警告,若法院支持川普,國會將難以再奪回該權限。高薩奇直言:「這是一個單
向齒輪(one-way ratchet),權力會不斷向行政部門集中。」
原告代表律師尼爾‧卡蒂亞(Neal Katyal)也警告:「若政府勝訴,我們將永遠失去這
項權力。沒有任何總統會簽署撤回自身權力的法案。」
這場關乎全球經濟動向的裁決 4種可能情境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分析,最高法院的最終裁決可能出現四種情境:
 ・川普全面勝訴:所有關稅維持,IEEPA被認定授權徵稅,行政權擴張。
 ・部分勝訴:僅維持芬太尼相關關稅,其餘貿易措施無效。
 ・敗訴但免退稅:關稅被宣告違憲,但不追溯退還已徵收款項。
 ・敗訴且須退稅:法院下令退還關稅,恐引發進口商索賠數十億美元。
對美國與全球貿易秩序將帶來何種影響?
此案結果不僅影響美國國內權力平衡,也將決定未來美國貿易談判的可預測性。若最高法
院支持川普,意味美國貿易政策將更依賴總統個人裁量,盟友可能質疑其政策穩定性。反
之,若法院限制IEEPA權限,則有助於恢復國會監督機制,強化制度約束。
不論裁決為何,美國仍可動用《貿易擴張法》第232條(以國安為由課稅)或《貿易法》
第301條(對不公平貿易行為反制)等工具維持強硬貿易策略,但這些手段需經調查程序
,遠不如IEEPA般集中於行政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