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國關鍵礦產戰略新局:供應鏈重塑與澳洲

作者: stpiknow (H)   2025-08-27 13:46:12
標題:美國關鍵礦產戰略新局:供應鏈重塑與澳洲角色崛起
新聞來源:iknow科技產業資訊室
原文網址:https://reurl.cc/daq3Kk
原文:
近年來,關鍵礦產在國際政治與產業發展中的地位迅速提升,美國政府更將其視為與石油
同等戰略價值的資源。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最新公布的2025年關鍵礦產草案清單
,涵蓋的礦物已增至54種,較前次更新大幅增加。這份名單不僅是產業投資的重要指南,
更是美國國安政策的核心支撐,凸顯「礦產即國安」的時代來臨。
在這份清單中,銅、銀、鉬伴生元素鉻和鎢等都被列入重點,反映出電動車、再生能源與
半導體供應鏈的需求上升。與此同時,美國內政部也同步推出供應鏈風險評估模型,模擬
逾1200種潛在中斷情境,並量化其對GDP的衝擊。這顯示決策層已不再單純依賴市場,而
是採取「戰略導向」來提前部署產能與貿易合作,以減少對中國等競爭對手的依賴。
草案中的重要新增元素包括銅、銀、鉬、鉻、鉛、矽與鉀鹽,而砷與碲則被建議移除。值
得注意的是,銅與銀的納入,正好呼應能源轉型與電子產業的巨大需求。銅為電動車電機
與輸電網路核心,銀則在太陽能電池與高階電子中不可或缺,兩者都成為「新工業血液」
的象徵。
其中,錸(rhenium, Re)的加入更引人矚目。作為地殼中極為稀少的元素,錸主要應用
於高溫超合金,用於噴射引擎渦輪葉片,以及石化工業中的催化劑。由於其供應幾乎完全
依賴於銅鉬礦副產,美國將其列為戰略必需資源,意在確保航太與軍工產業不因單一來源
風險而受制於人。
美國的政策指引涵蓋多重方向:一、鼓勵國內礦產開發與冶煉;二、推動礦渣再利用,降
低資源浪費;三、提供稅收與投資優惠,強化本土加工能力;四、簡化許可程序,加快礦
業開發進度。這些措施共同構成一張「去依賴中國」的戰略藍圖,與能源自主與產業鏈安
全緊密相扣。
對澳洲而言,美國這項戰略轉向堪稱重大機遇。澳洲不僅是美國最信任的盟友之一,本身
又擁有銅、稀土、石墨與鋰等關鍵資源。美國對「友岸供應鏈」的偏好,將使澳洲成為中
國之外最受青睞的替代來源,進一步吸引資金、技術與戰略合作湧入。
尤其是在銅與銀的市場,澳洲擁有多家中小型礦業公司正在美國本土推進開發案。由於政
策加持,這些企業可能獲得更快的許可流程與更高的資金支持。對投資人而言,這意味著
相關企業股值與融資能力有望迎來顯著提升。
稀土與電池材料則是另一大亮點。隨著美國加快推進再生能源與電動車產業鏈,稀土磁材
與電池原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澳洲企業若能強調其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優勢,並展
現從礦山到下游加工的整合能力,將更容易與美國建立長期合作。
然而,這場全球礦產重組並非沒有挑戰。首先,礦產價格高度波動,企業需在短期市場與
長期戰略價值間取得平衡。其次,礦石冶煉與環保要求複雜,若缺乏成熟技術與政策支持
,將拖累開發進程。此外,美國的政策落地速度、激勵結構,以及不同政府部門間的協調
度,仍存在不確定性。
在地緣政治的框架下,關鍵礦產正從「商品」轉變為「戰略籌碼」。美國透過建立區域化
與盟友導向的供應鏈,正在逐步弱化中國的市場壟斷力。而像澳洲這樣的友好資源供應國
,正站在供應鏈重塑的前線。這一趨勢將深刻影響未來十年的國際貿易格局,也將使資源
安全與科技競爭更加緊密結合。
總體而言,美國2025年關鍵礦產清單不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全球供應鏈重組的信號。
對澳洲與其他盟友來說,這意味著一場全新的產業競賽與資源價值重估。當地緣政治與能
源轉型交織,礦產供應鏈正成為國際秩序再平衡的重要支點。未來,能夠同時兼顧戰略需
求與永續責任的國家與企業,將在這場資源博弈中脫穎而出。
心得:
銅、銀等傳統上被視為基礎工業金屬,現在卻因電動車、太陽能與半導體的需求,被提升
到與稀土同等的國安高度,這其實顯示能源轉型正把供應鏈的脆弱性暴露得更加清楚。美
國不再等待市場機制自動調節,而是直接透過政策、稅收、甚至跨部門的風險模擬來主導
資源配置,這種「政府帶頭造市場」的模式,很可能會成為未來十年的常態。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